寶寶黏人、有攻擊性、依戀小玩偶……這些小「癖好」,媽媽要反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糯米媽媽

圖 | marie desbons(法)

01

媽媽們聚一起,三句話句句不離娃,聊著聊著,說起來各家孩子的各種小「癖好」。

1、月兒媽媽講,他表姐的兒子有個小「愛好」,睡覺的時候總喜歡在手裡團一團衛生紙,如果半夜醒了發現手裡的衛生紙沒有了,就不停的摸索,如果沒有衛生紙就團其他東西在手裡,反正睡覺就要在手裡握點東西,而且這孩子遇到問題,喜歡武力解決。

月兒媽媽表姐的兒子兩歲起基本就由奶奶來帶了,一開始是因為要斷奶跟奶奶睡,斷奶後有了老二,就徹底的跟了奶奶。

月兒媽媽表姐有幾次趁孩子不注意偷偷的離開,這孩子一開始也哭鬧,慢慢也不哭也不鬧了,表姐再離開,孩子看見也當沒看見,孩子是在用冷漠來掩飾內心的脆弱,內心非常渴望父母能帶他一起出去。

2、琪琪媽媽說,琪琪是個傻大膽,蟲子什麼的都不怕,唯獨害怕放炮的聲音,只要聽到有放炮的聲音立馬鑽進媽媽的懷裡,如果正在睡覺,聽到炮聲立馬清醒大哭找媽媽,只是因為琪琪6、7個月時候,有一次被炮聲驚醒,媽媽又不在,哭了好久才找到媽媽。

當她受到驚嚇,需要安撫的時候,媽媽卻不在,就給她一種錯覺,只要有炮聲媽媽就有可能會「消失」。

02孩子缺乏安全感都會有那些表現

其實在有糯米之前,總覺得小孩子愛哭黏人、總喜歡抱著布娃娃、小毛毯什麼都是怪癖,後來有了糯米,看的書多了才慢慢了解到,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小癖好」,是因為安全感缺乏導致的。

害怕孤獨:不能長時間的獨自玩耍,必須要媽媽陪在身邊,極其黏媽媽。

依戀小東西:對小玩偶、小毛巾、紙團、枕巾等等這些東西比較依戀,晚上睡覺必須有它們陪著,更甚者走哪兒都帶著,而且還不允許別人碰。

睡覺不踏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睡覺時,總喜歡翻來覆去的,睡覺不踏實,媽媽不在身邊就不睡覺,直到媽媽躺下才會再次入睡。

小動作常在:喜歡揪媽媽衣服、耳朵,喜歡吃手指,擺弄自己的小手、衣服、頭髮等、喜歡捏身體關節褶皺處,喜歡摸媽媽乳頭、乳房等。

愛哭鬧有攻擊性:稍有不順心的就武力解決,如果受到勸阻就會大哭大鬧來威脅。

自卑膽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有些會表現出自卑,而且膽小,害怕與外界接觸,害怕進入到陌生的環境,不敢跟不熟悉的人說話、對視等。

且年幼時安全感缺乏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很難彌補。

如果孩子在嬰兒時期沒有建立好良好的安全感。

長大以後會變的敏感、焦慮、孤僻、暴躁、多疑

喜歡靠牆和靠窗的座位

外表強悍、內心脆弱

臥室的門要鎖好才能安心睡覺

不善言辭,畏懼愛和被愛

喜歡一切毛茸茸的東西

很難相信一個人,同時也很依賴相信的人。

脆弱又敏感,強大又孤單

討厭一切人多擁擠的場合,排斥社交,但對陌生人很禮貌

容易被感動,自己抑鬱又自己治癒自己

嚴重的拖延症

容易對某件事物短期沉迷:遊戲、看書、追劇、零食

不麻煩別人,自己一個人死撐,總想把所有事都做好

03什麼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也很關心孩子,孩子怎麼還會缺乏安全感呢,其實這些都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犯的錯誤。

沒有及時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受到挫折或者委屈而哭泣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或者以錯誤的方式接納孩子的情緒。

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受關注,父母不愛自己,或者自己不值得父母愛自己。

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動手:很多父母不管是抱怨、吵架、甚至於動手都不避諱孩子,長時間情緒緊張,會讓孩子感到不安焦躁。

「開溜」:不管是不得已的還是有意而為之的,有些父母會不告而別,當孩子發現父母突然「消失」時,內心就會出現恐慌、敏感,總是擔心父母會憑空消失。

恐嚇孩子: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會不經意間說出恐嚇孩子的話,比如:「寶寶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再哭就讓隔壁瘋子把你帶走」「不哭的寶寶才是好寶寶」等等,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喜歡和愛是有代價的,不聽話父母就會不要寶寶,讓孩子有隨時被拋棄的恐懼感。

強制性的斷奶、分床:一些媽媽在給寶寶斷奶的時候,會選著分離式斷奶;分床也是強制性恐嚇性,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形成對其他東西的依戀。

試探孩子的愛:生活中經常有一些父母會半開玩笑的跟孩子說:「如果爸爸媽媽,離婚了你會跟誰」、「爸爸媽媽你更愛誰」。

跟別人家孩子做對比:總是那孩子跟其他小孩做比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爸爸媽媽就會不喜歡自己,不愛自己。

父母(特別是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孩子年幼時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持續、穩定 、前後一致、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到安全感,他對於他人及世界是信任的,並且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感。

04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1、0-6個月哺乳、及時回應、多身體接觸

寶寶脫離母體後,6個月以前媽媽是寶寶的絕對依戀者,寶寶對媽媽是非常的依賴。

哺乳就是媽媽和寶寶之間感情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寶寶從這種親密中獲得第一安全感;當寶寶有感情需求時,比如:寶寶尿了拉了、不舒服了哭泣時,媽媽第一時間回應寶寶,安撫他的情緒,媽媽要多多的撫摸寶寶,身體接觸寶寶,跟寶寶有眼神,情感的互動交流,讓寶寶感受媽媽滿滿的愛。

2、鼓勵孩子探索自我,必要時給予幫助

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逐漸進入各種敏感期,孩子會不斷的探索自我,父母要接納孩子的現在,並鼓勵孩子探索,通過互動、遊戲讓孩子逐漸認識自我,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時,父母及時的給予孩子幫助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滿滿的愛。

3、高質量的陪伴,多多交流

在陪伴孩子是要全身心的投入,跟孩子進行適合當下年齡的遊戲互動,對於孩子的陪伴注重的不是時長,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以與孩子的身體、情感、語言的多層次交流為前提的。

平時應該與孩子多多的進行語言交流,即使孩子聽不懂媽媽在說什麼,他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愛。

4、不吝嗇表達對孩子的愛

父母不要羞於表達對孩子的愛,特別是做爸爸的,持續、穩定愛會給孩子無窮的力量,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所有的困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在,孩子反而更不聽話?這鍋,媽媽不背!

媽媽在,孩子更「嬌氣不聽話」?不,這是孩子來自天生的信賴!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每天上班出門總是依依不捨,下班總是急急忙忙往家趕。一到家,一天沒見的小傢伙就開始鬧了,總是要媽媽抱,飯也要媽媽喂,不能...

家長注意了,孩子這些小動作說明缺乏安全感

三歲前的,最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得的就是安全感。幼年時缺乏安全感,會導致孩子形成對他人不信任、冷漠、敏感、悲觀等性格,影響一生的感知幸福感的能力。在寶寶三歲前,家長要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給他充足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