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起跑線不如別人時 我們的孩子要如何突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香港的媽媽,把孩子的起跑線定在了射精前。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引起多少媽媽的焦慮。
似乎孩子們的人生,都有一條這樣子的起跑線,誰在前面領先了,得到更好的社會資源,最後必定勝利。
最近,有個日本幼兒園小女孩的滑步車比賽視頻被瘋轉了。
小女孩開局失利,因失誤落在了最後,然而她按照自己的節奏,拼盡全力一路追趕,最後穩穩地奪得了冠軍。
這個小女孩告訴了我們:輸在起跑線,不等於輸在終點線;既然起跑線不如別人,那就更應該努力。
這個視頻在人民日報的微博上獲得了一千多條的評論,而點讚數較多的留言關注的重點,都不約而同的停在了中國家長和幼兒園教育上。
中國的幼兒教育和日本有著很大不同,日本小孩常年穿著都是短裝,而中國的小朋友卻是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側面也反映了國家文化的不同,教育理念的迥異,各有其優劣點。
島國的幼兒園教育,不僅是滑步車這種激烈的比賽,還有已經成為幼兒園傳統之一的冬季的「裸跑」。
據日本富士電視台報導,此前熊本縣舉行了一場幼兒園兒童的路跑比賽,當天的氣溫只有4攝氏度,孩子們卻都只穿著短褲,赤裸上身,在嚴寒的天氣中「裸跑」。
不少孩子被凍哭,跌倒,但是他們都在家長和老師的鼓勵之下繼續堅持,再次被日本小孩子的小身軀裡面的毅力上了狠狠的一課!「裸跑」這一活動是帶有爭議性的,有人認為這樣的方法可以鍛鍊孩子,增強孩子的體質和意志,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方式太不人性,會對年幼的兒童造成損傷。
提及日本的幼兒園教育,不得不聯繫起日本的地理位置、國情。
我們所熟知的日本,除了經濟發達之外,它更是一個四面環海、資源匱乏、多災多難的島國,在如此先天不足的地理條件之下存活的民族,更需要一個強大的身體和精神。
而為了培養這種強大的身體和精神,他們選擇了在幼兒教育開始,鍛鍊他們的孩子。
相比起中國幼兒園和家長把精力集中在外語、藝術學習上,日本幼兒園教育更樂於鍛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逆境中的生存能力、鑄造孩子堅韌不拔的精神。
1、對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的培養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
那些各種大大小小的包都由孩子們自己肩背著手拿著。
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日本家長認為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而鍛鍊孩子的責任感和吃苦能力。
日本王室接送小公主上下學
對於2-3歲的孩子,每天都要重複那麼一套換衣程序,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從不伸手幫忙。
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
每天到幼兒園後,孩子換衣服、放聯繫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
從兩三歲開始的訓練,讓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情的習慣。
2、從小開始鍛鍊孩子頑強的意志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裡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
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拚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剛入園的時候,三天兩頭就凍病了。
而日本媽媽說起這事,答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就是讓他們得病的啊。
」日本的父母從小就不讓孩子多穿,目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
3、教育重點不在知識 而在於「笑」和「感謝」
幼兒園似乎完全不重視孩子們的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
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學、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了。
被問到幼兒園到底教什麼?答案卻只是——教孩子們學會笑眯眯和說謝謝。
雖然沒有多少知識性教育,但是孩子通過綜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樂、美術、閱讀等方面有更大的進步,這的確很令人出乎意料。
對比日本的幼兒教育,更多地在人格、綜合能力上對孩子的塑造,我們的幼兒教育更多地關注知識性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自然人變為社會人,學會認知、做事、合作和生存。
教育就是社會化成人與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妥協和對抗過程,通過寓教於樂與嚴格培訓的方式,將更為優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傳遞給孩子,鑄就孩子完善的社會性格和整個民族的個性。
幼兒教育,應重在培養孩子的基本能力,讓孩子學會自理、自立、自己面對挫折、跌倒,在人生的長跑中面對挑戰時,才能擁有應對的能力。
孩子的挑戰,只能他一個人去面對,父母這位旁觀者,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面對各種未知挑戰的能力。
【完】
孩子在五歲之前應該接受什麼樣教育?
當孩子在五歲時候很顯然還沒到入學年齡,只能接受學前教育,也就是幼兒教育,這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需要大腦開發,全面發展的,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全面發展父母應該學習一些適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