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會正確讚美孩子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調查發現,關於讚美孩子,家長們的做法往往兩極分化:要麼毫無原則地對孩子的種種行為加以讚美,要麼擔心孩子飄飄然寧願吝惜讚美甚至打壓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多讚美孩子,國家的未來就會強大。
」美國總統歐巴馬經常會主動與女兒交流:「今天我有沒有讚美過你?」讚美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力量和自信快樂成長。
由此可以看出讚美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讚美、表揚不僅可以使孩子自覺地將事情做得精益求精,而且可以拉近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使親子關係更加和諧親密。
可是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對孩子的讚美常常是不科學甚至是無效的。
對於眾多不懂得「親子讚美哲學」的家長來說,「非常棒」、「真聰明」成為他們的口頭禪,這種讚美並不能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屬於籠統的讚美,反而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
因此家長在讚美表揚孩子時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 家長在讚揚孩子時,要直視孩子的眼睛。
讚揚最需要的是真誠。
在讚揚孩子的時候,父母的眼睛看著孩子的眼睛,會更加有助於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誠的稱讚。
2.
不要對孩子的人品、人格進行讚美,而要讚揚孩子的某些行為。
例如我們常聽到家長表揚孩子說:「把玩具收拾好了,你真是個好孩子!」前半句話是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的,而後半句話則是籠統模糊的人格評價。
對於「好孩子」這樣的讚美,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甚至會錯誤地認為「因為收拾了玩具所以才是個好孩子」,「如果沒有收拾玩具就不是好孩子」。
從小就一直聽著「好孩子」「你真乖」長大的孩子,心裡承受著必須做一個好人的強大壓力。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儘量壓制自己的想法,順從他人的意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感到缺少關愛,找不到快樂,進而心生不滿,形成不夠健康的性格。
「把玩具收拾好了,你幫媽媽做了家務,媽媽就有休息的時間了,謝謝你!」這樣說出讚美的話,不僅能夠有效地推動孩子的良好行為,而且不會產生副作用。
專家表示,最為理想的親子互動方式是家長們用就事論事代替籠統稱讚,在表揚之後再與孩子一起進行回顧總結,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無論如何不要吝惜你的讚美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他們關心「要不要稱讚孩子」比「怎麼稱讚孩子」還要多,往往是出於擔心孩子變得更驕傲。
其實,無論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該稱讚孩子的時候,不要吝惜你的讚美。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我們需要給予更多的肯定,比如,內向的孩子在做某件事時,因為害怕犯錯會關注大人的反應,這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家長這時一個眼神對孩子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
2. 用就事論事代替籠統稱讚
身邊的家長,是不是動不動就讚美孩子「你好棒」、「真厲害」、「真好看」?讚美重在有技巧、有耐性,這種為了稱讚而稱讚的行為在家長中最常見,在孩子看來是不走心的表現。
就事論事地讚美,是最基本的原則。
具體如何操作?就是先提及孩子的行為,再稱讚,比如「寶寶你能把球扔出去(行為),真棒(稱讚)!」讚美切記對事不對人,批評同理。
可多讚美孩子通過學習獲得的好品質,比如「有禮貌」、「很努力」,而不是讚美天生的優點,比如「很可愛」、「真帥氣」等,想培養孩子哪方面的品質,就多讚美哪一方面。
3. 表揚之後進行回顧總結
在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及時表揚,事後再與孩子一起回顧,針對事件中的不足與孩子進行討論,讓孩子學會自我批評,提醒孩子關注他人的閃光點,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我批評、欣賞他人的良好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表揚和批評都要前後一致,孩子才有可能建立起更明晰的是非判斷準則。
4. 大方接受外人對孩子的讚美
外國人面對外人對孩子的稱讚,家長多數是大方地說「謝謝」。
傳統的中國家長性格內斂,很多時候別人稱讚孩子時,還會說「哪裡哪裡,其實他沒有那麼棒」。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大方接受外人的稱讚,事後再跟孩子一起回顧,讓孩子分享如何看待他人的讚美,並進行正確引導,這是一種重要的親子互動。
5. 讚美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有所不同
0-6歲的孩子需要家長更多細緻化、具體行為的稱讚。
隨著孩子慢慢成長,家長的稱讚要更有技巧,重在欣賞和發覺孩子的亮點,通過稱讚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甚至稱讚之後還可以平等地聊聊不足。
有些家長怕對孩子的稱讚過頭,寧願不稱讚,甚至打壓孩子,極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添加「麼麼親子網」微信平台(微信號:enmuopt)我們每天上午都會準時給發布最貼心的孕知識和開心又好玩的資訊,回復各種數字還有好聽的童謠哦!每月都會有一些商家合作免費親子活動.
夸孩子的時候不要輕易說「非常棒」「真聰明」
對眾多的家長來說,誇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但誇獎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只有誇獎的方式合適才能更好幫助孩子。父母的籠統讚美,反而會增加孩子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