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回家第一句,請跟孩子這麼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貝們上學也有一段時間啦

每天放學回家以後

作為家長,你們是如何進行對話的?


孩子放學回家後,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句話往往問的是孩子吃、穿等生活情況,其次就是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

少數家長甚至會像偵探一樣,詢問孩子老師有沒有打人或凶人。

事實上,問什麼話反映的是大人的生活態度,而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會把孩子向正面或反面的方向引導。

高情商的爸媽,在孩子放學回家後,都跟孩子聊了什麼呢?


1

放學後你問孩子的第一句話

會將決定他們的一生


請試試這類正面的問話:

今天你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了?

你今天開不開心?

跟小朋友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你的好朋友是誰?你覺得他身上有哪些優點?

跟媽媽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兒!

父母這樣詢問,可以讓孩子輕鬆講述一天中的所見所聞,並把歡樂同父母分享。

積極向上的問題,讓孩子頭腦中總是帶著對上學的美好,孩子自然會喜愛上學。



拒絕這類負面的問話:

今天哭了嗎?

有沒有吃飽?

今天有人欺負你嗎?

老師凶不凶?批評你了嗎?

父母這樣的詢問,總是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壓力。

潛意識裡認為上學是不愉快的,覺得上學確實不如家裡好,因而會產生厭學心理。

不說會讓孩子對老師產生偏見的問話:

總是搞得髒兮兮,這老師真是!

怎麼臉劃破了?老師真不盡責!

磕破嘴巴了,老師怎麼看的孩子!

這樣的詢問,側面告訴孩子,自己受傷或遇到不愉快都是老師或別人的責任,父母這樣的抱怨,也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為人處世。

2

孩子在學校遇到的事情

讓孩子獨立去面對

和同學、老師相處時,孩子們總會遇到摩擦和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有的孩子憋在心裡不說,有的孩子躲在家長背後,讓家長去為他「討個公道」,這都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爸媽需要讓孩子知道的是,他們永遠不能在大人的庇護下成長。

尤其是在學校遇到比如跟其他同學打架、因為玩鬧摔倒磕破等一些小傷的情況,家長不要一味指責老師或者打架的孩子,問清楚孩子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誰做的不太恰當,並放手孩子獨自去化解矛盾。



幫孩子解決,不如教給孩子解決事情的方法。

3

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怎麼辦?

先去理解孩子

我們也曾經上過學,「不想上學」這種負面情緒很容易發生。

當孩子向我們吐露「不想上學」的心聲時,說明孩子信任我們,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孩子的感受,與之好好交流。

有的家長一聽孩子說不想上學,當即就一頓數落和打罵,弄得孩子都不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就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再問清具體原因

孩子不想上學,一定有不想上學的理由。

所以,要耐心詢問孩子不想上學背後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孩子遇到學習困難和學習壓力而導致厭學,那家長想想辦法給孩子好好輔導,陪孩子一起攻克學習上的難題,讓孩子重獲信心;



如果是因為孩子跟同學的關係不佳造成厭學,那家長可能要從孩子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或溝通方式有問題。

這個時候一定要客觀分析,讓孩子找出自身的毛病,加以改正,改善與同學之間的關係。

家長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永遠是孩子的聽眾和粉絲。

無論在學校遇到什麼事,儘管可以和父母說,父母會耐心傾聽你的問題,不會責怪你,永遠是你的後盾。

(文章轉載於公眾號:101學習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放學回家,父母第一句話一定要這麼說!

【情景重現】剛放學的玲玲在學校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媽媽,她一看到媽媽走過來,就嘟起了嘴吧一臉委屈。媽媽故意忽視孩子的表情,笑著問:「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呀?」玲玲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跟媽媽描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