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疫苗,關注疫苗,人人有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收費的二類疫苗要不要打?疫苗多長時間能產生免疫力?接種完疫苗孩子發燒咋辦?哪些情況孩子不能打疫苗?這都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目前兒童注射疫苗可以預防哪些傳染病?
可以有效地預防B型肝炎、兒童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A型肝炎12種傳染病。
收費的二類疫苗要不要接種?
有不少家長糾結於收費的二類疫苗要不要打。
其實,是否接種二類疫苗要綜合很多方面的因素考慮,比如寶寶本身的體質、生活環境和家庭的經濟狀況等。
如果寶寶經常在外就餐,可以考慮接種A肝疫苗;如果寶寶需要參與集體生活,如上幼兒園,可以考慮接種水痘疫苗;如果寶寶本身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感冒和腹瀉,可以考慮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或輪狀病毒疫苗。
扎疫苗為什麼會有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取決於疫苗的本質因素與孩子的個體因素,其中,疫苗本質因素主要包括疫苗的毒株、純度、生產工藝、附加物(防腐劑、穩定劑、佐劑)等;受種者個體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狀況、過敏性體質、免疫功能不全等。
按免疫程序要求需要連續接種多劑次的疫苗,如果第1次接種只出現單純的局部反應或低熱,則不必改變免疫程序,可繼續接種。
如果出現嚴重反應,如嚴重過敏反應、休克、腦炎、非熱性驚厥的兒童,以後不能再接種同種疫苗。
接種完疫苗孩子發燒咋辦?
部分小孩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一些反應,如低熱、局部紅腫,同時可能伴有全身不適,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
上述症狀一般持續1-2天即可緩解,應該適當休息,多喝開水,注意保暖,防止繼發其他疾病。
哪些情況不能接種疫苗?
不宜進行接種:正患發熱、咳嗽、腹瀉等急性症狀;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支氣管哮喘,有疫苗過敏史等情況;免疫缺陷和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往接種疫苗後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有癲癇、腦病和腦炎後遺症;有重症慢性疾病,如嚴重心、肝、腎疾病等;近期曾接種免疫球蛋白製劑;等等。
如有上述情況,在接種疫苗前,家長應如實告知接種醫生。
遷戶口了,上哪兒扎疫苗?
兒童戶口遷移時,應將接種證遞交給遷入地接種單位,由遷入地接種單位記入接種檔案;若接種證遺失,兒童家長或監護人應要求原居住地接種單位出具接種證明,遞交給遷入地接種單位,並補建預防接種證。
預防接種證很重要,將來辦理兒童入托、入園、入學手續時,都需要查驗預防接種證。
接種疫苗多長時間產生免疫力?
接種疫苗後並不是馬上產生免疫力,機體免疫應答要有一個過程,這段時間在為誘導期。
誘導期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接種疫苗的種類、次數、途徑以及身體的健康狀況等。
一般來說,初次接種的誘導期較長,約 1~2 周左右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再次接種的誘導期較短,1周左右就能產生有效的免疫。
接種疫苗後還會發病嗎?任何疫苗的保護效果都不是100%的,個別受種者由於個體的特殊原因,如免疫應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
溫馨提醒: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症狀要輕很多。
此外,如果接種疫苗時受種者恰好已處在該疫苗針對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疫苗還未產生保護作用,所以接種疫苗後也會發病,這就屬於偶合發病。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健康工具大全」(微信號:medrobot)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專家提醒:兒童需按時接種疫苗
點擊標題下「鄭州日報」可快速關注今天是第30個「兒童預防接種日」,接種疫苗成為兒童預防疾病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今年的宣傳主題是「依法預防接種,享受健康生活」。
疫苗接種,家庭有責,寶寶疫苗接種學問多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和疫苗「親密接觸」了。說到給孩子接種疫苗,許多家長表示心裡沒底,擔心孩子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防病不成反致病,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