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的母親對家庭的毀滅性(強烈推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在觀看「美國連環殺手紀錄片」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很多的變態殺人狂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成長背景:要麼是出自強勢的單親母親家庭,要麼是出自暴虐的父親之手,要麼就是從小生長在暴力的家庭環境裡,這讓我很好奇,於是上網搜索幾篇有關的文章編輯到一起,希望對同學們將來的家庭和擇偶有個積極的引導。
媽媽越強勢,兒子懦弱女兒霸道
強勢女人不等於女強人。
我們所說的強勢,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業上。
很多女強人工作中是「鐵娘子」,回家就變「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
比如在一個財經節目中,嘉賓和俏江南的董事長張蘭對過話,嘉賓問她事業那麼成功,會不會給另一半帶來壓力?她的回答至今讓人印象頗深,她說:「每次一回到家裡,我第一件事就是換下職業裝,換上家居服,馬上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放得越低越好。
讓丈夫和孩子絲毫感覺不到我是什麼董事長,女強人,我在家裡只是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
」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特別喜歡在家裡說一不二,我們把這種在家裡喜歡做「女王」的妻子稱之為強勢女人。
曾經一本書《女人不狠地位不穩》中專門用一章論述過,女人越強勢,丈夫會很有壓力、夫妻不和諧、甚至丈夫有外遇的幾率高,因為丈夫在你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只好到外面的女人那尋找安慰。
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目大家就能發現,家庭里女人過於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一個健康的家庭父親的角色舉足輕重,甚至是起決定作用的。
我們常說丈夫、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不僅僅是指男人負擔這個家的經濟,而是在家庭起主導作用,否則,父親缺失或者父親軟弱,大權旁落給母親,這就跟兒子、女兒的心態造成非常嚴重的不良後果。
心理諮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
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係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並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跟她女兒的關係中。
如果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女兒總是看到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的情緒,女兒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轉移到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總是莫名其妙的對男友或者老公生氣。
在心理諮詢中,遇到有個女性她就是典型的急性子,總是無緣無故沖老公發火,後來在一次聊天中,問起她的父母關係,原來如出一轍,她母親跟她脾氣一樣,也喜歡對她父親嚷嚷。
中國有句老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這種父母認同心理,暴虐的父親必然有個暴虐的兒子,愛嘮叨的母親必然會培養出愛嘮叨的女兒,我們總是這樣在不經意之間充當兒女的榜樣,塑造著兒女的性格,並影響著兒女的心理成長。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無條件認同,那兒子呢,則會出現另一種情形,那就是無條件逃避。
對此,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賦予權威性,整天對著家裡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
」因為,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於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於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強悍的妻子,必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她越指責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兒子也就越懦弱。
心理諮詢發現,大凡是那種強悍的母親,培養出的不是強悍的兒子,反倒多數是軟弱甚至沒出息的孩子,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也比比皆是。
武則天夠強悍吧,奪取了李唐江山,自己稱了帝,可她幾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懦弱,一個比一個平庸,她的一個兒子唐中宗李顯,只是個唯唯諾諾的應聲蟲,見了母親大氣也不敢出,娶的老婆韋氏偏偏又想當第二個武則天,特別跋扈,可惜只有她婆婆的脾氣,沒有她婆婆的才幹,最後這位平庸的兒子居然給自己的媳婦毒死了,你說窩囊不窩囊?她的另一個兒子唐睿宗李旦只會打躬作揖,面對母親的步步緊逼,直接就閉門謝客,吃齋念佛,最終也沒成什麼大器,反倒是他的孫子唐玄宗李隆基年輕有為,精明強幹,認同了奶奶的豪氣和霸氣,在武則天百年之後,恢復了李唐江山的榮耀,開創了歷史上極富盛名的開元之治。
再說慈禧,也夠厲害吧,聯合恭親王奕滅了託孤的八大臣,跟慈安皇太后一起垂簾聽政。
可偏偏生了個不爭氣的兒子。
同治帝也是個沒出息的主兒,最後逛窯子逛出了梅毒。
同治的性格也很懦弱平庸,他出外嫖娼某種程度上是給母親逼的,因為慈禧對他管教極嚴,對他娶什麼樣的皇后都要橫加干涉,致使他正常的夫妻生活無法進行,只好到外面放縱自己。
有意思的是,武則天也好,慈禧也罷,她們嫁的皇帝都不是什麼敢作敢為雄才大略的好皇帝,唐高宗、咸豐帝要麼是「妻管嚴」,要麼就是沒主見的男人,他們的兒子唐中宗、唐睿宗、同治帝都無一例外繼承了老爸這種「不咋地」的血統。
這就是認同的力量。
約束讓孩子失去自信
孩子情緒不穩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這是什麼原因?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媽媽對孩子的管教,不同於對工作,對上司及下屬。
否則,會為孩子的性格塑造帶來不良影響。
專家分析說,現在社會有種媽媽,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強硬幹練,事業是很成功,因此,她們苛求孩子做最好,一旦孩子沒有做好,就會遭受母親責罵,這種「強勢」情緒嚴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正常發育。
每天早6點半,5歲齊齊已經在唱英文歌;晚10點鐘,樂樂練習鋼琴曲還在不厭其煩地奏響,可生活「充實」齊齊卻整天鬱鬱寡歡。
「這樣情況主要是因母親在家庭中急於實現價值的表現。
」兒童心理專家指出,母親在家庭教育中重要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母親言行,對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維行為方式,起著相當重要的直接作用。
但如何正確地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卻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母親所欠缺的一種技能。
很多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自我價值實現途徑,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養成優秀人才,她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於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
所以,很多媽媽不得不把這種壓力轉移其子女身上,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則在這種種約束中變得沒有自信。
過分苛求事與願違
「現實生活中,媽媽強勢現象很嚴重,後果很可怕。
」兒童心理專家介紹,可以說,嚴厲媽媽都有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痴心,只是因沉緬在對兒女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她才變成個完美主義者。
然而一味要求、打擊孩子,這樣造成孩子心理自卑。
從根本說,是在慢慢毀掉孩子自信心。
要知道,孩子成長動力,來自心理不斷做出自我肯定,過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壓力倍增,有被拋棄的恐慌。
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意識到自己再不合媽媽意,媽媽都無法拋棄自己時,成長動力消失,這個時候孩子就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戀母情結傷害孩子
「我們在臨床發現,很多這樣強勢母親的家庭里,父親角色極少被提起,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注入過多關愛,孩子意識生活中只有自己母親,因此孩子已經6、7歲甚至更大都還與母親同床共眠,甚至在一個被子裡。
」著名心理學專家春鴻表示,父親在家庭中地位基本是缺失,可有可無。
父母雖然都愛孩子,但無意中忽略父親作為,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失個人認同對象。
事實上母親強勢,受其危害不只是孩子。
因從實際交談中,我們常常發現母親更離不開孩子,母親因自己精神生活空虛而將兒子作「替代配偶」,作情感依託的惟一對象,這同樣是強勢母親對孩子帶來心靈傷害。
父親作用別被忽視
「要注意的是這個『強勢』程度,如果是將孩子思考模式、行為方式都強行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我認為這個關係就有些畸形。
」春鴻坦言,這種決策過程不應忽視父親作用,只有雙方積極地參與家庭事務管理,更加關心子女教育問題,夫妻雙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盲目,做出更理智選擇。
就孩子培訓班這事而言,對於子女需不需要培訓班,什麼樣的班等決定,都應由家庭成員包括子女共同商議得出。
3.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男子氣
現在的母親,有許多是非常能幹的。
在統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親的意志和領導。
這樣的結果,是使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於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
於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於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
現代的母系家庭,母親是家人的中心,占家庭的統治地位,擁有家庭所有重要事件的決定權,甚至是生活中的瑣事,都事無巨細地加以規定和要求,並要求家人服從其意志和決定。
母親相對的強勢,多是因為母親認為父親懦弱無能,這直接導致母親在生活中,基本不徵求父親意見,認為說了也白說。
甚至有些母親還當著孩子的面,發泄對父親的不滿。
其實,這種父母角色互換的家庭,是有很大的問題的。
一個正常、健康的家庭,需要父母兩人都良好的實現各自的功能。
母親應該是溫和、善良、慈愛、包容的,而父親則代表了權威、力量、堅毅,和睿智。
父親對於男孩塑造男子漢的自我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
他不僅應是兒子的榜樣,還應該多肯定和認同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勇敢、自信、有擔當的男人。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但強勢母親喜歡家人聽自己的,凡事自己說了算,這樣父親角色被忽視,也會讓孩子缺失了一個認同的對象。
這種情況,現今在社會中還不少見。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其根本因素是父親沒有體現自己的父權機能。
具體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從父親的方面看,可能會是:第一,父親不是無能,只是出於對妻子和家庭的「愛」,凡事就讓著妻子,其結果就是導致無法行使父權;第二,父親自己不成熟,在成親時就想找一個「母親」型的妻子,其根本就不想承擔家庭管理責任;第三,父親長時間不在家,脫離家庭和孩子教育;第四,父親白天勞累,回家後為了耳根清凈或脫離家庭瑣事,主動放棄自己的地位;第五,父親未能獲得廣義上的成功,在母親的比較之下,抬不起頭。
從母親的方面看,可能會是:第一,母親自己就沒有安全感,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外界認可,特別是家人的認可;第二,母親發現丈夫無法成為值得信賴的人,出於不安而迫不得已行使主導權利;第三,母親認為父親無能且愚蠢,不會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所以什麼事情都自己決定;第四,母親從小到大自我中心感強,喜歡控制與操縱他人行為;第五,母親有強烈占有欲,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孩子身上。
在這種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確實是很不幸的。
從心理學上講,男孩的成長需要一個男性的高大形象。
在父親缺席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男孩會認為男性就是像父親一樣,女性就像母親一樣。
孩子太小時,強勢的母親還顯現不出問題,等到幼兒期和童年期時,由於父親的懦弱,且無法阻止母親對孩子的過度干涉,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問題一,男孩難於男性化。
孩子對男性力量認識較少,會出現「父愛缺乏綜合徵」,缺乏陽剛之氣,在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發育較慢,並存在諸如焦慮、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礙,在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懦弱、膽小、孤僻、自卑等。
當未來進入社會後,會出現各種不適狀態,無法按自己性別角色規範行事,喜歡找強勢的女人結婚,無法成為值得依賴的丈夫。
問題二,使孩子不敬重權威。
父權喪失的家庭,會導致孩子不僅不能從父親身上學到尊敬權威、明白等級,而且還會認為男性就是和父親這樣的。
同時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對強勢的母親,往往會本能的討好「強者」,尤其是男孩,他們也會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意見。
問題三,使孩子受到過度保護。
母親過於強勢,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現,會使其成為一個典型的保護者。
害怕自己擔心的問題會在孩子身上出現,只要是不利於孩子的事情,都想過濾一下,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避免發生。
於是,母親包辦所有事情,從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要求孩子跟著她走,最終孩子就會什麼都不會,完全依賴母親,更加印證了母親的想法。
問題四,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強勢母親往往是能力出眾和是完美主義者,會把培養孩子當成自我實現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
於是在無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孩子身上。
不能否認,這些強勢母親付出很多,但恰恰是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後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問題五,讓孩子難於獨立。
強勢母親不僅丈夫面前強勢,也在孩子面前強勢,不容許孩子說「不」。
長期處於母親的強勢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獨立做決定的機會不多,一切都由強勢母親教導、指揮、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放棄自己的承擔,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和面對生活的能力,形成對母親無條件的服從和依賴。
問題六,孩子學會消極抵抗。
強勢母親使孩子失去自我,感覺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母親,內心無法產生做事的動力。
孩子在強權壓力下,知道抗爭是無用的,雖然內心在說「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順從,這也是孩子感覺只有靠消極抵制才能有自主權。
於是,孩子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願意做的事情,往往採取消極態度,磨洋工就出現了。
問題七,孩子難於學會社會交往。
父母是孩子最早認識的同性和異性,和他們的友好相處,能讓孩子習得長大後與同性異性朋友相處的方法,這決定了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而在強勢母親的管理下,這種社會性的交往變形,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絕,習慣於隱藏自己的內心感受。
這種防禦模式,使其有被社會孤立的傾向,難於融入社會。
問題八,強勢母親會導致「戀母情結」出現。
強勢母親由於投入的愛越多,期待的收穫也就越大,母子聯結也越深,甚至還會把兒子當作「替代配偶」,作為情感依託的唯一對象。
最後有可能渴望占有兒子,以至於渴望分享兒子所擁有的一切。
這樣使孩子難於擺脫母親影響,獲得真正的自我。
這在成年後,使男孩難於認同其他的女孩,更加依賴於自己的母親。
綜上所述,母親過於強勢,或與孩子接觸多的母親,必須讓孩子在自己的心目中對父親有良好的認知和正確的印象。
實際上,一個聰明的母親,總是會給父親機會,讓孩子隨時感到父親的存在,而自己尊重丈夫,則是最好的體現父權的方法。
當然,做父親的不能逃避責任,也要爭取多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上來。
最後,需要知道的是,強勢的控制有時未必是強權控制孩子的思維或情緒,也可能是溫柔的強勢關懷或甜言蜜語的強勢控制。
4強勢母親的定義
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
一、強勢母親特徵
強勢母親四大悲情特質:
①自以為是
②頤指氣使
③指手劃腳
④吹毛求疵
強勢母親四大慣常行為:
①必須要聽母親的,凡事母親說了算。
②嚴密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了如指掌。
③小孩的一切活動得向她匯報,必要時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
④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強勢母親三大心理溯源:
①外強中乾,沒有安全感,不獨立,自我價值需要不斷地被外界事物證明。
②強烈占有欲,戀女情結,將所有的感情重負壓在女兒身上。
③從小到大,以自我為中心控制與操縱成為習慣性行為。
拉康鏡像理論簡介:
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拉康認為孩子生下至6個月來時為鏡子前期(Pre-mirror stage),該時期嬰兒所產生只是意識的幻象與片斷,認識上是一元的,即只有自我;從一個混沌狀慢慢形成自我。
6~18個月時,即鏡子時期(The mirror
stage),六個月是兒童發育的關鍵,這時他從完全依賴於別人向自己獨立行動轉化,已經能坐起來。
孩子通過吮吸母親的乳汁,形成了二元(我與她)即母親和自己之間的關係;18個月後即拉康認為的後鏡子階段(Post mirror stage),父親開始進入了嬰兒的認知,即三元。
但是在強勢母親的家庭里,會有下面幾個特點:一、母親對孩子特別關注;二、這個家庭可能是單親家庭或者父親長期不在身邊,如出差或者兩地分居等。
目前在各種有關親子關係的講座中,發現參加者大多是母親,父親極少。
當然可能當中的原因有生活的重擔壓在父親的肩上更多一些;但原因可能還有一種,雖然夫妻沒有離婚或者分居,但父親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低下,而母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注入了過多的關愛,讓孩子停止了自我的成長或者說減緩了自我成長的步伐,他只固著於「二元」認識,即自己和母親,沒有及時將父親的角色加入。
按照本人所從事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決定論色彩的邏輯,可以這樣預見:
一位精神分裂的母親、會製造出一位精神分裂的女兒……
(當然,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父母均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孩子,也可以健康成長,其原因是:父母長期住院,自己忙著患病呢,沒功夫「複製」孩子……換言之:他們跟孩子關係的「濃度」較低,孩子更多地受到老師、同伴等人的影響,孩子一樣可以成長的健康。
)
這,絕對是一種現實的不幸,生活中,有太多的「母親的咒語」.所以,請這樣的媽媽,保持自我強大而不要對他人強勢,否則,我們會在無形中以「愛」的名義傷害我們最愛的人!(內容來源於微信平台經典繪本)
歡迎關注「中國媽媽」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hongguomama2014),訂閱更多精彩內容!每日更新,專業編輯團隊為您送上最接地氣兒的文章;在線諮詢,與您互動交流,讓您輕鬆做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