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為什麼會發燒?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手足口病成為當下很常見的疾病,而且多發生在孩子的身上,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疾病造成的危害比較大,而且發燒之後家長都比較的著急,因此要注意及時的進行處理,那麼手足口病為什麼會發燒?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具體請看下面的介紹。

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多數患者得了手足口病會伴有發燒,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下,一般3天左右就會退燒,這是屬於正常的。

但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出現高熱不退的情況,病情有可能加重,就要立即就醫,以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手足口病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腦部有個體溫調節中樞,負責體溫定位,平常設為37℃左右。

手足口病產生的致熱原引起體溫定位點上移,導致設定的「正常體溫」實際上高於正常。

手足口病發燒怎麼退燒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手足口病是什麼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於5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數的患者前驅症狀不明顯,發病突然。

手足口病典型的特徵是手、足和口腔出現皰疹,症狀多數輕微,精神狀態良好,有時會伴隨發熱、咳嗽、流涕、嘔吐、腹瀉等症狀,主要是該病病毒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胃腸道進入人體引起發病的。

上面介紹了手足口病的症狀以及護理的相關常識。

當孩子出現發燒時一定要注意為孩子及時的退燒,還要注意發燒時的護理,為孩子進行溫水拭浴,讓孩子多喝水,才能有助於孩子退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簡單正確的6種退燒辦法

民間錯誤退燒觀念和方法家長應該要有正確的態度,將發燒當作一種警訊。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研究顯示,身體負責吞食細菌的白血球,在體溫升高時(38℃~39℃)其吞食能力加強。因此當小...

寶寶退燒方法?記住這幾點就可以了

寶寶感冒發燒是,這是最常見的病症,尤其是夏冬兩季,天氣寒冷乾燥孩子抵抗力差更容易發燒,炎熱的天氣也容易得熱感。一旦發燒就要科學合理的使用退燒方法,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我們大家一起看看哪些是最有效...

寶寶反覆發燒怎麼辦 3招輕鬆應對|育兒大師

由於寶寶剛剛脫離母體不久,自身的抵抗力還很低,在面對病菌時常常容易感染上一些疾病,因此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一定要非常小心謹慎,要時刻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在寶寶常見的疾病中,發燒是最典型的,...

寶寶發燒時六種正確的退燒辦法

寶寶發燒時六種正確的退燒辦法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應學會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地面對它。

孩子發高燒,媽媽「捂汗」孩子再沒醒來!

孩子發高燒,媽媽「捂汗」孩子再沒醒來!有些治病老法子,家長還真不能信以為真。黃女士的寶寶今年一歲半,上周五,寶寶患上感冒,隨即出現高燒症狀。連續服藥兩天,孩子絲毫沒有退燒的跡象。到了周日,寶寶的...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退燒良方在這裡

發燒對於小寶寶來說,或許沒什麼印象,但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卻是一次揪心的體驗。讓寶寶退燒成了新手爸媽最關心的問題,孩子一發燒,家長就最緊張了。那麼寶寶發燒怎樣給他退燒呢?

媽咪寶典:簡單六招讓孩子輕鬆退燒

孩子小免疫力就弱,家長們一不注意,寶寶就會感冒發燒,這時,父母就會很著急,到處求醫問診;希望孩子快點好起來,下面由中國幼兒教育網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以及正確的退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