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職場掙錢,還是在家帶娃?你怎麼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小寶貝的到來讓一個家庭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只是過不了多久,在初為父母的喜悅之餘,總會被一個難題困擾:媽媽產假過後孩子誰帶呢?長輩還是自己?如果媽媽全職在家帶娃,那麼爸爸一個人掙的錢夠家用嗎?如果媽媽爸爸都去上班,長輩帶孩子和年輕父母的育兒觀念又不統一怎麼辦?這個問題想必寶寶出生後都困擾著每個家庭。

很多媽媽都是選擇產後回到職場繼續工作,但也有少部分媽媽會為了孩子放棄事業來全心全意的照顧寶寶,做一個全職媽媽。

許多育兒書籍都說,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是最重要的,最好是自己帶娃。

因為這三年,孩子的成長、發育、性格等都是培養的關鍵期,將影響一生。

父母們應該多花時間和精力,陪孩子度過。

如果不帶孩子而選擇去上班,做母親的總覺得對孩子有虧欠。

如果選擇陪孩子的媽媽,恭喜你!

你有足夠時間可以陪伴他身邊,從他的抬頭、翻身、學爬、學走路,每一個見證他成長的時刻你都陪在他身邊,想想就是莫大的幸福。

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的赫特·爵斯調查發現,產後的英國母親有17%成為半就業者,19%脫離工作。

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不到10年的時間裡,美國「全職母親」的比例增加了15%。

到了2004年,有22%的高薪、高知女性選擇了回家看孩子,1/3獲得MBA學位的美國女性決定回家相夫教子。

美國專家表示,母親的高教育程度和雙親家庭、高質量的幼兒照料機構一樣,都是孩子早期成長的關鍵因素。

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對育兒知識的領悟能力較強,也更能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加健康的成長空間。

有項實驗:把幼小的猴子和母親隔離開來,並給小猴子的籠子裡安裝了兩個假媽媽。

這兩個假媽媽,一個是用鋼絲做成,胸口上放了個奶瓶;另一個用絨布包裹,但沒有放奶瓶。

令人沒想到的是,小猴子只在特別餓的時候,才會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然後又飛快地跑回來緊緊抱住絨布媽媽。

如果按照「有奶便是娘」的道理,小猴子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又是十分正常的,因為絨布媽媽是有溫度的,是溫暖的,柔軟的。

殘酷的是,這些猴子長大後,不僅不能融入正常的族群生活,性情冷漠,更是拒絕與任何同類相處、交配,有的即使懷孕,對生下來的孩子也非常冷漠,甚至出現殺死自己孩子的情況。

這個實驗有點殘酷,但研究揭開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只是餵飽孩子是不行的,是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和存在,孩子才能得到安全感、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何養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都是自己說了算。

有人說當全職媽媽太爽了,可以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不用朝九晚五的上班,沒有領導的批評和指責,平時就是帶帶娃而已。

但是獨自在家帶娃也不都是愉快的。

作為家庭主婦,每天都得一個人帶娃,和外界交流減少了,媽媽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感。

獨自在家帶孩子難免疲勞、孤獨、抓狂、無助,單調的生活圈子可能增加與丈夫溝通的困難,這些體驗對每個媽媽來講都不愉快,而且孩子也可能因你的情緒變化遭受影響。

最重要的是,等孩子長大了以後,媽媽們想要融入社會時,可能大多數人在短時間內都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節奏和生活圈子,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很大的影響。

全職媽媽必須要保持良好心態,合理地安排時間,有選擇地參加一些親朋好友的聚會或社區活動。

隨著教育越來越倡導示範作用,在孩子0~3歲時不妨做一個全職媽媽。

這對於媽媽們今後重新就業是個極大的挑戰,但孩子這個時期的情商教育將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為了將來能順利「回歸」社會,這個時期的媽媽們一定不能放棄給自己「充電」,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被落下,也應該儘可能保持進取心和學習習慣,保持獨立的能力和良好的精神狀。

如果選擇返回職場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媽媽,恭喜你!

因為你能夠在帶孩子之餘,擁有自己的小空間。

也有時間去打理自己的朋友圈,也可以保證自己依然享有獨立的經濟能力。

比起全職在家帶娃,你能通過工作,體驗到自己的個人價值,可以有時間讓自己的整體狀態更好,並且在處理婚姻關係和家庭關係時,你能夠更有信心,更有話語權。

但是除了自己的發展,你的孩子如何養就不能由你說了算了。

但如果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他們育兒的方式和你的育兒觀念可能會有所衝撞,那麼這樣下來,你們可能會產生分歧、發生矛盾。

1、婆媳育兒觀念的不同

由於教育程度、生活閱歷、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兩代人之間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教育小孩中也難免會產生分歧,如孩子想吃零食,父母認為吃多了會不好好吃飯,老人就背著父母給孩子吃,父母難免忍不住抱怨幾句,這會讓老人覺得、委屈,慢慢的也就不想照顧小孩了。

2、老人生活質量的提高

現代社會,老人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廣場舞的興起,更是為老人提供了高質量的娛樂活動,還有一些老人,退休後會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如釣魚、打牌等,或者是外出旅遊,他們不想讓小孩束縛住自己的手腳,想要一個輕鬆、歡樂的晚年生活。

3、身體條件不允許

老人都喜歡自己孫子孫女,但是由於身體的原因,如老人有腿疼、腰疼等情況,或者是年齡偏大,在照顧小孩方面常常顯得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小孩調皮、貪玩、到處跑,老人常常是跟不上,但是放任小孩一個人到處瘋玩,又不放心,生怕磕著碰著。

再者,老人帶娃可能因為隔輩親的原因,一味地寵溺孩子,反而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那麼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習慣等如果讓你不太滿意,此後你就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給孩子糾正。

這也是一些請老人帶孩子的家庭可能會付出的成本。

其實無論選擇上班,或者是決定在家帶孩子。

不管哪種選擇都會面臨一定的得與失。

可最重要的一點是「陪伴」,其實應該放在「伴」,就是要以夥伴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才算是陪伴,而由於「手機」、「工作」、「社交」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往往在陪孩子的過程中只做到了「陪」,而忽視了「伴」,哪怕是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可能看手機的時間也會比跟孩子聊天的時間多,就更別說在家裡陪孩子玩,吃飯的時候。

二是陪伴質量的問題,高質量的陪伴應該是從孩子的興趣和成長出發,讓孩子發揮「主角」的作用,家長應該輔助孩子做好「配角」,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生活和成長。

上班的媽媽們愧疚於不能全天候陪伴孩子,而全職媽們又痛苦於不能給寶貝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

與其虐心糾結,不如坦然接受自己選擇的,不焦慮,不自責,堅信自己已經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了孩子最好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