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疫苗一定要打嗎,這4個還是接種更放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接種二類疫苗?」「疫苗接種越多就越好嗎?」「接種疫苗會不會存在風險?」面對自願自費的二類疫苗,不少家長都存在類似的疑惑。

據預防接種中心工作人員反映,現在自願接種二類疫苗的孩子也不少,就拿五聯疫苗來說,具有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進入性感染(如腦膜炎、敗血症、蜂窩織炎、關節炎、會厭炎等)的作用,所以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多挨針,自己少折騰,就一次性注射五聯疫苗解決了。

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家長來說,還是會按部就班給孩子接種一類疫苗。

隨著防疫知識的普及,父母對預防接種越來越重視,那麼自費疫苗又有哪些需要接種?我們該如何正確、安全的給寶寶接種疫苗?這4種自費疫苗最好還是打了為好!

1、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

小孩子接種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而導致發病。

但是,如果得了某些嚴重的發熱性的疾病的時候是不能立刻接種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的,必須點等到發熱性的疾病康復之後才能接種這種疫苗。

還需要注意,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接種之後可能會有不良反應,接種後不能立刻離開,必須觀察30分鐘等到確定沒有過敏反應後才可以離開。

2、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用於預防水痘。

水痘的病原體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人是唯一的宿主,極易傳播,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該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發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種水痘疫苗以後偶有輕微局部反應、罕見發熱和皮疹,爸爸媽媽應多多留意。

3、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傳播,傳染性較強,而且發病後會有持續高熱,明顯的頭痛、全身疼痛、極度乏力,還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一些威脅生命的併發症。

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

且寶寶流感容易引起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炎及心肌炎等併發症,因流感而造成的死亡率達3%。

所以預防寶寶流感十分重要。

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接種流感疫苗。

4、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是導致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而約一半嚴重的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

肺炎球菌除引發肺炎外,還會引起中耳炎、腦膜炎、敗血症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一系列併發症;另外,長期以來在肺炎的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足量、足療程的抗生素,使得近些年來肺炎球菌耐藥性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目前國內應用的有7價肺炎結合疫苗(PCV7)和23價肺炎多糖疫苗(PPSV23),13價肺炎結合疫苗(PCV13)也即將上市。

PCV7包含7種血清型、PPSV23覆蓋了23種經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

PCV7用於3月齡~5歲嬰幼兒,PPSV23用於2歲及以上兒童。

接種前,父母一定要好好看一看疫苗說明書,不同疫苗出現的不良反應不完全一樣,需根據說明書觀察寶貝接種疫苗後的反應。

另外,父母應注意了解一下疫苗的成分,有的疫苗通過雞胚培養,有的疫苗用酵母培養,如果寶貝有對這些成分過敏的情況,應及時告訴醫生。

接種後,寶貝一定要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以便寶貝出現異常反應時能得到及時處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了解自費疫苗嗎?寶寶打還是不打?

最近天氣反反覆復,流感君捲土重來,折磨完大人又折磨小孩,但一些提前接種了流感疫苗的寶寶卻能讓流感君敬而遠之。流感疫苗就是二類疫苗的一種,對於流感還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的。

二類疫苗到底應該不該給孩子打?答案是yes!

注射疫苗對於孩子們只有益處,因為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很差,如果不注射這些疫苗的話,會容易傳染疾病,但是現在的疫苗分為兩類,一類是免費的,一類是自費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二類的自費疫苗,到底應不應該給...

二類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接種?寶媽你造嗎?

接種疫苗是幫助寶寶防病的有效手段。媽媽們都知道計劃內的一類疫苗只要按照章程定時接種就可以了。不過自費的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呢?怎麼選才合適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什麼是二類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