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家長「做」給孩子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木木媽(爸媽內參主筆)

01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才知道,我們原來有那麼多的不足!

在沒有孩子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潛意識裡覺得誰有這樣的女兒,誰娶到這樣的媳婦,簡直就是上天恩惠。

後來有了孩子,我同普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行完美,意志堅強,有家庭責任感。

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品質都放在孩子身上。

可漸漸地,我發現,為什麼我的孩子能和家庭成員建立親密關係,每天在家裡歡聲笑語,而我從小到大在家裡就一直是沉默黯然、苦大仇深的形象?

為什麼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家庭責任感,而自己在家卻是板凳倒了會繞道走的人?

為什麼我要求我的孩子要做到朝著目標堅持不懈,而自己常常一本書讀不了幾頁就束之高閣,單詞表永遠都沒有背完A列。

細細思來,突覺惶恐,這是一種對自己前三十年認知的顛覆,我從未如此透徹地去剖析過自己的人格,也從未如此正式地去面對過自己的性格缺陷。

這個過程是殘忍的,就像把自己的內心用刀切開,然後把那些深嵌其中的小刺一根根拔出來,而每根小刺的拔出都會帶出許許多多關聯的往事,並帶出在那些往事發生時,小小內心的無助、傷心和痛苦。

很多的小刺都來源於我的原生家庭,但我同時也清楚地知道,原生家庭不是我們性格缺陷的擋箭牌,我們沒有理由去埋怨我們的父母,因為在當時他們已經給予了我們他們認知內的最好的,我堅信,每一對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

而我們要做的,便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去正視他,去尋求理解,去放下並釋然。

我很慶幸,自己的及時修正,不僅讓自己更加快樂,同父輩的關係更加親密,同時也避免了將我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帶給我的孩子。

相信我,如果一個媽媽不快樂,他的孩子一定不敢快樂

我們常常以為育兒是一場教育孩子的過程,卻不知更多的是教育家長我們自己的過程。

跟孩子的相處中,孩子就是那面我們人格的照妖鏡,他的一舉一動都映照著我們的人格,同時也在修正我們的人格。

02

我有一個同事叫小A,曾經多次跟我討論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說自己同父親關係的疏離就來源於父親對他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說自己如果有了孩子,一定會好好地愛護他,不會對孩子粗暴。

後來有了孩子,再後來孩子到了頑劣的年紀,我發現他管教孩子的行事作風越來越像其描繪中的父親的做派。

在一次我提醒他後,他猛然醒悟:

「對啊,我怎麼沒有發現呢?」

「因為,你帶著你原生家庭的烙印,即使這個烙印是你厭惡的,但他根植於你的行為習慣中,隨著你的行為帶給你的下一代。

「那要怎麼辦?我需不需要看一些育兒的書籍糾正一下自己的行為。

"

"正視你的缺陷,嘗試去理解你的父親,並通過你的行動去改善和緩和你們的關係,理解,放下,釋然,修復,才能重新填滿,而重新填滿你的才是一些科學育兒理論」。

過了幾個月,小A找到我,說這些年一直硌應著他的東西終於放下了,以前總是在抱怨自己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從未想過去改變,如今嘗試著去理解和放下埋怨。

同樣作為父親的他開始理解老爺子當年的心境,現在同老爺子的關係也變得融洽,而在自己去改變後,自己的小孩也似乎沒有以前那麼頑劣。

隨後讓我推薦幾本育兒的書給他,說他要重新裝滿自己。

我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但我知道,正視並修補自己人格的過程一定是痛苦的,而結果一定會是值得的。

朋友小新給我打電話,讓我再為她推薦一些書目看,我打趣地問她:「你這幾乎不看書的人,啥時候開始愛上看書了」「小新不好意思地說「這不也是按照你的策略嗎!」

小新有個女兒,今年八歲,閱讀能力較低,不愛看書,在家離不了電視。

而小新也深知閱讀的重要性,便各種軟硬皆施,在各種招數試過都無果後,來問我支招,我問她:

你平時在家不幹家務的時候都幹啥?

看電視

你在看電視,然後把你女兒支去看書,她能樂意嗎?

那我不看電視能幹嘛?

陪女兒一起看書

可我不愛啊?

不愛看,你就裝樣子看!

一月以後,小新再給我電話,說,你的辦法真靈,剛開始,我抱一本書,扔她一本書,說反正沒有電視看,我們一起看書吧。

後來我發現,她不僅她慢慢愛上看書了,我們的交流也多了好多,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覺得看書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看到過很多的小孩,並有意識地將他們的行為去對照他們的家庭:學齡前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大都帶有明顯的家庭痕跡。

懂禮貌有教養的小孩,一般都會有一個有教養的媽媽;愛好運動的小孩,背後一般有愛好運動的家長;愛閱讀的小孩,家裡必定有一個好的閱讀環境;做事有自制力的小孩,一定會有講規則的家庭;而做事持之以恆的小孩, 一定同父母在家裡長久地堅持進行一件事情,或者看父母長久地堅持做一件事情。

你行為粗魯,就不要責怪你的孩子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你厭惡學習,就不要指責你的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你習慣頂撞你的父母,你就不要斥責你的孩子對你不孝順;你沒有時間好好的陪伴孩子,沒有認真地去傾聽過孩子的想法,就沒有理由去抱怨孩子的頑劣與叛逆。

03

教育孩子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家長「做」給孩子看,剛開始可能真的是「做」。

但慢慢地,你會發現,你以前堅持不下來的事情能堅持下來了,以前同父輩的拔劍弩張的關係變得其樂融融了,你開始在公眾場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你開始變得對身邊的弱者充滿了善意,你整個人都開始變得內心美好、充滿陽光和向上的力量!

所以,與其說,孩子是我們教育出來的,倒不如說,這是一場與孩子的共同修行,在這場修行中,家長也通過孩子的映照,勇敢正視自己的弱點,修補自己的人格,而我們每一個家長,都應該感謝孩子帶給我們的這種成長!

作者簡介: 木木媽,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專欄作者, 六歲男寶的媽媽,致力於家庭教育研究,擅長兒童心理學,並創新將心理學、管理學的理論引入到家庭教育中。

面向所有對家庭教育感興趣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交流分享,做「專業」的媽媽,讓我們不僅愛孩子,更知道如何去愛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教育: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關於教育,大家都懂:好父母決定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家庭教育,育兒專家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事實上,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一樣,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每一個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