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 聰明寶媽給你支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制力也是責任感的一種體現,即善於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是人的一種意志品質。

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全,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成熟和完善,因而自制力差。

每個孩子都會從「他律階段」向「自律階段」轉變過渡的,因而需要我們成人給予幫助和協助。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呢?

孩子自制力差的原因

1、父母經常吵架

不和諧的家庭關係使得寶寶長期處於懼怕、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年紀小的寶寶判斷力很差,在看到父母爭吵的時候他往往會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甚至會懷疑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

同時爭吵這種行為,其實是給孩子樹立錯誤的行為榜樣。

孩子很可能會認為,爭吵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而且負面的情緒不需要抑制,只要不高興就可以破口大罵。

2、父母溺愛,把孩子視為家庭中心

溺愛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

現代家庭由於獨生子女的關係,父母往往會把孩子視作家庭的中心,因此只要是孩子想要的,家長都儘可能的有求必應。

這就導致了孩子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的性格。

孩子想要玩具,想要吃糖,只要稍微眼淚攻勢一下,父母就會軟下來答應孩子的要求。

其實,家長應該要堅持自己的意見,讓孩子懂得不行就是不行,撒野也沒有用。

3、不受關注

現如今大部分家長都有自己的工作,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有繁忙的工作,長期如此勢必會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

而如果長時間疏於對孩子的照顧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從小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因而難以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控制能力。

孩子自制力差怎麼辦

1、從「他制」到「自製」

低齡的孩子還不能判斷和評價自己行為的適宜度,這時。

家長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家規」了。

起初。

孩子可能只是粗略地懂得「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即使不理解為什麼,但是習慣成自然。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家規」也應賦予更多的道德意義,要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

但要注意,規矩不能太多,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

2、獎勵已形成的自制力

家長的獎勵可能是孩子堅持的動力。

精神上,家長可以多讚賞孩子。

「你真的長大了,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物質上,家長要注意獎勵不要過於頻繁,不能說「你今天要是能學習一個小時我就給你買件新衣服!」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制力帶有表演性質,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3、家長少發脾氣,做好表率

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太重要了,如果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吵架,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也就變得脾氣暴躁、缺乏耐心。

俗話說的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都是通過模仿大人來習得常識,家長自己的自控力就差,孩子怎麼可能從家長身上學到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因此,家長一定要做好表率。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能立馬對孩子發脾氣,要冷靜地與孩子分析、解決問題。

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會從你的行為中知道原來應該這樣做,然後慢慢的,他自己就會去模仿,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良好的自制能力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輩太溺愛孩子!」你不也是嗎?

相信沒有人想刻意溺愛孩子。但是,什麼行為是在溺愛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是被寵壞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在老一輩看來,他們理解的「溺愛」是:帶那麼小的孩子出國旅行,什麼也記不住,何必呢?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令許多家長頭疼的事,更多時候家長總是在說自己的孩子多麼調皮、多麼不聽話、很難管教,但總是很難找出其中問題的根源在哪,今天來探討一下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到底有多大。

哪種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惡劣?謹防七類爸爸

[閩南網]家長以身作則才能養育出健康的寶寶,這裡說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孩子長大後的怪異行為以及恐婚、性格怪癖,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凡事有因才有果,作為父親,要以身作則才能在家樹立良好的氛圍。...

孩子脾氣暴躁的幾個原因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現在很多孩子都生活在獨生家庭,生活條件優越了,脾氣也「大爺」起來。這類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不合心意就摔東西,家裡的「小皇帝」尊稱並非浪得虛名。孩子從小脾氣暴躁,對其的成長和人際關係都是不利的,而...

不要再給孩子做壞榜樣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大多數孩子的第一個崇拜對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父母要以身作則才能正確的教育培養孩子。孩子長大後的奇怪性格不可能是平白無故的,肯定是受到別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