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

不完全真相:毫無疑問,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外部環境的綜合影響,家庭環境、親子關係等都會成為改變孩子性格的不確定因素。

更真實的情況:雖然父母的後天影響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那僅僅是各種影響力的組成部分之一。

而與生俱來的基因的作用,對於孩子的性格差別起到30%-70%的決定作用。

從雙胞胎身上我們不難看出,雖然他們生長在同樣的家庭,有同樣的父母,在同樣的養育方法下長大,擁有同樣的寵物和玩伴,但是他們還是會有不同的外表、神情、性格和愛好。

他們對於從沒有見過的事物有時會表現出極大的反差。

同樣是水從淋浴噴頭中傾瀉而出,可能一個孩子表現出極大的恐懼,而另一個則無動於衷甚至興奮無比。

孩子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樣,像一張白紙一樣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能怎麼辦:孩子不是粘土,不可能按照模具塑造成大衛或者維納斯。

但是你可以通過教育方式來規範他的行為,指引和影響他處理問題的方法。

沒有孩子生下來就喜歡做家務的,但是我們可以教他如何使房間保持整潔。

即使孩子是天生的莫扎特,也需要你給他接觸音樂和樂器的機會,才能激發他身體內的潛能。

不完全真相:從給予孩子安全感的角度來講,父母經常陪在孩子身邊,可以讓孩子知道他們是可以依賴的,他可以隨時從父母那裡得到照顧。

這對孩子很有好處。

更真實的情況:孩子不是不堪一擊的花朵。

他們需要並且完全可以應對外界的環境,而不需要父母不間斷的、無微不至的照料。

專家們認為,父母之外的其他的成年人同樣可以照料好孩子,比如祖父母和細心的保姆。

所以,你不需要一天24小時,一周7天地圍著孩子轉。

此外,你時刻不離的做法,未必能夠換得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依賴感。

在一項測試中,研究人員把年輕的媽媽分為三個組:休了產假後馬上去工作的媽媽,在家工作的媽媽和全職媽媽。

一年後,針對孩子依賴感的測試顯示,孩子依賴程度最低的組是媽媽在家工作的一組。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只要媽媽在屋裡就可以了,無論她是在打電話、敲電腦、在他面前搖晃奶瓶,還是根本什麼都不做。

很多全職媽媽都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家照看孩子,但是一旦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就會「忘恩負義」地把媽媽拋在一邊,興高采烈地享受起集體生活來。

我們能怎麼辦:這件事上沒有非此即彼的簡單答案,每個媽媽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到底什麼樣的方式對自己、對孩子最合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些育兒「偽真理」你用過嗎?

經驗之談或許是錯誤的,被奉為真理的格言也有可能是錯誤的,觀察一下周圍或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導小孩的方式,看看以下5大「偽真理」有沒有在自身上演過?偽真理之一: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不完全真相:毫無疑問,...

孩子性格可塑造?5個育兒偽真理知多少

偽真理之一: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不完全真相:毫無疑問,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外部環境的綜合影響,家庭環境、親子關係等都會成為改變孩子性格的不確定因素。 更真實的情況:雖然父母的後天影響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

5大育兒「偽真理」最毀孩子

經驗之談或許是錯誤的,被奉為真理的格言也有可能是錯誤的,觀察一下周圍或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導小孩的方式,看看以下5大「偽真理」有沒有在自身上演過?偽真理之一:孩子的性格可以塑造不完全真相: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