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期|孩子挨了打/打了人,家長該如何介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校園欺凌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任何一個孩子都可能遇到。

回想我們小時候,班級里就兩種人,一種是欺負人的,另一種是被欺負的。

自己的心肝寶貝受到了欺負,究竟怎麼處理才好?

我們回到問題的核心:孩子被欺負的事,假如能解決,你希望達到的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應該不是「這件事情風平浪靜過去就好」,也不是「那個討厭的熊孩子不打我家小孩了就好」。

我們最希望的,應該是「以後任何人第一眼孩子看見我家孩子,就沒有想欺負的慾望」,才對吧!

教孩子忍讓能達到這個目的嗎?不能。

一味忍讓,只會讓欺凌者覺得你好欺負,從而得寸進尺。

教孩子還手能達到這個目的嗎?很遺憾,也不能。

即便你家孩子還了手,產生了威懾力,那也只能保證打人的孩子從此收斂,卻不能保證你家孩子換了一個環境之後,不受其他人的欺負。

成為一個別人看上去就不想欺負的人,只有兩種方法,要麼變得強壯自信,不怒自威,讓人看了就覺得不好惹;要麼變得人見人愛,我見猶憐,讓人看了就自動繳械。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

不過,即便再「不怒自威」或者「我見猶憐」,一定還會有被欺負的時候。

那麼,就要學會反抗。

反抗,不是為了泄憤,而是為了讓人知道,「我是會反抗的,我不會任人宰割」,是為了讓欺凌者知道欺負你是有後果,再他們下次再想欺負你的時候,就會有所忌憚,要先想一想。

為什麼很多成功擺脫了校園欺凌的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卻說,其實當時沒有完全贏過對方,可沒想到對方也收斂了?因為反抗這件事,本身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我們只要讓對方意識到,這麼做是有後果的,就好了。

這「後果」,無論是「打了ta我就會被打(你把欺負你的人揍了一頓)」,還是「打了ta我會被其他人找麻煩(你媽你爸或者你哥你姐把人揍了一頓)」,還是「打了ta我就闖禍了(你被揍之後哭鬧不止,所有人都來幫你懲罰ta)」,都是讓人害怕的後果。

惹你一次,知道你惹不起,以後就不再惹你。

有些孩子,你告訴ta要反抗,ta也不敢去,別說還手了,就連罵回去都不敢。

為什麼?因為缺乏安全感。

被欺負了沒有不難過的,都想反抗的,但是有些孩子反抗之前會想很多:

「我這麼做了,是不是就不是好孩子了?我這麼做了,我會不會被找麻煩?我害怕。

孩子會自動地這麼想。

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你是允許的ta反抗的,不但允許,你還站在ta這邊,做ta堅強的後盾,讓孩子知道,出了再大的事,有你在呢,不用怕。

>> 然後有幾條原則

1. 別人不欺負你,你不可以先欺負別人。

2. 如果被欺負了想反抗,必須立即反抗,不得事後報復。

3. 關於反抗:如果別人先動手,你才能動手,如果別人只是動口,你不能先動手,只能動口,以免被對方抓到把柄。

4. 假如還手的話,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地打。

5. 假如對方只是動口,先看是不是誤會,是誤會就把話說開,假如不是誤會是故意的,那再想如何反擊。

6. 假如你發現老師幫你解決,那麼最好找老師解決,不要親自反擊。

7. 儘量自己解決,實在搞不定的話,還有爸爸媽媽。

不要要求孩子在被欺負之後還要保持優雅,去感化對方。

教育對方孩子是熊孩子爸媽的事,要求孩子感化對方,要求實在太高了點。

有些家長會沉不住氣,帶著孩子去教訓對方。

這樣做,是可以的。

年齡太小又太膽小的孩子,家長確實有必要做到這一步,讓孩子覺得有靠山。

但是,孩子之間的恩怨,總有一天要孩子自己來面對,家長不可能跟在屁股後面一輩子。

更何況,等孩子再大一點,家長自作主張地出面幫忙,孩子反而會覺得沒面子。

孩子的成長也只能靠自己。

不論是成長為一個「不怒自威」的人,還是一個「我見猶憐」的人,成長,只能孩子自己來完成。

家長能幫上什麼忙?

1. 帶孩子多去室外活動,讓孩子參加各種跑跳攀登打球等活動,鍛鍊孩子的膽量。

爸爸帶,效果會更好。

2. 讓孩子學習跆拳道、防身術等格鬥機能。

不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打人,而是遇到欺凌不再怕,被打的時候也更會躲,最重要的是,身體看上去會強壯一些,看著就覺得不好欺負。

3. 培養孩子勇敢自信的心理品質,氣場強大了,即便身軀羸弱,也是不怒自威。

4. 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有同理心,更有趣,成為受人歡迎的小夥伴。

讓更多的人想要親近,而不是想要欺負。

即便受到欺負,也會得到更多小夥伴的幫助。

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到孩子?

一定要根據自家寶貝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文中分析的是常見的情況,如果想得到更有針對性的幫助

請移步【成長保】公眾號(ID:czbqinzi)。

成長保,解決家長的N+1個困擾。

全國最大的親子諮詢平台,聚焦3——9歲孩子的心理發展,提供輕諮詢和問診的服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