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4個高發疾病,5歲以下寶寶需警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漫畫育兒知識,媒體轉載請聯繫本作者,歡迎轉發分享。
進入6月,氣溫持續高升,某些地區的溫度甚至狂飆至39℃,高溫環境會使寶寶心煩氣躁,寶寶的抵抗力也會下降,以下4種「高溫疾病」便更容易乘虛而入:
1、暑熱症
病因:暑熱症是寶寶特有的疾病,一般由於氣溫炎熱,寶寶體內溫度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汗腺分泌減少或缺失導致,多發於6—8月。
症狀:寶寶患暑熱症,一般會表現為高燒、口渴、多飲多尿等。
高燒時寶寶體溫可達39—40℃,持續時間較長,當外界氣溫下降時,體溫可暫時下降。
待天氣轉涼時自然痊癒。
寶寶患有暑熱症時,每天排尿次數可達十多次甚至更多,皮膚乾燥、無汗或少汗,其它情況均正常。
預防和治療:寶寶的坊間應保持空氣流通、涼爽,必要時可使用空調降溫,一般溫度控制在26—28℃即可。
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富有營養,適當為寶寶補充維生素B和維生素C。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寶寶的體溫變化,常用溫水給寶寶洗浴,幫助寶寶身體散熱,切勿濫用抗生素。
2、痱子
病因:由於寶寶出汗較多,導致汗腺導管閉塞。
汗液在體內無法排除,會滲入到周圍組織引起刺激,在汗孔處發生皰疹或丘疹,痱子便由此產生。
症狀:一般紅痱子較為常見,多發於臉、頸、胸以及皮膚褶皺處,痱子形狀圓而尖、針頭大小,伴有瘙癢。
當這些痱子被寶寶撓破後,會形成膿痱,痱子頂端會有針頭大小的膿皰,寶寶會覺得刺癢。
此外,在高溫環境下有時寶寶會出現白色痱子,痱子密集分布,看上去像薄壁微亮的小水皰,皮膚變干後會有一層薄薄的鱗屑。
預防和治療:注意室內通風乾燥,保持周圍空氣涼爽。
讓寶寶勤洗澡,洗澡水中可放入適量去痱水,洗澡後為寶寶擦適量爽身粉。
若寶寶已經長了痱子,家長應在局部為寶寶塗痱子粉,或用清涼止癢的洗劑為寶寶清洗。
若寶寶身上長有膿痱,最好用爐甘石洗劑等為寶寶清洗。
爸媽們也可經常讓寶寶喝綠豆湯、冬瓜粥等消夏解暑。
3、手足口病
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可引起寶寶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
手足口病可以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患者日常接觸的物品均可稱為傳染源,6—10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
症狀:手足口病患兒的手、腳、臀部會出現紅疹,之後逐漸發展成水泡,水泡破裂後會有疼痛感。
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一般會有發燒症狀,體溫可達38—39℃,同時口腔黏膜也會充血,出現米粒大小的紅疹,部分會引起潰瘍。
同時,家長可在寶寶的頸部側面和下頜部位摸到1—2㎝大小的淋巴結,觸摸時,寶寶有輕微的痛感。
預防和治療:若家長發現寶寶有手足口病發病徵兆,應立即帶寶寶前往正規醫院治療。
寶寶若不慎感染手足口病,家長要保證寶寶有足夠的休息,多餵寶寶喝水。
寶寶口腔潰爛無法進食時,應多為寶寶準備質地鬆軟的食物或流食,飯後用溫水為寶寶漱口,切記辛辣、生冷食品。
此外,夏季寶寶出汗較多,家長應多為寶寶換洗衣物,注意被褥清潔,儘量不要讓寶寶抓撓皮膚,以免潰爛化膿。
4、腸道蛔蟲性腹瀉
病因:夏季氣溫升高,生活中寶寶接觸的很多物品都容易滋生細菌和蛔蟲卵,蛔蟲卵進入寶寶體內便會產生蛔蟲病。
寶寶經常用手抓食物、把不乾淨的玩具放入口中均會導致蛔蟲卵進入體內,特別是寶寶的指甲中很容易產生蛔蟲卵,家長應格外注意。
症狀:寶寶肚臍周圍不定時的反覆絞痛或隱痛,寶寶身體消瘦乏力,會伴有輕度腹瀉,排泄後疼痛稍緩。
有時寶寶還會出現痙攣、磨牙、夜驚等症狀。
預防和治療:寶寶蛔蟲病治療較為簡單,家長只需遵醫囑進行用藥即可。
在家庭日常護理方面,家長平時應教育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儘量讓寶寶不在地上玩,玩耍後要洗手。
平時多給寶寶剪指甲,不要給寶寶吃蚊蟲叮爬過的食物。
此文章為孕嬰幫原創,特此聲明!
警惕!夏日3疾病易騷擾寶寶
在夏季,寶寶們特別容易患某些疾病。所以爸媽們應該在夏季注意保護寶寶。現在就和小諾一起來看看我們具體做好哪些疾病的防護工作。夏季高溫難耐,導致寶寶們患病的幾率變高。這些疾病有:
提前最好預防工作,寶寶遠離三個夏季常見病
進入6月後,各地氣溫開始逐步升高,「蒸籠模式」漸漸開啟。在這種環境中成人會覺得焦躁不已,稍有不慎就會患上夏季病,寶寶的抵抗力與成人相比較弱,如果護理不當,就很容易讓幾種高溫疾病趁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