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總含著眼淚入睡?或許他體會不到你的愛,一起開始睡前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印象中,我是一個很討打的孩子,父親不讓我做的事情,我偏要做。


不到八點半,我就上床去睡覺,父親要求的,孩子必須照做。

內心還是受不了父親這樣的規定,又不敢說,而且,常常覺得別人家的父母都要好得多(事實上並不一定),或者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要不然為什麼要這麼嚴厲。

但是,等我自己有了寶寶之後,正應了那句話,自己做父親的時候,才能知道做父親的難處。

寶寶各種的不理解,還經常說,爸爸不愛自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開始跟他講一些自己小時候有趣的事情,陪他入睡。

漸漸的,養成了習慣,只要寶寶要求我講故事,我總會講一些輕鬆有趣的故事給他聽。

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有這幾個變化:

1、寶寶更樂於跟父母溝通了。

自己總感覺,深愛著孩子,然而從你嚴厲的眼神,規矩的制定,以孩子視角,根本感覺不到你的愛,相反寶寶覺得你在針對他,覺得你很討厭。

講睡前小故事,增加了親子溝通時光,你跟寶寶有了更多的交集,他會覺得,爸爸很有趣,並不是印象裡面,那個只會說教的爸爸。

爸爸還能帶來新鮮有趣的故事,而且,你在「服務「他,讓他感覺很棒。

2、寶寶學到了更多的感情詞彙。

有趣的故事裡面,主人公總是有著鮮明的性格特點,比如,哪吒就是頑皮,匹諾曹就是喜歡撒謊。

伴隨著這些特點,會有很多情感詞彙在裡面。

比如哪吒闖禍之後,他很害怕,寶寶就會知道,害怕是闖了禍的之後的心情,還有更多。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3歲之前學會的情感詞彙的個數,直接關係到他情商發展的底座。

比如有一次我讓寶寶吃飯別笑怕嗆著,語氣稍微嚴厲了些,他就說:」爸爸,你這樣說我,我很難受「。

他會很好的表達出來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的,他更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不會無理取鬧。

3、寶寶的想像力跟語言組織能力充分發展。

有時候,你講著講著,他會打斷你說,爸爸,我想他不要掉進去,我想他怎麼怎麼樣,說起來頭頭是道,而且裡面都是天馬行空的想法。

同樣,這一點也會讓他自己更有自信,對,我自己也能編故事了,好了不起。

總結一下

雖然有的孩子睡前不喜歡故事,或者喜歡聽音樂,不過,試一下總是好的,當然,這樣做得益的不僅僅是寶寶,你們親子關係的增進,也會反哺你白天的工作,讓你更積極的面對明天的挑戰,希望你能從今天開始講故事。

關注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