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上幼兒園,開啟了人生新的歷程,孩子的生活環境從家庭進入到了集體,這是他們走向集體生活的第一步。

離開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面對完全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

如何讓孩子快樂地入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家長們要在孩子入園之前就做準備,讓孩子順利地過渡到幼兒園。

方法一:心理準備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會安排家長帶寶寶提前入園體驗,以便於增加寶寶對園所、老師和小朋友的熟悉和認同感。

家長可以多積極引導,說一些鼓勵的話,比如:「幼兒園有很多寶寶喜歡玩的滑滑梯、蹺蹺板……」「還有很多小朋友每天都可以跟你一起做遊戲」,「幼兒園的老師都會給小朋友講好聽的故事,還會教小朋友們唱歌、跳舞,老師會像媽媽一樣,喜歡你、照顧你的」……讓寶寶能夠對幼兒園心生嚮往。

方法二: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時間

在孩子入園前,要調整孩子的作息,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

在選擇好幼兒園後,應詳細了解幼兒園的作息制度,如早上的入園時間、上午加餐時間、午餐時間、午睡時間、下午加餐時間等,然後在入園前逐步把孩子的作息習慣調整得與幼兒園一致。

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孩子早上起床的時間要考慮到穿衣、洗漱和路上所需的時間,保證大人上班、孩子上學都不會遲到。

晚上入睡的時間,則根據孩子需要的睡眠來定,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即使是節假日,媽媽也要合理安排,千萬不要讓孩子睡到自然醒後再起床,這樣不但不利於作息時間的調整,而且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應儘量讓孩子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並儘可能安排孩子午休。

活動時,媽媽要注意動靜結合,不要讓孩子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或玩得太疲勞。

幼兒園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時間一般為兩個小時,這樣可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對於在家裡沒有午睡習慣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兒園之前養成午睡的習慣。

方法三:生活自理能力的準備

在孩子入園前,父母要注意強化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自理能力,以減少孩子入園後的焦慮和自卑感,也可以讓他更順利地融入集體。

獨立入睡:許多孩子在家裡需要哄著抱著入睡,但在幼兒園裡老師不可能守在每個孩子身邊,孩子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在午睡時容易想媽媽而無法正常休息,所以媽媽們應該注意提前培養孩子獨立入睡,如果有必要的話給寶寶帶一個平時睡前抱著的小玩偶陪伴他在園所里的午休,這樣可以給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

可以給寶寶入園時儘量穿一些容易穿脫的服裝,便於孩子在午睡前後能夠獨立的穿脫衣褲。

獨立用餐:儘量不給孩子餵飯而要鼓勵孩子自己吃,規範用餐點的時間、位置,不能邊吃邊玩,吃東西時也不要隨意走動。

如廁訓練:鍛鍊寶寶自己脫褲子、提褲子。

在幼兒園一般會有統一時間讓寶寶上廁所,但這個時候老師不可能幫助到每一個寶寶,所以最好入園前就讓孩子學會自己脫褲子,這樣就不會發生在等待時憋不住而尿褲子的情況,同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穿方便他自己穿脫的褲子。

有的孩子因為「沒人給擦屁股」而感到莫大的精神壓力,有的孩子也會因為剛入園心理緊張而造成「拉褲子」的情況,有些還會為此抗拒上幼兒園。

家長要儘量安撫孩子,而不要責怪他,避免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壓力。

其實在小班和中班,老師都會幫寶寶擦屁股,到了大班,老師會教孩子自己擦屁股,家長也可以在家對孩子進行訓練。

如果孩子臨時需要上廁所或者需要老師的幫助,也要讓孩子學會大膽求助,以便出現意外情況讓寶寶產生不適而造成入園後的恐懼和焦慮。

另外,如果是男寶寶,家長要引導小男生正確解小便的姿勢,如果是女寶寶,家長要讓孩子養成小便後用紙巾的習慣。

同時也要培養孩子養成便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獨立收拾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逐漸注意引導寶寶將自己的玩具、衣物等「從哪裡拿的就送回哪裡去」的意識,還可以讓寶寶學習整理自己的小書包、和玩具櫃、書櫃等,這也能幫助寶寶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方法四:社交中讓孩子學習禮貌地待人接物

鼓勵寶寶多跟其他小朋友互動,比如平時在小區裡帶寶貝玩時可以多給他示範一些社交中友好的行為規範、禮貌用語,家長也可以多觀察寶寶平時與小朋友互動時容易產生的問題,及時幫助寶寶調整、改善。

比如,教孩子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禮貌用語,學習禮貌地與老師、同學打招呼、道別。

小朋友間容易在社交中爭搶物品、玩具而造成肢體衝突是因為孩子們表達能力有限或者沒有詢問、等待、承受拒絕的習慣而導致的,所以家長引導孩子在與同伴玩耍時要讓孩子學會謙讓、關心與合作。

家長平時可以跟孩子做示範訓練,引導孩子避免冒犯同伴,比如在拿他人物品或參與到他人活動前學習禮貌地詢問「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得到允許後再參與,如果被拒絕就學習耐心的等待「那好吧,我等一等」,同時也要讓孩子學習禮貌地表達拒絕「對不起,我想自己一個人玩,請你等一等」。

當然,在告訴孩子怎樣做的同時,家長自己也要以身作則。

比如,可以讓孩子幫自己取一樣東西,並對他說一聲「謝謝」;要參與到孩子的遊戲時也可以先禮貌地詢問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孩子明白這些禮貌用語的含義,同時還能使孩子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方法五: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愛他

孩子上幼兒園之初,離開了從小生活的環境,接觸全新的同學和老師,孩子們經常不適應。

但有的孩子們可能覺得是父母不喜歡他們了才會把他們送到幼兒園,所以有著深深的不安全感。

為了緩解孩子入園緊張的情緒,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永遠都會愛他。

寶貝吖的溫馨提示:

如果寶貝入園後產生哭鬧或抗拒,家長們切勿過分焦慮,當孩子拒絕去幼兒園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心軟、動搖;或者用情感威脅,「再哭就不要你了,不乖就不要你了」這會增加他們的分離焦慮讓孩子更害怕。

同理心的感受孩子都想依賴在父母身邊,可以多關心寶寶的情緒,弄清楚寶寶不想入園的原因幫助他調整適應,多陪伴、鼓勵。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環境。

入園也好,上學也好,還是將來孩子越來越長大獨立也好,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其實都只是我們內心對於分離、對於獨立的真實呈現。

所以,育兒,即愈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幫助孩子年後順利上幼兒園?

小熊說春節里,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規律,不按時睡覺起床,魚肉飲料隨便吃喝。在家被大人們寵慣了、玩瘋了的孩子們,面對規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怎樣幫助孩子「回歸」幼兒園呢?

入園早準備,孩子不受罪

上一篇介紹了家長如何選擇幼兒園,得到了很多家長朋友的認可和轉發,榮幸備至!對於家長們更關心的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 只要準備到位,怕什麼!

趁假期教孩子學會這些,入園後不受罪

暑假過後九月份,幼兒園即將迎接一撥新小班的孩子們,對於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對此肯定也做了些了解,入園焦慮、分離焦慮、孩子不適應等等。那麼與其您心裡干著急 ,不如趁這個假期幫助孩子做一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