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一小學生與父母分別後,舉動幾乎瘋狂!留守孩子的痛,家長你懂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生兒育女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題,記者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基層指導處了解到,2017年,全市共出生戶籍人口67386人,同比增長1.38%;兩孩出生38889人,其中「全面兩孩」政策受益出生23054人。

這麼多人生孩子,然而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工作卻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孩子誰來帶?一個家庭中,誰應該更多地承擔育兒工作?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

特點:盡心盡力,但育兒理念相對落後

現在的家庭中,父母雙方都是上班族的占大多數,帶孩子的工作往往就落在了退休在家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上。

都說隔代親,祖輩帶孩子,往往比較溺愛,只要孩子高興,什麼都能答應。

而落在孩子父母眼裡,條件滿足的育兒方式,顯然是不能認同的。

還有就是育兒理念的不同也會造成婆媳或是母子之間的矛盾。

圖文無關

椒江的何女士有個一周歲大的女兒,因為自己和丈夫都要上班,照顧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婆婆身上,婆婆非常疼愛孫女,但是思想觀念陳舊,總用自己以前帶兒子的方法帶孫女。

比如能吃米糊了就不給喝奶粉,能吃米飯時就給餵蛋炒飯,衣服往往也穿得很多……這些在何女士眼裡都是不科學的,所以她常常提醒、糾正婆婆,但婆婆卻說:「我兒子就是這樣帶大的,還不是健健康康、很優秀?」

「好多次我都想懟回去,但想著婆婆也是出於好心幫忙帶孩子,更不想吵架鬧得全家不寧,只能忍了。

」何女士說,婆婆的育兒觀念根深蒂固,有時實在看不下去就想自己辭職在家帶孩子,但沒了工作的話,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了丈夫一人身上,考慮到現實問題,她又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任由婆婆用自己的方式帶娃。

在育兒專家們看來,孩子最好是由爸爸媽媽自己帶,哪怕家長們只能抽出晚上的時間陪陪孩子,也是好的。

但是,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晚上甚至是周末的陪伴都是奢求。

而實際上,爺爺奶奶的愛無法代替父母之愛,雖然大多數留守兒童在物質上沒有問題,而且往往受到長輩的溺愛,以自我為中心現象比較嚴重。

有部分留守兒童在行為上表現異常,如學習懶散、行為任性、心理自卑、對親人冷漠、對教育逆反等。

媽媽帶孩子

特點:細膩體貼,但太嘮叨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一直以來,人們對母親的歌頌很多,因為媽媽的愛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的確,絕大多數的媽媽對孩子都是細膩體貼、充滿愛意的,但是媽媽帶孩子也有缺點,那就是太嘮叨、情緒化。

臨海的金女士有個3歲的女兒,孩子平時上幼兒園,春節期間放假在家,金女士每天跟孩子朝夕相處,面對孩子的調皮搗蛋,金女士常常忍不住嘮叨、發火。

「她吃東西太慢我要念叨,衣服弄髒了我要念叨,不睡午覺我也要念叨,反正每天可以念叨、生氣的點很多。

」金女士說,有時候自己心情不好,也忍不住會對孩子發火。

圖文無關

張麗娟: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溝通培訓師張麗娟介紹說,媽媽們的缺點就是動不動算「總帳」,翻「舊帳」,沒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情緒變化快。

而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不喜歡媽媽這樣,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王聖農:

「全國優秀家教園丁」、「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王聖農認為,很多親子之間的溝通問題往往都是因為在孩子青春期時,父母沒有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中國的家庭,孩子普遍缺乏父親的教育,照顧孩子的任務大多數落在了媽媽的身上,因此,家庭教育中的矛盾體往往是媽媽與孩子。

而孩子最反感的就是媽媽的嘮叨。

現在的孩子發育早,多數孩子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進入青春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覺得什麼事都不順心、不如意,看到什麼都想反抗,自我封閉,不願意跟家長溝通,如果媽媽沒有掌握溝通技巧,要麼就束手無策,要麼就是跟孩子產生矛盾。

王聖農從他的(0576)88812910熱線接聽情況來看,很多哭哭啼啼給他打電話求助的媽媽們往往都犯了一個通病,就是什麼都想知道,都想試圖去管,嘮嘮叨叨,最後卻是什麼都管不好,本來沒有問題的孩子反而被逼出了問題。

爸爸帶孩子

特點:大條、重言傳身教

一直以來,在許多家庭中,對於孩子的照顧似乎成為了母親的責任。

父親頂天立地,忙於工作養家,母親照顧家庭、教育孩子。

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得越多,孩子表現越勇敢,越有主見,在學校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椒江的葛女士有個8歲的兒子,從兒子出生起,只要丈夫有空,就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工作。

平時不上班的時候,爸爸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帶著兒子豆豆出去玩。

這個寒假,爸爸就帶著兒子騎著公共自行車走遍了椒江的大街小巷,一路走走看看,談天說地。

在平時,爸爸也會帶著兒子打球、跑步、下棋。

爸爸的付出是有收穫的,豆豆對爸爸噓寒問暖,不允許家人說爸爸一句壞話,甚至願意把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分享給爸爸。

「以前我也會吃醋,覺得兒子不愛我,後來通過反思,想明白了,不是兒子不愛我,而是他更愛爸爸,更喜歡跟爸爸相處,更容易接受爸爸的教育方式。

同樣是教育孩子尊老愛幼,我只會說教和嘮叨,爸爸卻注重言傳身教,所以,兒子在接受爸爸的教育的同時,也認可了爸爸這個人,從心底里更愛爸爸一些。

圖文無關

現在,每次爸爸出差,都會有一個大男人和小男人的交接儀式。

爸爸會說:「兒子,爸爸明天出差,我不在家的時間裡,你要照顧好這個家,照顧好媽媽和爺爺奶奶。

」豆豆則每次都是堅定地看著爸爸:「爸爸放心,我一定會做到的!但是我會想你,希望你早點回來。

這樣的對話,好像是一個大男人和另一個小男人在交接護家的責任,爸爸對兒子有囑託,有拜託,態度誠懇。

兒子的回答堅定有力,卻透著一絲童真以及對父親的眷戀之情。

在平時,他們也會有這樣的成人化談話。

爸爸一直把兒子當做大人看待,所以他們的交流都是用大人對大人,男人跟男人的說話方式,而且是平等的。

在爸爸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兒子也一直當自己是家裡的小頂樑柱,只要爸爸不在,照顧奶奶和媽媽的責任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但是,如果上面的對話發生在媽媽和兒子身上,責任教育的工作由媽媽擔當,那麼恐怕效果就沒有那麼好了。

「孩子爸爸其實是個性格大條的人,沒有噓寒問暖,說話也言簡意賅,但教育孩子很用心,言傳身教,跟我這個愛嘮叨的媽媽形成互補了。

」葛女士說,跟其他只有媽媽帶孩子的家庭相比,她覺得豆豆是幸運的,因為有父母和爺爺奶奶共同的關愛,孩子得到的愛更全面。

托班老師帶孩子

特點:照顧生活,但難以照顧到心裡

除了父母親人帶孩子,現在社會上還有托班機構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的生活並輔導作業。

在黃岩的茅畲鄉,很多孩子就常年在托班機構里生活。

黃岩的茅畲鄉是台州很典型的「留守兒童之鄉」。

茅畲地處黃岩西部山區,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茅畲瓜農就外出上海、江蘇、廣東、福建等地承包土地種西瓜。

每年全鄉外出人數逾6000人,占青壯年勞動力的四分之三,外出瓜農多數把子女留在家鄉,從而產生了龐大的「留守兒童」隊伍。

茅畲逸夫小學有學生400多名人,經統計,父母均不在家的占一半以上,父母一方不在家的占90%以上;幼兒園裡,父母均不在家的占30%以上。

圖文無關

有親戚幫忙照顧的留守兒童情況還好些,有些家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年邁,留守在家的孩子無人照顧,托班就成了這些孩子的歸宿。

孩子吃住都在托班老師家,家長看似可以放心,但其實這些孩子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曾經,在黃岩一小學就讀的一個三年級學生,放學後沒有回托班老師家,大家一通好找,最後發現孩子正徒步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

後來這個學生堅決不肯去托班老師家,最終父母只好趕回家安慰他。

對於兒童來說,在這個最需要父母關愛的年齡,卻被迫與父母長期分離,孩子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孩子們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哭,有的哭一節課,有的要哭好幾天。

還有很多留守兒童,因為長期見不到父母,一旦父母回家小住,他們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不肯與父母再次分開。

黃岩逸夫小學一位班上有很多留守兒童的老師告訴記者,她有一個學生,父母在國外,平時一整年都難得見一次,後來父母抽空回家與孩子小聚了幾天,分別時,孩子近乎崩潰,在教室瘋跑了好久,場面讓人心疼。

學校也在做各種努力。

黃岩茅畲逸夫小學校長戴飛洪介紹,留守兒童與父母聚少離多,極易使留守兒童誤入歧途,甚至成為「問題少年」。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學校開展了有益於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各項活動,並形成了基於「留守兒童核心素養」的留守兒童教育特有體系。

大家都在看

誰帶孩子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

讓孩子感受到愛與美好就是好的

同意的點讚

記者:金偉巍

編輯:馮麗麗

校對:郭啟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