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罵,講道理也不聽,到底怎麼教育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的家長都比較年輕化,有文化有耐心,為了孩子會學很多育兒方法,比如不能發脾氣、不能打孩子、要講道理、要誇獎孩子等等。

可是也挺氣餒的!

講道理的時候孩子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一轉身就繼續錯。





- -!!!

講道理不管用就忍不住發脾氣,有時候還動手拍兩下,孩子根本不怕,還可能還手,以為你在和他玩(比較小的孩子)。







那到底要怎麼做呢?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

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不信?大橋教育為大家舉個例子,家長朋友們感受下。

有位媽媽說在兒子3歲前,她上衛生間不注意關門,孩子經常跟進來。

後來她覺得孩子大了這樣不好,就和孩子談,道理比喻用了一大堆,孩子根本不買帳,死活哭著都要跟去衛生間!後來,一大一小兩個人就經常在家裡上演你追我趕的戲碼,有時孩子生氣就會大喊:「不准媽媽上廁所!」就為這事媽媽苦惱了好久···

後來媽媽問了孩子三個問題,情況發生了大轉變:

1、「你不讓媽媽去衛生間,那你覺得媽媽尿褲子裡好還是尿馬桶里好?」

大多數孩子第一問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會很快判斷出來,尿褲子不好。

孩子一旦給出這個答案,多半不會再阻攔媽媽去衛生間。

個別孩子,因為和家長為這事擰巴了挺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故意彆扭著回答,說尿褲子好,那麼接下來家長問第二個問題。

2、「你喜歡媽媽高興,還是喜歡媽媽不高興?」

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選擇喜歡媽媽高興。

就像父母本能地會愛孩子,孩子也會本能地愛父母,願意討好父母,所以在這個問題中,幾乎很少有孩子會選擇要媽媽不高興。

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對第一個問題重新做一下選擇。

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確選擇,要真誠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

萬一你的孩子實在是特別,到這裡還不行,固執地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那繼續問第三個問題。

3、「你希望媽媽只是今天不高興,還是明天也不高興?」

我幾乎不相信哪個幼兒會繼續選擇讓媽媽不高興,只要他選擇了明天要媽媽高興,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按前面的套路來解決。

家長問話的態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誠。

請相信我,沒有哪個孩子會在回答了這三個問題之後,還擰巴的去否定你,刺激你!

教育孩子不能以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這是在使蠻力,是思維懶惰和粗糙的表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麻煩、越來越被動。

育兒路上一起走,我是大橋教育白老師(dqjy003),孩子學習上有什麼困難都可以來找我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