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養女兒,註定比養兒子更辛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小樹媽媽

朋友圈這兩天經常看到一篇來自新京報的文章,叫做《大數據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想生男孩》,我特別注意到裡面提到了一個數據:

2017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顯示,在女性「健康與生存」指標上,全球144個經濟體,中國排倒數第一。

特地去查了一下這份報告,它主要包含四大範疇:經濟參與度與機遇、水平教育參與度、健康和生存、政治參與度。

2017年,我們國家的綜合排名的在第100名,主要失分項是「政治參與度」、「同工同酬」、「新生人口性別比例」方面。

也許你可以說這份報告有失偏頗,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男女平等依然是一條很漫長的路。

我自己的家裡有兩個女兒,感覺也格外明顯一些。

每次別人說「你可省心了」或者「還是再生個兒子吧」,都會一笑置之,在心裏面默念一遍,「對女兒,要操的心可一點都不比男孩少,雖然小時候可能乖巧一些,可長大後需要牽掛的地方往往會更多一些。

教育,還沒對女孩平等

我們需要給女兒更多自信

周圍的很多朋友時常用一種慶幸的口吻說,「我們家不重男輕女,我們家寶貝女兒不會受委屈」,然而等女孩離開家庭的庇護開始上學,她依然可能會面臨很多的不平等。

當一個女孩數理化成績或者體育成績特別優秀,別人很可能會誇獎她:「好厲害,真是一點也不像個女孩子」。

當一個女孩成績均衡,卻想讀理科的時候。

總有人善意的提醒她:「女孩子現在成績好,等到高中,腦子還是不如男孩子反應快」

當一個女孩想選擇飛行員、考古、農林業等相關專業,常會聽到勸告:「這些活兒太辛苦了,不是你們女孩兒該乾的。

即使女孩子僥倖,沒遇到愛亂貼標籤的親朋好友,好不容易考入了還算理想的大學,她又可能遇到一批骨子裡就認為女孩子不應該與男孩子平等的老師們。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公開聲稱:

「女生讀研後繼續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讀研期間也少有專心學問的,大多混個文憑準備就業。

」,「歷史證明,學術界不是女性的地盤!」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羅必良教育學生:

「女孩子是個產品,賣了二十幾年還沒有把自己賣出去……從戀愛角度講,讀博士不是增值的,而是貶值的事。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認為:

「城市已經是人滿為患了,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方法之一是減少婦女就業數量」

山東大學某老師高呼:

「老師在表揚優秀生,絕大多數都是女生。

我上學時,女生多數笨笨的,優秀生男生要占壓倒優勢。

教育肯定出問題了。

這些言論看似「個案」,其實還有千千萬萬種類似的言論隱藏在網絡的背後。

女孩子想取得與男孩子一樣的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考研、考博以及科研機會,從來都要付出更多努力。


我們為兒女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他們內心強大,得到幸福。

所以養育女孩,一定要注意從小給女孩更多的鼓勵和自主選擇空間。

在父母可控範圍內,允許女孩做出更多自主的選擇,教會孩子尊重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增強自己自信心特別好的一種方式。

這樣做也是為了告訴女兒,無論何時何地,你的選擇必須處於自己本身的意願。

這樣她以後就更容易明白,學文科很好,學理科也很好;搞科研很好,做藝術也很好。

找到有情人結婚很好,獨自旅行充實自己也很好;做個職場達人很好,當一個好媽媽也很好。

所有的前提,都只有一個,那就是這是我自己的選擇。

我本身熱衷於此並且能從中得到幸福。

不是因為我老師這麼認為,我老公這麼認為,或者為了誰誰誰要這樣。

職場,還沒對女孩平等

我們需要給女兒更多勇氣

職場上的性別歧視,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我曾看過一個調查,女性每天平均工作時間比男性長44分鐘,收入卻只有男性的62%;

無償加班、主動或被動付出的免費勞動,女性也是男性的2.4倍。

33%的女性在她們生產後薪資下降,36%被降職。

11.5%的女性因處在婚育階段失去晉升機會,更有81%的女性曾在職場感受到性別偏見...

數字可能顯得枯燥和冰冷,但真實的故事,絕對不會更溫暖。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職場歧視的親歷人。

她大學和研究生讀的都是重點大學的製藥工程相關專業,成績一路優異,社會交往能力也強。

男朋友也是本專業的同班同學。

看起來頗有些順風順水。

然而在畢業後的面試中,許多藥廠都寧可要她那個成績中等的男朋友,也不願意招收她。

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試用機會,對方HR直接在試用結束後告訴她:

「你的工作能力沒有問題,但是公司這邊希望你能承諾,5年之內不能要小孩,否則對公司的負擔太大了。

很多公司的HR似乎都有個潛規則,未婚有穩定男朋友的不要,因為很容易結婚後就回家當太太;

已婚未育的不要,因為很容易入職不久就休產假,產假結束後就辭職;

已婚並且有一個小孩的不要,因為會記掛家裡,不能安心加班,還有可能去生二胎;

已婚有二胎的也不能要,因為年齡有些大了,不太好培養……

總而言之,在求職者各方麵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能選男性就不要選女性。

除非女性真的特別突出,特別適合這個崗位。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富養女,就應該對女兒一味寵溺,更不意味著女兒可以在家靠父母,長大靠老公。

人生在世,唯一拿不走的不動產就是自己的本事。

競爭很殘酷,但父母必須讓孩子參與進去。

養育女孩,一定要給女兒必須的壓力,告訴女兒,無論何時何地,你需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不要因為是女兒就降低要求,一定要給女兒骨氣、勇氣和自信,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當陳舊的觀念讓你身處弱勢的時候,出色的成績和紮實的業績,才是可以爭取到話語權的武器。

家庭,還沒對女孩平等

我們需要給女兒更多尊重

去年有個「女德」班很火,主要觀點是「女人要守婦道」,「貞操是女人最好的嫁妝」,「服從丈夫,要打不還口罵不還手」。

這種觀點當時受到了很大的爭議,多數人都認為這是封建糟粕。

然而同樣是新世紀,這種骨子裡把女人當成男人的附屬品,家庭的附屬品的觀念,卻依然在通過其他的形式表現出來。

例如網友在北京民政局拍到的宣傳展板:

例如佟麗婭的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公開給的祝福是:嫁到人家,就好好伺候伺候丈夫和公婆。

當然,父親讓女兒多幹活,也許還只是客套話,但「成為我們家的兒媳,就必須給我們家生兒育女,不管我兒子干多干少,你必須要能幹活,不能懶」的這種觀念,在中國絕對還是司空見慣。

我們國家的傳統觀念里,女兒一旦成為了別人的媳婦兒,很多事情就進入了另一種「潛規則」。

在家庭,她們似乎天經地義般的應該承擔更多的家務,應該給孩子更多的照顧。

如果一定要有一個人放棄事業來管理好家庭,那麼極大機率,這個人應該是女方。

作為女孩子的父母,我們很難去改變這個整體的大環境。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教育,來讓我們自己的女兒面對不平等,有更多的底氣去爭取。

我們要給女兒一個充滿愛和尊重的家庭。

告訴女兒,無論何時何地,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底線和自己的尊嚴。

父母的相處模式,會成為女兒學習的榜樣。

如果父親尊重母親,母親關愛父親,女孩子就會有足夠良好的感知能力,知道怎樣被對待才是正確的,怎樣被對待是一種冒犯。

女兒有了這種感知的能力,才不容易被瑣碎細小的事情所牽絆,也不至於被一段不良的感情所圍困。

獲得尊重和幸福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養男孩不易,養女孩更難。

小到防擦傷防騷擾,大到防誘導防歧視,每一步,都需要父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但是我們現在做的越多,我們的女兒將來面對的環境就越好。

希望每一個女孩,都能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

關注成長樹微信公眾號:chengzhangshu9

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分享他們的育兒經驗,教育心得。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養女兒,註定比養兒子更辛苦?

文 | 小樹媽媽朋友圈這兩天經常看到一篇來自新京報的文章,叫做《大數據告訴你,中國人有多想生男孩》,我特別注意到裡面提到了一個數據:2017年11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年全球性別差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