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無視孩子哭鬧獨自打遊戲,還怪媽媽和婆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號「媽咪部落」(matherbuluo),聽說微信和育兒更配~

據說,當女人感覺到身體里有一個小生命時,天生自帶的母性就會覺醒;而男人需要孩子真實躺在懷裡的那刻,才會意識到已為人父。

讓當媽的告訴你,別~想~了~寶寶會一天天長大,但傳說的爸爸仍然永遠活得像個大孩子。

寶寶要喝奶,找媽媽/奶奶/外婆;

寶寶要換紙尿褲,高難度不會還是找別人吧;

寶寶半夜哭醒,明天還要上班想個辦法讓Ta停下來啊/繼續熟睡如豬;

寶寶生病,該餵這個藥還是先喝奶啊?衣服要不要脫一件?

不久前,重慶一位新晉奶爸因為「還沒做好當爹準備」為由,面對8個月大的女兒戴著耳機打遊戲,任憑孩子哭到滿臉通紅。

為什麼孩子他爸總是「慢半拍」,遲遲沒有進入父親的角色?怎樣才能幫寶爸適時找到「狀態」?

女兒出生,爸爸躲到客廳

3年前,麻麻和年長一歲的爸爸步入婚姻殿堂,穩定過了半年,妻子和婆婆都覺得到了要孩子的時候。

但不管是老婆還是親媽提起要孩子,爸爸當時的態度都是含糊過去。

婆婆告訴媳婦,那是他害羞。

去年年初,麻麻發現自己懷孕,第一時間興奮地告訴爸爸,爸爸只是很平靜地回復了3個字:知道了。

整個孕期,麻麻都感覺准爸爸悶悶不樂。

女兒出生後,也不像別的粑粑一樣激動,總是像個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和婆婆為了寶寶忙碌。

晚上要餵奶、換尿布,爸爸便以「晚上娃兒哭鬧,影響睡眠」為由搬到客廳去睡沙發。

在寶寶接下來的成長中,爸爸的表現總是顯得那麼異常。

下班回到家,爸爸沒有急切要見到女兒的衝動,而是等著吃飯。

飯後馬上打開電腦玩遊戲,只有心情好的時候,才會逗女兒幾分鐘。

上周六,婆婆回老家,麻麻要去超市,便將寶寶託付給在家的爸爸;一個小時後回來,卻看見寶寶在床上放聲哭鬧,而爸爸戴上耳機專注打著遊戲。

麻麻忍不住怒吼:「你太過分了,這樣哪裡有一點當父親的樣子?」

爸爸也不甘示弱:「我一直都沒做好準備,你們非要生,現在又來說我。

粑粑後來表示,最開始他就不想這麼快要孩子,迫於壓力不得不要,但面對孩子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樣去當爸。

為什麼爸爸總是「掉線」?

上面的新聞事件並不是個例,在國內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是很普遍了。

麻麻生,奶奶養,爸爸空了來觀賞。

再看看國外的爸爸,養得了家哄得了娃,一個人也能搞定一個甚至幾個熊孩子(當然也有很多段子)。

有調查表明,中國爸爸每個星期平均陪孩子的時間不到14個小時,超過60%不到6個小時,更有很多人不到1個小時。

而理由也是很花式:工作太忙要掙錢,累了想靜靜休息會,不知道怎麼帶孩子,有媽媽奶奶在啊……

其實很多爸爸在有了孩子手足無措,並不僅僅是自身原因。

傳統思想「帶孩子是女人的事」根深蒂固已久,很多男孩在這種思維模式下長大後成為「甩手爸爸」。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麻麻可以切身感覺到生命的存在和活動;爸爸的感受遠不如媽媽強烈直接。

婚前有親媽,婚後有老婆,一個可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男人面對初生的孩子時又怎麼不會手足無措?

最可怕的是,媽媽奶奶外婆輪番上陣,一個個都能帶孩子,粑粑偶爾嘗試下還會被嫌棄,還是算了。

不參與帶娃中的日常瑣碎,寶寶又和媽媽、奶奶更親,爸爸越發不知道該怎麼辦,更不願意主動「上線」。

怎樣幫爸爸及時「上線」?

◆感受肚子裡的寶寶

雖然寶寶在麻麻肚子裡的時候爸爸沒辦法直接互動,還是可以參與到麻麻的日常中來感受生命的存在。

一起做產檢,聽聽胎兒的心跳,看Ta做的小動作甚至小表情(超聲波),把手放在麻麻肚子上感受胎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讓爸爸有參與感

給孩子準備小衣服小鞋子奶瓶的時候選爸爸有空的時候一起去,一邊商量哪種好用顏值高一邊選擇。

不要嫌棄他(mei)不(yan)懂(guang),簡單講講選購攻略,暢想一下使用時的情景都能逐漸幫助爸爸建立參與感。

◆手把手教他帶娃

他也是第一次當粑粑,很多事情就一點點來教吧(不要問為什麼同是第一次當媽卻什麼都會,並沒有)。

告訴他哪種姿勢抱寶寶更舒服省力,奶粉沖好了怎麼喂,寶寶更受用哪種哄睡方式……說不定爸爸會上手起來比麻麻還熟練。

◆原諒他的生疏出錯

爸爸可能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犯錯」:抱的姿勢不對,紙尿褲穿得太緊,忘記餵奶……

先冷靜下來別急著罵也別從此不再讓他動手,耐心指出問題再練習,鼓勵為主,別熄滅他主動帶娃的熱情。

◆不主動當全能媽媽

你這麼能幹,背後一定有個無所事事的孩子他爸吧?

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反過頭來又埋怨爸爸只知道玩手機看電視不主動幫忙?抽出半天休息一下,也給粑粑和寶寶一個單獨相處的機會。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號「媽咪部落」(matherbuluo),聽說微信和育兒更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