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班武藝哄娃,還不如嚼塊口香糖管用,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有一個107天寶寶的媽媽

即將迎來輔食餵養階段

小良備課態度

絕對夠嚴肅、夠認真、夠積極

總結崔玉濤育兒系列之小兒營養與輔食添加

+朋友經驗+網絡參考

分享如下,願我們的寶寶都能吃出健康!

輔 食 添 加 常 識

Q:什麼時候添加輔食?

A:最早 4 個月,最晚 6 個月,嬰兒出現以下反應:

挺舌反應消失,餵食時寶寶不會把食物頂出來;

對大人吃飯很感興趣;唾液分泌量增加;

頻繁出現咬奶頭現象;只喝奶體重不增長;

少許幫助能夠坐起來;能抬頭伸手抓物件;

看見勺子知道張嘴,放入嘴裡可以含住勺子。

Q:為什麼4~6個月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

A:這階段屬於:

1、過敏低風險時期,添加輔食後孩子出現過敏機會相對較少;2、孩子腸道發育高峰期,孩子更容易接受簡單的輔食;

3、口腔細小肌肉開始發育,對今後的咀嚼能力發育和語言能力發育的發展有利。

PS,此處的4~6月應為矯正月齡滿4~6月,早產兒更需額外注意哦!

Q:為什麼嬰兒第一口輔食要選嬰兒營養米粉?

A:嬰兒米粉並非自家做的米粉,而是在米粉的基礎上添加了此階段寶寶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DHA、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還有高關注度的蓋和維生素D,特別富含鐵。

而且嬰兒營養米粉更容易調製成均勻糊狀,味道接近母乳或配方粉,更容易被寶寶接受。

PS,寶寶六個月後,從母體中吸收的鐵基本消耗完畢,需要格外補充鐵!嬰兒時期患缺鐵性貧血的兒童,不及時補充鐵會造成智力損傷,所以貧血必須糾正。

Q:輔食添加遵照什麼樣的順序?

A:米粉→ 菜泥/果泥(各類新鮮蔬菜,時令水果)→ 滿 7 個月後加入肉泥(雞肉,魚肉,豬肉,牛肉,羊肉)→ 滿 8 個月加入蛋黃和魚肉→1歲鮮奶及奶製品、花生及其他乾果。

給孩子添加輔食要一種一種地添加,由簡單到複雜: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混合。

PS,寶寶一歲前,可將其他食物混在米粉中餵給孩子,這樣可以避免多種食物分別刺激孩子而出現偏食、挑食現象,減少不良反應。

Q:如何判斷寶寶對輔食接受是否良好?

A:1、根據寶寶咀嚼狀況選擇食物,不與其他孩子比較;2、根據寶寶大便次數喝性狀,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程度;

3、出現嘔吐、腹瀉、出疹子、拒食等異常情況,及時停餵這種食物,3~7天後再嘗試,如還出現異常反應,至少停3個月。

Q:輔食餵養在餵奶前,還是餵奶後?

A:先餵輔食,寶寶有較高的「飢」的感覺,對輔食興趣相對較大;

進食後未必吃飽,餵奶給寶寶「飽」的感覺,如此反覆的飽腹感體驗,不僅滿足寶寶心理需求,還促進腸胃功能發育,增強寶寶進食興趣!

Q:一種新輔食餵完後,怎樣判斷情況是否良好?

A:1、進食是否順利,如果順利,孩子會自己調整進食數量,而不是家長絕對控制;2、進食是否達到飽腹感、滿足感;

3、大便是否正常,若大便中有原始食物顆粒,輔食需再加工細緻些,若大便增加,可適量少餵些;4、生長是否正常。

Q:家長該如何對孩子口味進行引導?

A:1、媽媽要進食多種類的食物:嬰兒更願意吃自己熟悉的味道,懷孕期、母乳期,媽媽進食和吸收的許多味道會影響寶寶對味道的選擇;

2、多讓孩子接觸各種味道:家長不能只是把食物端到孩子面前,而是在反覆嘗試中讓孩子接受度逐漸增加;

3、關注孩子所處的階段:1歲內進食母乳、配方奶和泥糊狀的輔食,原味為主。

1歲後可稍微家中口味,但不宜過早接觸調味品和成人食物(容易導致孩子厭食、消化不良)。

3歲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

Q:餵輔食時,大人是否需要言語誘導?

A:大人的言語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反而容易誘導孩子分心,養成「吃+玩+說話=吃飯」的概念,但是大人嘴裡也咀嚼食物(如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孩子進食的興趣,利於專心進食習慣的養成。

Q:如何正確培養孩子「飢餓」感?

A:1、尊重孩子,一次吃不夠,下次自然多吃,不要強迫進食;2、定時進食,大人先進食或與孩子同進食,有意誘導飢餓;3、安靜進食,不設定量,不通過玩耍來哄騙。

Q:如何合理烹調輔食,減少營養流失?

A:1、冷水清洗,時間要短,不宜浸泡和長時間搓洗;2、先洗後切,儘量細小,縮短加熱時間;

3、儘量現切現炒現吃,避免長時間保溫和多次加熱;4、旺火快速烹調,縮短原料停留在鍋中時間。

Q:如何從小養成孩子良好飲食習慣?

A:1、大人吃飯與小孩吃飯同時或之前,看到大人吃飯,會增加孩子食慾;2、大人可以從孩子碗裡夾取食物,孩子喜歡參與感,不喜歡吃「獨食」;

3、給孩子餵飯時,大人可以嚼塊口香糖,咀嚼的動作會誘導孩子順利進食;4、不需要用言語引導使孩子分心;

5、餵飯時,玩玩具或看動畫片會轉移孩子注意力,對消化不利;6、不吃飯的大人要遠離孩子進食場所,避免干擾;

7、每次餵飯要控制在30分鐘內,沒吃完也要結束,避免孩子產生厭惡情緒。

Q:如何在嬰幼期預防孩子肥胖?

A:1、從食物中攝取優質蛋白質即可,不許額外補充蛋白粉;2、早起輔食餵養,多種類食物混合,減少孩子偏食;

3、鼓勵清醒狀態多趴著和爬行(此方法還利於孩子神級系統發育),合理增加戶外活動。

輔 食 添 加 誤 區

1、把雞蛋黃作為孩子的第一種輔食

4~6月的寶寶腸胃還很虛弱,雞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繼而影響寶寶發育,家長可延遲到8個月添加蛋黃,1歲後添加蛋清或雞蛋羹。

對於蛋黃過敏的寶寶,停止使用,並至少6個月以後再嘗試添加。

2、輔食僅給孩子吃雞蛋

雞蛋雖然富含蛋白質,但不能提供所有營養元素,孩子的飲食需要合理搭配,雞蛋羹(蛋黃)內混合上蔬菜、米粉或是米粥,營養搭配效果更好。

3、過早讓孩子接觸成人食品

孩子過早接觸味道較重的成人食物,會對清淡輔食產生抗拒,這也是很多小孩剛吃輔食不久,就「厭奶」「厭食」原因,嚴重影響孩子正常發育。

4、給孩子吃很多零食以彌補吃飯不好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覺得再不吃零食,營養肯定不夠。

頻繁吃零食,看似食量增加,但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全,營養吸收率會降低,同是還養成不好的進食習慣,影響孩子正常發育。

5、讓孩子對吃蔬菜少吃米粉

6個月以後的孩子添加輔食,首先考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包括嬰兒營養米粉、稠粥、或稠爛麵條。

在基礎上添加蔬菜、雞蛋黃和肉泥。

蔬菜和水果含極少的能量,碳水化合物才是輔食的中主角,至少占餵養量的一半。

6、把別人家孩子進食量當做標準

不論是母乳、混合,還是配方粉餵養,再到後期的輔食添加,評價餵養效果的第一工具都是生長曲線,要利用生長曲線連續觀察身高、體重等生長指標。

而不是被一些簡單的「大便顏色和次數、出汗多少、孩子肥瘦、胃口大小」等表象指標所干擾。

7、添加營養品代替正常食物

很多家長擔心食品安全或是迷信營養品,盲目給孩子補充鈣、鐵、鋅、維生素、牛初乳等大量元素。

但是,市場上營養品添加劑、防腐劑也隨之倍增,安全堪憂。

其實,食物是營養攝入的最佳途徑,只要食物選擇得當,進食正常,就沒必要添加營養品。

8、給孩子喝煮水果或菜的水

營養角度:水果和蔬菜是富含維生素,但是煮沸的過程中,維生素受到破壞,大量流失;

解渴角度:不推薦給孩子喝果汁、菜汁,過早改變孩子味覺,孩子會拒絕喝白開水,就不能通過喝水來清潔口腔,不利於牙齒的保護;

安全角度:果蔬表面附著大量的化肥、農藥、色素、重金屬等殘留物,融入煮菜水中會危害孩子健康。

9、用奶、米湯、稀米粥等沖調米粉

奶、米湯、稀米粥濃度本身就已經達到嬰兒吸收的標準,再用他們沖泡米粉,輔食濃度太高,會增加嬰兒腸胃和代謝負擔,導致接受不良,不利吸收。

對於剛接觸輔食的嬰兒,最好先用溫開水調製米粉,這樣利於小嬰兒對米粉的接受,等孩子完全接受米粉後,在考慮混合菜泥、肉湯、蛋黃等其他食物。

10 、用奶瓶給孩子餵養輔食

為了孩子更容易接受米糊,有的家長用撐大奶嘴孔,用奶瓶餵米糊,方法是很簡便,但是忽略了行為發育。

奶瓶餵養是通過吸允而吞咽的過程,而碗勺餵養是通過捲舌、咀嚼後吞咽的過程。

輔食添加,不僅是為了營養,更是為了訓練面部肌肉,餵今後流利說話打好基礎。

此外,勺子或杯子餵養行為還關係到:嬰兒口腔運動的發育,嬰兒與撫養著之間的全新互動,對提升嬰兒軀幹、肩部和頸部肌肉的穩定性和強度都有重要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