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爺爺奶奶不好收場的育兒錯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問題來自於一個新手媽媽的求助。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淘淘一歲多,工作日基本上由爺爺奶奶帶。

一個月以前,淘淘跑著玩耍,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哭了起來,淘淘媽扶起他,邊安慰邊給他揉疼,不料淘淘掙開媽媽,蹲下來用手朝地板上狠狠地拍了幾下,皺著眉頭像是準備打架一樣。

之前淘淘從沒有這樣過。

過了幾日,淘淘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起來。

奶奶急忙過去抱著孩子一邊安慰一邊打桌子,說,打你,讓你碰寶寶,看你還碰不碰了。

淘淘媽趕緊過來,告訴奶奶不可以這樣說。

奶奶說,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啊,無非是哄他不哭罷了,有什麼不好的。

樓下一起帶孫子的都是這麼哄孩子的。

淘淘媽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是沒有足夠有力的說辭可以說服老人,只好作罷。

之後淘淘的表現都讓淘媽有些擔心。

上早教課,老師要求把玩具「送回家」,淘淘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輕拿輕放,而是重重地扔進筐里。

在家裡稍有不如意,就開始撒潑,躺在地上打滾不起來。

最嚴重的是這幾日,淘淘開始打人。

爺爺抱著他出去玩,不讓他去剛澆過水的草坪上,淘淘一個巴掌過來拍到爺爺臉上。

爺爺一時間不高興了,吼他幾句,不抱他了。

這樣的情況在奶奶身上也複製了,快要吃飯了,不讓淘淘吃水果,淘淘噼里啪啦拍到奶奶臉上。

突如其來的情況讓奶奶也生氣了,放下他聲稱再也不疼他了。

孩子不明所以。

分析:

一個孩子的語言行為能映照一個家庭的家風,有著怎樣的澆灌就能收穫怎樣的果實。

爺爺奶奶教孩子反擊,當他們自己遭孩子反擊後又不認帳,反而批評孩子不懂事、太淘氣。

淘淘的爺爺奶奶算是首先嘗了自己種的苦果。

但說到底是苦了孩子。

一個人的性格很少一部分來自基因決定,更大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環境影響。

父母和親密看護人的語言具有暗示作用,行為則具有指導作用。

所謂言傳身教,是也。

「百年樹人」如此任重道遠,為人父母卻不需要「高考」!

身為父母應該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並且在養育子女過程中擔當起最主要的責任。

時代在變化,育兒認知也變得更加科學。

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在如今看來有一些批判之處,年輕父母萬不能「袖手旁觀」,要勤於學習、善於溝通,主動負責,引導孩子走出誤區。

看似無甚大礙的「摔倒打地板」行為,其實處處藏著危險情緒。

首先,教會了孩子打,打一切令他不如意的事、物、人。

很難想像,如此下去,遇到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淘淘會不會成為一個別人不敢惹、不願跟他玩,被孤立的孩子。

第二,教會了孩子生氣。

本來是一件小事化了的事件,卻非要上升到大事件,教孩子抱怨、憤怒、怨天尤人。

趴到地上打滾撒潑都是孩子不會發泄情緒的表現。

支招:

已然是這樣的一種局面了,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呢?

1、告訴孩子,不是桌子碰了他,而是你碰了桌子,你需要對桌子說聲「對不起」。

你疼了它也疼了。

媽媽給孩子揉疼的時候,也要輕輕地揉揉桌子。

2、孩子在收拾玩具時,無意間做出各種擊打動作的時候,告訴孩子要「輕輕地」。

看護人要溫柔而堅持,不要斥責孩子。

3、允許。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孩子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限制。

如果不能允許的事情,要給孩子耐心解釋,讓他明白利害。

說也說不通的時候,要恰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儘量不讓孩子發脾氣。

4、教給孩子去愛,愛玩具,愛小動物,愛小夥伴,愛飯菜,愛生活,教孩子寬容。

一個有愛心、寬容待人、事、物的孩子,長大後肯定不會吃虧。

願世間一切,皆被溫柔以待。

本文為新一代爸爸媽媽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十三種老人不適宜帶孩子!

媽媽產後上班,然後將孩子交給家裡老人照顧,這是很多中國父母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真的勝任教育孩子的責任嗎?他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其實往往給孩子造成誤導,甚至將孩子引向了歧途。以下這些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