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對孩子的「尊重」變成了「尊從」,如果孩子不想做就不做,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常常都說,孩子的興趣需要培養,可這培養並不是隨隨便便報個培訓班,請個老師教就能做到。

父母們,你們小時候曾經花費過許多時間、精力維持的興趣愛好,你們的父母在這裡面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小編今天看到一個故事,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分享給大家。

故事分享

兒子學跆拳道快半年了,每個周末他都準時上課,我都準時陪伴,經常看到有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試聽、諮詢,臨走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回去再問問孩子喜不喜歡,然後決定報不報名。

"

這讓我想起最初問兒子願不願意學,好話說了一籮筐,他都不願意進教室去看一眼。

後來被老師的瓜子吸引了,同意報名先試一下,於是我先報了一個月的課程,每周上四次,和同學一起,上得很高興,練得也認真,帶來的效果是,吃飯更香睡眠更好。

寒假結束後開學了,需要調整上課時間,不得已占用了周末兩個半天,開始的時候他也不樂意,後來解釋給他聽,保證不減少他玩耍的時間,才勉強同意。

這一個學期眼看又要結束了,每個周末我們都準時上課,兒子和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鍛鍊、玩耍,還通過升級考試,從最初的白帶換成了黃白帶,每次也都很開心。

我再問他:「你喜歡學跆拳道嗎?」兒子說:「當然喜歡啦!」全然不記得當初自己怎麼都不願意學的事兒了。

——可見,孩子的喜歡和不喜歡都是很情緒化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尊重」孩子了,從過去千百年來對孩子的不尊重、禮教,到現在的平等、對話,這本來是一個大大的進步,但是,有時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現在很多父母的「尊重」,已經成了「尊從」。

學校老師反應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家長說:好的,我回家好好和孩子談談,看他喜歡什麼方式。

給孩子報班,試完課,家長說:我回去問問孩子喜不喜歡。

學校布置作業,家長怕孩子太累,不喜歡學習。

上了幼兒園,因為孩子不喜歡就經常晚來早走。

可是,不喜歡的事那麼多,能不能什麼都不做?

人的一生很長很長,小的時候不喜歡斷奶,長大一點不喜歡自己走路,上幼兒園了不喜歡離開家,上了學不喜歡寫作業,學習生涯至少十幾年,有無數的考試、論文,個個都不喜歡寫,畢業後不喜歡應聘,參加工作了不喜歡被考評。

晚上不喜歡早睡,還想玩一會兒;

早上不喜歡起床,還想賴一會兒。

吃飯的時候有很多不喜歡吃的飯菜,想全都換掉。

渴了想喝果汁飲料,不想喝白水。

老師要求太嚴了,我不喜歡。

同學不願意遷就我,我也不喜歡。

領導太不近人情了,我不喜歡。

爸媽老是嘮叨我,我也不喜歡。

那麼喜歡什麼呢?

我喜歡自由自在,

我喜歡隨心所欲,

我喜歡吃飯逛街看電影,

我喜歡發獃旅遊看風景。

是啊,輕鬆愉快的事情,所有人都喜歡。

但是這些喜歡,給你帶來的進步和成長,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是休閒和放鬆,給你感官的愉悅,而不用費力太多。

而那些你不喜歡的,更需要費力,需要規範,需要自制。

但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更快地成長,更多地收穫。

以孩子的心性,讓他們重複、持續地做一件事,即使有趣,興致也會逐漸消散,只留下習慣,或者厭倦捨棄。

繪畫、彈琴、書法等課外興趣沒有興趣了,尊重孩子的意願,放棄不學。

可學校學習,孩子沒有興趣了,難道就放棄不學?沒那個道理。

孩子也知道不行,所以沒有學習興趣的孩子,要麼找到另外的學習動機讓自己繼續學習,要麼在學習上得過且過。

所謂教育,在於父母能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採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和做法,讓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配合父母。

可這正是教育的難處,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做到做好,非常容易出錯。

就拿培養孩子興趣這件事來說,孩子最初興趣十足,表現出色,可過段時間卻焉了,變得懶懶散散。

孩子之所以這樣,除了孩子本身的因素外,父母也出了」不少力」。

1、在興趣上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

一些父母經常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出發點是想通過競爭比較,讓孩子自覺努力。

出發點和方法都沒錯,可在實踐過程中卻忽略孩子的能力與心理,一個勁的根據別人家的孩子對自己家的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即使能完成,心理亦不好受,完不成的,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適當的壓力可以促使進步,合適的目標才能維持興趣與動力,當興趣成為負擔,興趣就會消失。

2、干預過多。

孩子專注於感興趣的事物,他們也是在裡面探索與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當父母的,可能都遇到過:孩子畫的畫或做的手工被其他孩子搶走、弄壞時,孩子會十分的憤怒與傷心。

也許在父母看來,這並沒什麼,只要重新再畫或再做就行,但對孩子來說,他的畫,他的手工,在他小小的心靈里,不亞於整個世界;被搶走,被弄壞,意味著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被搶走、被毀滅了,打擊是巨大的!

所以,當父母想進一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就意味父母準備干預孩子心靈裡面的世界。

正常情況下,孩子很願意讓父母參與,一起分享自己的世界,從中獲得樂趣與享受親子間的親密互動。

可參與者過多地干預,對這個世界指手畫腳,各種不滿,甚至想轉換角色,變成世界的主人,控制這個世界,讓孩子跟隨自己的指令走,讓他喪失了自主感,那後果就可預見!

如果想孩子在興趣愛好上更進一步,父母需要做一個引領者,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帶領孩子在所感興趣的事物上去發掘更深層次的東西,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心,這比直接干預更有效。

3、不恰當的獎勵。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

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

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

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

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剛開始,孩子們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在嬉鬧,當老人出錢請他們嬉鬧時,性質就變了,他們嬉鬧不再是由「興趣」這個內部動機來驅動,而是由「獎勵」這個外部動機驅動,當獎勵降低或消失,由獎勵所維持的活動就難以持久。

「父母不恰當、伴隨各種要求的獎勵,如「你今天彈夠3小時鋼琴我就獎勵你。

」、「期末考試考100分就帶你出去旅遊。

」、「你想要買這個玩具,可以,考試考得好就買。

」等,將孩子關注的重點從對事物的興趣轉移到獎勵上!他們努力做好不是因為感興趣,而是獎勵。

長期以往,興趣就會慢慢消失,當沒有獎勵時,積極性也沒了!」

恰當的獎勵應該是代表某種榮譽或對興趣、對能力的肯定,如「我發現你今天主動彈了3個小時的鋼琴呢,而且全神貫注,彈起來流利順暢,錯誤很少。

表現得這麼好,我們去遊樂園慶祝慶祝。

」,或者是參加比賽所獲得的獎狀和獎金。

這樣的獎勵才不會損害孩子的興趣,並且能維持孩子的興趣與動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