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中,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未經孩子王育兒顧問授權嚴禁轉載,歡迎點擊「關注」訂閱本號】

每個寶寶剛出生時都是小天使,潔白純凈的他們,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長大。

孩童的世界猶如一張白紙,在早期培養教育中,父母所主導的家庭教育就是畫紙上的第一筆,相當重要。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充滿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應得到保護,但家長既要做到適當的行為約束,又要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該怎麼做呢?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陳會昌教授提出兩顆種子和諧發展的觀點,很形象生動地說明這個問題應如何處理。

自我控制

所謂自我控制就是按照規則做事,能夠按照外界的要求調控自己的行為。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按良好的家庭規矩做,如按時進餐和睡眠,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做有危險的活動等。

在社會任何地方,都有必須遵守的秩序和原則。

寶寶在家和幼兒園中也是一樣,這種遵守社會團體規則的能力,就是社會適應力。

寶寶從多大開始培養社會適應能力呢?答案是8~10個月。

當孩子要吃東西或要人抱時,父母要讓他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到滿足,教會他在此之前只能等待。

如果孩子哭鬧,而父母不耐煩了,立即答應他的要求,孩子就會學會只要一哭就可以達到目的;如果父母不答應要求,他就一直哭鬧到父母答應為止。

這樣就不可能培養出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性,而且會使他養成任性的壞習慣。

教會孩子控制不正確的行為,諸如打人、搶別人的玩具或食物等,這是培養孩子社會適應能力最重要內容。

遊戲是幼兒學習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遊戲的順利開展和進行中,孩子將自然而然接納各種行為規範的約束,並遷移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中。

和小夥伴玩時,要互相幫助,在幼兒園學會和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有禮貌地借用玩具,並按時歸還。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通過讓孩子觀察和參與一些父母的日常家務勞動,從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建立有序的生活規則,如先洗手後吃飯,先收拾玩具後出去玩等。

這些小事都是培養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起點,以後孩子長大了在學業上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有什麼樣的自我控制力。

獨立性。

這種獨立性起源於人的內在興趣、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而這種內在興趣在人剛出生的時候就有了,表現在各種事情上。

比如,嬰兒對周圍事物、聲音、顏色,還有周圍的人表現出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這種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孩子智能發展的第一個原動力。

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是促進智能發展的第二個動力。

孩子1歲以後開始有了獨立的能力,嘗試著自己做些事情,從這時開始注意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很關鍵。

比如在家中孩子摔倒後,家長不要大驚小怪,馬上把孩子抱起來,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應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再比如自己用勺吃飯,自己穿、脫衣服,學著洗手、洗臉等,如果孩子做不好,家長要加以引導,先教他做容易的,必要時給予幫助,使他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意識到自己的力量。

千萬不要挫傷孩子獨立性的萌芽,使他們養成一切依賴於別人的習慣。

性格的形成與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人的一生,但在3歲前,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會給寶寶的性格塗上一層底色,這層最初的色彩甚至影響今後一生的性格色調。

希望每一位爸爸媽媽在家,既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讓他遵守一些規則和紀律,同時又不壓抑他的個人興趣,讓寶寶心中這兩顆自我控制、獨立的種子和諧發展。

專家支持:孩子王&雅培 邀請育兒專家鮑秀蘭老師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只需做到這4點

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服務的能力等獨立能力,以便將來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孩子為什麼依賴性強?換個角度來看,...

育兒分享: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缺乏獨立意識,既會影響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也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獨立性差,父母該怎麼辦?3-6歲的兒童心理發展的主要任務是養成主動性和獨立性。父母應該好好利用這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