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自己從哪裡來,別再這樣回答孩子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育兒經#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對孩子來說同樣如此。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實踐自己證明自己的過程。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的做法在破壞和干擾孩子的自我認知。

比如,一位朋友說了自己跟孩子的一段對話:4歲女兒不明白媽媽的肚皮上為什麼有道疤,她這樣給跟女兒解釋:醫生在媽媽肚子上開了一刀,然後把你取出來。

結果小傢伙想了一會兒,很認真地問媽媽:你為什麼要吃我?媽媽被問懵了!

從這個親子對話中,也可以看到的一點是:孩子對自己從哪裡來開始感興趣了,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過生命教育了。

這其實是孩子自我認知的一部分,孩子的疑問得到解答,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

小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很多父母或不好意思進行科普教育,或覺得孩子不懂,或敷衍孩子。

據說100對父母中,有三分之二都曾用「你是撿回來的」或「充話費送的」之類的話,傷害過孩子的小小心靈。

我小時候也是熊孩子,常愛逗老妹的一句話就是,你是爸爸媽媽撿回來的,家人都樂呵地看著我逗妹妹。

直到某一天妹妹生氣地說我要離家出走,去找我自己的爸爸媽媽,並真的背上自己的小書包開始離家計劃,家人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好說歹說才安撫好小傢伙。

後來妹妹告訴我,自己童年一直覺得相信是撿來的,很傷心,很害怕,為此,她一直很自卑。


其實,說來,關於孩子出生的問題並不難回答。

在孩子幼時越是大方而科學地告訴孩子,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講出來,比如藉助種子發芽的故事,或藉助繪本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了相愛,有一天,想要個寶寶,爸爸就給了媽媽一顆小種子,小種子在媽媽溫暖的肚子裡慢慢生長,長大後到醫院讓醫生給取出來,你就出生了。

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果,是備受期待和祝福降生的,這就是在孩子心中種下自信的種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生二胎前,你有考慮到這幾點了嗎?

自從二胎開放以來,好多父母選擇生了二胎,大部分父母都已經是到了30歲。在考慮生二胎前,大多數父母都是因為擔心一胎一個人的童年孤獨,擔心老了以後只有一個孩子來負責照顧,為了減輕一胎的壓力。可是,...

二胎不二胎,你準備好如何與大寶溝通了嗎?

自從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後,去年一年,我真切感覺到,我身邊近一半的朋友和同事,不是在生二胎,就是在懷二胎,不是在懷二胎,就是在準備懷二胎。我是一名心理醫生兼鋼琴老師,我總能聽見我的學生家長和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