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要做哪些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到了該入園的年齡,上班族的父母既開心又緊張。

第一次把自家寶寶交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因此第一天入園總是有特別多要擔心的事。

比如「寶寶會不會跟小同學合不來?會不會沒有朋友?」「我家寶寶不知道會不會主動跟老師說要上廁所?」「中午不知道有沒有好好吃飯,有沒有好好喝水?」 要讓寶寶儘快過渡,擺脫這些焦慮的話,在入園前父母要幫助做好充分的準備。

心理準備

當孩子3歲到了進幼兒園的年齡,父母就要高興地對孩子說:「你現在長大了,應該上幼兒園,在那裡有許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老師會教你講故事、唱歌、跳舞……」,讓孩子在心理上認識幼兒園,喜歡幼兒園。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帶孩子去參觀幼兒園,讓孩子知道幼兒園的一切東西都是為孩子們準備的,那裡有許多他們時刻嚮往的大玩具,也有沙池、小動物和花草,還有布娃娃的家,使孩子初步感受到幼兒園是他們的樂園,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與家是不同的,幼兒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作息時間,孩子們入園後,就要遵守幼兒園的紀律,聽從老師的教導,從而使孩子在思想上認識幼兒園和接受幼兒園。

物質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是指進幼兒園必需的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和衣著用品。

進園前,父母要弄清孩子的床上用品是幼兒園代購還是自備,以免重複,造成浪費。

如果要自備,就要為孩子購買枕芯、枕套、大毛巾和棉被。

全日制的還要購買蚊帳、拖鞋、大浴巾和墊被。

另外,還要準備些必要的衣著及文具用品,如書包、衣服、襪子、鞋子,所有這些用品都要繡上名字,以免混淆遺失。

要注意孩子上幼兒園穿的服裝,不要太講究,只要整潔大方便可。

能力準備

孩子進幼兒園,是從家庭進入社會的最初嘗試。

因此,孩子們在入園前,父母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學會自己穿脫衣服、鞋襪,學會自己大小便,學會整理東西;養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1、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家裡,父母、長輩一家子人看著一個寶寶,稍微有一點不高興,全家人都開始揣測寶寶的心思。

但是在幼兒園裡,老師並不能時時刻刻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情緒以及想法,因此,要教會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想喝水了要直接說,想尿尿了要直接說。

2、自己解決吃飯喝水問題

吃飯問題總是父母特別操心的,畢竟有的寶寶在家裡依舊是媽媽、奶奶或者其他長輩追著寶寶餵飯,但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時間就只能自己吃了,所以在入園前一定要做好這個訓練。

另外,喝水也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教會寶寶自己掌控喝水的時間,不要一直不喝水。

3、自己解決大小便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過了18個月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了,而上幼兒園通常是在寶寶3歲的時候。

因此有足夠的時間訓練寶寶自己如廁。

要知道,幼兒園的老師要看比較多的孩子,如果寶寶在幼兒園尿濕了褲子,這也勢必會引起其他小夥伴的吐槽,不利於身心發育。

4、自己獨立入睡的問題

寶寶一整天在幼兒園裡,基本上是玩、吃、睡,吃完午飯後一般會睡2個小時左右。

許多小朋友在家裡的是通常是一直瘋玩不睡,要麼就要哄著才能睡覺,這到了幼兒園之後肯定會不適應。

因此,在入園準備中,一定要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送孩子入園的學問

(文\門曉玉)幼兒即將進入幼兒園時,意味著他將踏出人生的第一步,這一步關鍵而重要,他從家庭走向了社會,這對每一個寶寶來說都是一種轉折,這種轉折往往是痛苦的。父母該如何幫助寶寶度過情感的焦慮期呢...

幼兒園入學要準備什麼?

幼兒園就是讓小朋友玩耍和睡覺的地方嗎?給孩子挑所幼兒園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不是選的離家近就好,還需想得長遠一點,孩子上了這所幼兒園,以後能夠升哪所小學?在香港,家長們把幼兒園這個階段看得十分重...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這些準備都做好了嗎?

轉眼暑期已經過了大半,再有半個月就是開學了。離寶寶上幼兒園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想想就興奮,終於熬出頭了,那就準備準備開學吧!對了好像什麼東西都沒買呢,書包,文具,被子等,想想就頭疼。沒關係,今天...

入園準備必做的事:教會孩子做這五件事

距離9月1號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了,很多幼兒園已經進入了報名階段。「入園」是寶寶邁入社會的第一步,作為爸媽的估計也有點小緊張吧。從來沒有離開過加人的寶寶就要一個人面對陌生的環境,家長們肯定有些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