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級書單!中國原創繪本最高獎項歷屆獲獎繪本最全總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論壇活動在安徽合肥舉辦。

作為華文原創圖畫書的最高獎項,這一活動本身及獲獎作品廣受矚目,小編今天就把這一屆及往屆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優秀繪本給大家做一個匯總,方便大家收藏。

希望大家在大量購買國外引進繪本的同時,也能支持一下國內原創繪本。

讓孩子能在國內原創繪本中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由香港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支持設立,得到豐子愷先生的女兒豐一吟女士及其家族的同意,以「豐子愷」來命名。

豐子愷先生是現代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

一生著述豐富,在文學、繪畫、音樂、翻譯、書法與藝術理論等領域都有涉及,也取得了非常傑出的成就。

我們都熟悉的尤其是豐子愷先生的漫畫作品,其畫風樸實,饒富童趣,在眾多畫家中,自成一格。

豐子愷先生一生並沒有創作過現代形式的圖畫書(在豐子愷先生的那個時代,我們也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圖畫書)。

但是,以豐子愷先生對兒童的理解與尊重,對文學與繪畫的理念,使他足以作為彰顯現代華文兒童圖畫書精神的代表人物。

豐子愷先生關於兒童的幾個觀點,與大家共勉:

「對孩子講話的時候,須得親自走進孩子的世界中去,講他們世界中的話。

「我很同情於兒童的苦痛,擬代他們申訴,又為他們宣傳、要求,以促使世間一般大人的注意。

「我是蝴蝶斂住翅膀而同青蟲一起爬行。

因此我能理解兒童的心情和生活,而興奮地認真地描寫這些畫。

【第五屆豐子愷兒童繪本大獎】

首獎 《盤中餐》

內容簡介

一粒稻種要經歷一場怎樣的生命之旅,才能成為小碗中的一顆大米?《盤中餐》帶你走進元陽梯田,走近最真實的農耕生活,認識水稻和農具,感受生命的力量,珍惜來之不易的盤中餐。

繪本是一部紙上的「紀錄片」,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將一碗米飯的來歷展現得如此神奇而美麗。

佳作獎《杯杯英雄

內容簡介

杯杯王國,有個傳說,誰能爬上廣場中央的高塔,就是杯杯英雄。

英雄要有智慧、英雄要有超人體格、英雄要有領導力、英雄要堅持夢想……到底誰能當上英雄?反諷的寓言故事,令人深省、又不覺莞爾。

佳作獎《等待》

內容簡介

《等待》講述一個養有家貓的家庭,迎接新生兒的故事。

故事從家貓的角度,看到家中因為新生兒到來的變化。

作為家中的一份子,家貓期待與小主人親近,起初受制於家長無心的阻隔,到後來這個蒙懂無知的小主人,好像對自己視而不見。

不過,因為愛,家貓無條件包容與等待,慢慢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佳作獎 《林桃奶奶的桃子樹》

內容簡介

花開了!林桃奶奶家門口的桃子樹開花了!等到花謝了,樹上就會結滿一顆一顆好吃的桃子。

小松鼠第一個發現,拜託林桃奶奶給他一顆桃子吃。

吃完香甜好吃的桃子,小松鼠告訴了山羊,山羊又告訴了老虎……所有的動物都知道了,大家都跑來找林桃奶奶要桃子吃,最後樹上只剩一下一顆桃子,這時烏龜一家終於趕到了,他們還有桃子可以吃嗎?林桃奶奶真有其人,她住在四季花朵爭相綻放的高山上,日日忙著農事與家務。

林桃奶奶的孫女告訴作者湯姆牛關於奶奶和自己童年對山上的回憶,由於湯姆牛很著迷中國文字與山水畫的優美與意涵,聽到「林桃」這個名字——林中有桃,桃中有林,讓他心中充滿了畫面,感覺到自然生命的延續。

因此,他以充滿意境的想像力加以改寫,以一貫的簡潔造型和文字描繪,結合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里迷路的漁夫,偶然發現世外桃花源的故事,簡單美好又富詩意,巧妙自然的鋪陳出一個兒童版的現代桃花源。

在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單純世界中,分享是如此的快樂自然,生活是那麼的純凈美好!

佳作獎《烏龜一家去看海》

內容簡介

春天來了,小烏龜殼殼一家從冬眠中醒來,他們想去看看大海。

大海遠不遠呢?大海是什麼樣子的?聽說大海里有長翅膀的大魚,有漂來漂去的小傘兵,還有害羞的大海怪…… 小烏龜殼殼勇敢地邁開腳步向前走,越過草地、渡過池塘、翻過大山……在爸爸媽媽的陪伴和朋友們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實現自己去看大海的夢想。

本書使用了傳統工藝中貼布繡和剪布繡的獨特表現手法。

布料材質是棉和麻,有普通機織布料,也有手織土布。

染布方法有刮漿染、蠟染、扎染,還有作者用工具夾染的。

虛實結合的拼貼手法和多層次的布染效果,使得畫面極具立體感,別致大方,意境悠遠。

【第四屆豐子愷兒童繪本大獎】

首獎《喀噠喀噠喀噠》

適讀年齡:5 歲以上

內容簡介

喀噠喀噠喀噠響的縫紉機是阿嬤的大玩具,在小女孩眼裡,這玩具非常厲害,連裝恐龍的大袋子都能做出來。

直到有天縫紉機壞了,阿嬤仍及時完成她那件複雜的特製戲服,小女孩才明白,真正厲害的不是大玩具,而是她的阿嬤。

那麼,壞掉的縫紉機呢?丟了嗎?不!小女孩為阿嬤想出了一個好點子,留住了這個充滿回憶的大玩具!

評審評語

此篇故事以活潑串聯編織而成,在《喀噠喀噠喀噠》中,一切都充滿了無比的活潑及精力,一如故事中的主角小女孩與老舊不斷發響的縫紉機。

傳統的老式縫紉機,以愉快的活力精神打響了此本故事書。

此書在視覺及聽覺方面,皆使讀者驚嘆迷炫不已。

在圖畫的表現上,創作者以鮮明多變的色彩及模仿兒童繪畫的筆觸,展現天真活潑的特性。

巧妙細心地運用顏色及紋路的變化,呈現特殊有效的畫面質感,其豐富的變化更添書本的活潑性。

以不描邊的著色手法,亦加強了超出框架及規範的活力。

若更仔細端詳,會發現頁面中藏有小孩在牆上的隨筆塗鴉,每一角色豐富的表情變化,以及小狗寵物頑皮好奇的身影,此些未有文字描述的圖畫,是故事外的故事,像調皮有好奇心的小女孩,央求讀者的視線在頁面上稍加逗留: 重複念、仔細看、多做品嘗。

在文字上展現極高的音樂性,以活潑輕快的調性節奏,再次邀請讀者一同玩語言,念響著喀噠喀噠聲以模仿者縫紉機的運作聲。

尤其在縫紉機壞掉時,充滿整個頁面的喀噠喀噠文字,更唯妙唯肖地演示著機械壞掉時毫無章法的聲響,同時隨著不斷重複的文字堆疊朗誦,也生動地表現小女孩內心對於表演戲服無法及時製作完成的擔憂及焦急。

此書針對兒童及父母,亦有不同的閱讀價值,對兒童而言,其構圖活潑、用色大膽近似兒童繪畫風格,能引起共鳴,更進一步使兒童愛上閱讀。

同時,針對材質及情緒上精巧的描繪,更具有藝術性,吸引家長翻閱。

在兒童閱讀此活潑生動的書本時,除了感受愉悅新奇外,亦了解到能變魔術般做出各式織品,並非喀噠喀噠喀噠厲害,而是阿嬤的成就。

兒童們會更懂得尊重人類的價值及智慧。

而對於壞掉的縫紉機進行重製,也鼓勵著兒童回收改造,並非丟棄,學習著面對失去用處的壞掉物品時,能夠賦予新價值的創造力。

佳作獎《棉婆婆睡不著》

適讀年齡:3-8 歲

內容簡介

夜深了,村子裡好安靜,仿佛整個世界都睡著了,只有棉婆婆的家還亮著。

棉婆婆睡不著,她反反覆覆的上床、數羊、下床、做家事,直到最後一刻,我們才發現,原來棉婆婆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心裡記掛著棉爺爺。

微乎其微的家事堆疊出棉婆婆的生活日常,她始終面帶笑容,讓我們領會到踏實的幸福,是為心愛的人在村子口的樹上留一 盞燈,在家裡準備好熱茶,讓晚歸的他能好好休息,這平凡的幸福,為讀者帶來一股暖意和感動。

評審評語

在《棉婆婆睡不著》的文本,作者沒有交代主人翁睡不著的原因,只實寫因為睡不著,她所做過的幾椿情事。

「干出去走走吧」一語看似平常,為的是左盼右盼的歸人;夜深人靜與天寒,在村口「望往通往村外的那條小路」,則寫棉婆婆的牽掛與等待。

最後,歸人回來了,棉婆婆說「我睡不著,心裡老想著事情」,然後給棉爺爺遞上用老茶杯沏上的熱茶,作者筆下雋永的、含蓄的情感,不動聲色,但久久讓人沉醉。

不過,是書所以細緻感人,圖畫與文本的結合是功不可沒。

其中,一直沒有上門栓的大門,更是畫者的精心設計。

門不上栓,許是夜不閉戶的明證,但為歸人設想則更是情理之內。

把燈留在樹杈上,在慢騰騰往回走的同時,棉婆婆又再回首通往村外的小路,當中流動的愛與關懷,蘊藉而含蓄。

當然,翻過蝴蝶頁,映入眼帘的村落素描,也許一時沒有引起讀者的注意,但讀畢全書,在回味棉婆婆樹下遠眺、一步一回首的畫面中,更瞭然明白,在黑白素描中,那唯一亮光的意義所在。

佳作獎《牙齒,牙齒, 扔屋頂》

適讀年齡:3-8 歲

內容簡介

本書以孩子換牙為線索:爺爺跟小妞妞說,牙掉了要趕緊把它扔到屋頂上去,這樣個子才長得高,還會有好運;通過妞妞掉了牙後到巷子找爺爺沿途所見,展現城南老巷子的生活場景和習俗。

以文圖刻劃時代變遷中的局部與瞬間, 流露出對傳統民居和生活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失的傷感。

評審評語

《牙齒,牙齒,扔屋頂》里的小女孩午睡醒來,發現門牙掉了,趕緊去找爺爺幫忙把牙齒扔上屋頂。

讀者跟隨小女孩找爺爺的腳步,一路享受南京老城南的巷弄風光、人情溫暖。

作者細心刻劃黑瓦老屋、傳統店家、流動小販,還有舊式生活的閒趣,與其對比的是穿著紅裙、盼著長大的小女孩,和圍牆上一個個紅色的「拆」字,還有在矮屋外龐然矗立的現代高樓,於是新舊世代交替間的酸與甜,隨著文和圖流動,緩緩滲入讀者心底。

作者畫工深厚、觀察入微,不論是人物神態,或是景物的光影、色澤、肌理,都在描繪間融入真摯情感。

文字用小女孩第一人稱敘事,開頭及結尾不妨再細加斟酌,也許更能貼近孩童心理。

此外,書末少了後環襯(後扉頁)非常可惜,因為每個故事都需要留一點空間讓餘韻迴蕩。

佳作獎《小喜鵲和岩石山》

適讀年齡:7-12(7歲以下家長陪讀)

內容簡介

阿利,是第一個停在岩石山的小喜鵲。

岩石山天天等著阿利到來,而阿利帶來的不只是精彩的故事,還帶來了好特別的禮物。

光禿禿的岩石山,因為阿利的禮物,漸漸換上了光彩的衣裳……

評審評語

《小喜鵲和岩石山》書中的兩位主角一沉靜一靈動、一巨大一渺小、一亘古綿延一生命短暫;兩者原本毫無交集,卻因偶然,外加承諾、信任、以及懷抱盼望,終於化岩石山原本黯淡無光的存在為有機,小喜鵲有限的生命為不朽,創造出奇蹟。

此書文字作者劉清彥的語言精鍊沉穩,情節推展節奏合度,故事充滿希望、鼓舞人心。

蔡兆倫的圖像,則為這個帶有寓言味道的故事畫出生命的充沛能量、期待的驚喜情緒、以及家的創造過程。

繪者的線條充滿力度,但能剛也能柔、還能創造層次與肌理。

畫面以寫實的花鳥描繪搭配抽象的大山遠景,在色彩的運用上,大片螢光色塊中偶爾一抹類似中國潑墨畫的筆法,情調宜中宜西。

繪者此回畫風不同以往,展現多變的能力。

佳作獎《拐杖狗》

適讀年齡:9-12歲

內容簡介

有如電影的一個圖畫故事,鏡頭從一個被遺落的紙箱引入。

老伯伯與箱子裡的小狗相遇,彼此相伴慰藉。

但老伯伯在一 次散步時跌倒,被救護車載走,遺下一根拐杖,小狗咬著拐杖,跟著救護車跑…….只要聽到 「嗚喔、嗚喔」的聲音,看到紅燈閃亮的白色車子,都以為老伯伯在那裡。

鏡頭推移下,小狗帶著拐杖,翻山渡海,穿越城市與時光,做就一段令人動容的珍貴友誼。

評審評語

這是一本無字書。

它確實不需要文字,因為畫面已將故事展示得十分清晰。

不僅清晰,而且感人。

精美的畫面組合成一種音樂的節奏,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由意外而喜悅,從平易到緊張,從狂亂到放心,從追逐到迷茫,又從無望的尋找轉而踏上新的不盡的旅程……它似乎成了一隻永遠在尋找的狗,它永不放棄嘴裡叼著的手杖,這是他親愛的主人每天不離手的,它要把它交給主人。

手杖折斷了,只成半截了,它還是叼著。

晴而復雨,夜而復明,它經受了無數的災難,也聽慣了各種喝彩驚叫,它已成了一個美麗的傳奇。

它終於找到自己的主人了嗎?最後的畫面故意畫得模糊,這是把結果留給小讀者們去想像了。

這是個浪漫感人的故事,浪漫故事本身是充滿想像的,願這種想像之美伴隨小讀者們成長。

【第三屆豐子愷兒童繪本大獎】

首獎《我看見一隻鳥》

適讀年齡:6-12歲

內容簡介

小女孩畫了一隻從來沒有看過的野鳥,想帶著媽媽一起去看。

在一路尋找的過程中,透過各種鳥類特徵介紹與圖畫細緻的呈現各種鳥類姿態,介紹台灣特有的各種鳥類,包含五色鳥、台灣藍鵲、紅嘴黑鵯、黑冠麻鷺、黑枕藍鶲珍奇的鳥類生態等。

評審評語

打開書,台灣大坑風景區的地圖映入眼帘。

我知道了,作者是在描繪這個特定地方發生的事。

小女孩和媽媽在風景區里玩,發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野鳥。

女孩把小鳥的形狀和顏色畫在筆記本上,然後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媽媽。

「喔,你看到的是麻雀吧!」媽媽不經心地回答說。

圖畫書的畫面上出現了精心繪製的麻雀,似照片一樣逼真。

「不,不是麻雀!牠的身體比麻雀大很多。

」「那是野鴿子吧。

」畫面上又呈現出兩隻漂亮的野鴿子。

「你一定看到了五色鳥。

」銜著蟲子的五色鳥站在樹枝上……。

作者用這樣的手法,不斷向讀者展現出風景區里的各種鳥類。

我看明白了,女孩和媽媽是我的嚮導,領我走進大坑風景區,觀察那些五顏六色的野鳥。

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語言和筆跡,告訴讀者「我看見的一隻鳥」。

後來,母女倆看到了一隻綠尾紅嘴長尾的鳥站在樹梢上。

「啊!原來是一隻鸚鵡!」媽媽恍然大悟,我也恍然大悟。

書中的每一隻鳥都畫得那麼真實細緻,甚至連每根羽毛都一清二楚,而女孩子和媽媽則畫的輕鬆。

作者用虛實對比,把寫實的部分和引導的部分區別開來,而又統一諧和在一起。

作者力圖把科普知識的書畫得生動且有吸引力的努力值得讚賞,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躍然紙上。

我想,作者如果沒有長期觀察野鳥和寫生,沒有對鳥類生態和森林的研究,是很難畫出如此形象、如此具有國際水平的野鳥的。

而這種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顯眼的辛勤耕作,有時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

這一點正是我欣賞這本書的關鍵所在。

我衷心希望這種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關懷小生命的圖畫書更多。

特別是在人們的生活不斷城市化、電子化的當今,把孩子們的興趣更多地引向五彩多姿的大自然是我們大人的責任。

精心做好一本圖畫書,至少要花數年的功夫。

希望通過這本書,提倡認真的精神,提倡不懈的努力;而不提倡閉門造車、異想天開、靈機一動、潦草下筆、一氣呵成。

現在,粗製濫造的書太多了,而真正下工夫做出來的書又太少了。

在圖畫書的領域裡,靠巧、靠靈、靠快取勝,不如靠拙、靠笨、靠慢取勝更能長久地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圖畫書要經看,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幾十年的時間考驗。

製作的速度快,也許消失得也快。

真正花功夫下力氣去做圖畫書,看似費時長,但有可能被一直被讀者喜愛。

寫實主義是圖畫書的極為重要的理念之一。

圖畫書不是作者光自我表現自我滿足就行了,因為它不是畫冊,而是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使孩子們得以進行情感交流的工具。

如果說《我看見一隻鳥》這本書有美中不足的話,我想在書的最後,除了各種鳥類的名稱以外,再加上鳥的生態特徵等有關知識,讀者的收穫會更大。

佳作獎《很慢很慢的蝸牛》

適讀年齡:4-12歲

內容簡介

一隻小蝸牛想去葡萄樹上吃葡萄,他爬得很慢很慢,趕不上吃葡萄,就被水蛇、大嘴蛙嘲笑。

但小蝸牛不在乎,還是一步一步往前爬。

路上,小蝸牛找到同道毛毛蟲,一起慢慢地爬、快樂地玩,聞到花香、開懷作畫、徜徉田野享受清風明月,體驗到其他人看不到的風景……。

評審評語

《很慢很慢的蝸牛》雖然滿載哲思,但故事裡布置了許多孩子最愛的玩意與遊戲,折射出作者在兒童本位的洞見與掌握,讓這本書的讀者年齡層跨度比一般圖畫書較為寬廣。

因此,當讀者是小孩的話,他找到自己,並體會可貴的友誼;正值青春的男女,或許初嘗了戀愛的滋味;至若稍有年紀的讀者,則感動於」慢」的哲學。

慢的哲學來自作者的選材,他抓住蝸牛的物性,對照蛇行的速度與青蛙躍跳之快,表達了快與慢、成與敗,從來沒有定量的訊息。

然而,在」慢」的哲學之外,作者還繫念孩子。

因此,當很慢很慢的蝸牛遇上很慢很慢的毛毛蟲的時候,其間所開展的正是孩子心底最嚮往的冒險之旅,而途中相互摻雜的溫情與激情,又充分表現了」慢」的美與寫意。

當蝸牛和毛毛蟲見到樹上只剩下一顆快要爛掉的葡萄時,作者又再次表現了哲思與童心的整合――爛熟的葡萄可以做甜美的三明治,可以邊吃邊玩,吃出好多動物的形狀。

嘗了葡萄,蝸牛和毛毛蟲又計劃去吃蘋果,結局該應開放而饒有意味。

不過,作者筆鋒一轉,讓蝸牛把已變成蛹的毛毛蟲放在背上,一起尋蘋果去。

本書較一般圖畫書的篇幅長,但新開的一章,在在契合主題。

當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並帶著蝸牛飛往蘋果樹的時候,在天空中的蝸牛不忘叮囑――不要飛得太快哦!

《很慢很慢的蝸牛》委實為讀者提供了多元的思考空間,讓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在本書得到趣味與啟發。

佳作獎《阿里愛動物》

適讀年齡:4-8歲

內容簡介

億萬富翁阿里圓圓的臉蛋白得像蔥、身材臃腫像個不倒翁,誇說最「愛」動物,他收藏的奇珍異獸也無人能比,但什麼才是「愛」呢?畫家特別在畫面中安排一隻只會說「才怪」的鳥出現在阿里身邊,強化反諷的效果,製造故事張力,帶讀者前往一場充滿聲音、想像、趣味、奇妙的尋獸之旅,……最終啟發讀者思考「愛」動物,是一份怎樣的愛。

全書以韻文寫成,好念;色彩鮮明、富創意、幽默的造型圖案,好看。

評審評語

「從前,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國家裡,有個很小、很小的城市……」可以說,這本書是這次評審中我最喜愛的書之一。

因為它的故事引人入勝,充滿童趣。

作者是在一心一意地給孩子講故事,而不是把心思用在自我表現上。

「阿里是個億萬富翁,圓圓的臉蛋白得像蔥,身材臃腫像個不倒翁,走起路來噗通噗通。

」「全世界就屬我阿里見過、獵過、養過、吃過的動物最不少。

」孩子們津津有味地閱讀時的情景浮現在腦海里。

如果我是小孩,也一定會懇求父母買下這本書。

《阿里愛動物》不僅故事情節有趣,語言也生動有節奏,還運用了押韻的手法。

「千百隻的眼睛盯著他,一張張的大嘴露出尖牙。

眼前的情景太恐怖,嚇得阿里哇哇大哭。

」「逃!逃!逃!阿里拔腿就跑-追!追!追!怪獸們又跳又飛-」「七手八腳把船兒拚命搖,快快離開這個可怕的怪獸島。

」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愉悅入耳。

圖畫書的文字優劣起著關鍵作用。

在好的圖畫書腳本匱乏,很多人只依靠新奇點子而不重視故事情節和語言文字的現狀下,這本書的文筆尤為醒目。

圖畫的處理也同樣生動有節奏,只是有點過於卡通了,顏色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很遺憾未能得到首獎。

佳作獎《看不見》

適讀年齡:6-12歲

內容簡介

這本書描述一個「看不見」的男孩,試著從家裡走到公園,他不用視覺,而是用其他感官來接觸他生活的環境,讀者也隨著第一人稱的口述,經歷這段短短的旅程,體驗他用觸覺摸索的困難,以及他變得敏銳的聽覺和嗅覺,此外,讀者更感受到他不安的心情,摻雜著擔憂、害怕與迷惑。

這本書帶領孩子參與一場「扮演視障者」的體驗活動,讓孩子親身感受視障者生活的不便,感受「看不見」時的惶恐與不安,因而懂得以行動幫助弱勢族群,同時也更加感恩惜福。

評審評語

本作品以簡潔有力的手法將讀者導入序幕—翻開蝴蝶頁,在黑色背景中,有個拿著手杖的人物和稍遠處一隻狗的白色局部剪影,讓人聯想到這是一本與視覺障礙相關的圖畫書。

進入內文,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的視覺感受立即籠罩了讀者,之後畫面呈現人物摸索著下樓梯,走到戶外,面對外在充滿吵雜聲響,舉步維艱的恐懼…。

直到中間出現了轉折:「好可怕,我不玩了!」,才知是一場小孩們戴眼罩(在書名頁中有含蓄的圖示)、體驗黑暗世界的「遊戲」。

視覺回復後,作者安排了彩色的折迭雙跨頁:在公園裡的玩耍區,大人們帶著小孩盡情的嬉戲,還穿插了戴王冠穿便衣的國王,抱著貓的蒙娜麗莎和大金剛等想像的事物…。

在黑與白色調的場景中,頓然出現這片色彩,格外鮮明亮麗。

本作品文字敘述簡約,並能抓住孩童的口吻,以生活化的語言傳達心裡的狀態。

作者力求寓教於樂,於書後語重心長的提醒孩子們用心體會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唯似乎多餘了)

本書整體畫面設計不落俗套,也善用象徵的符碼圖形,例如畫面中出現怪獸的形體,隱喻現實中暗藏的危險和威脅;盲人腳下似為水溝蓋的餅圖象到次頁時轉化為宇宙的星球,傳達他們好像身處在外層空間世界般的惶恐心情;不同的符碼錶現不同的聲音,讓無形的「聽覺」以有形的「視覺」來顯現等,這些都是匠心獨運的手法。

佳作獎《最可怕的一天》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明天有一件天大的事要發生了!晚上睡覺前,玲玲被媽媽念忘了拿便當盒出來洗、襪子亂丟,但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明天才真的有一件天大的事要發生呢!明天會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海嘯來襲嗎?還是外星人和怪獸就要攻陷地球了!一切都要完蛋了嗎?明天,明天到底會怎樣呢?無論是什麼原因,「最可怕的一天」在我們生命裡頭一定出現過,創作者把玲玲/ 我們恐懼的心情化為直接的文字和強烈的圖像,刻劃得淋漓盡致。

評審評語

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帶著拙樸氣的圖畫氛圍,就以真誠平實的語言,把讀者帶入一個天生害羞小孩的真情世界 。

在圖畫的表現上,創作者以幾何圖形為構圖基調,以雜沓出現的鋸齒線條為心理基礎。

恰如其分地簡單構圖,正突顯出孩子那單純的害怕:怕面對群眾,怕做不好,怕失望;一頁頁重重迭迭的鋸齒線條,把孩子的憂慮和不安,具像地表達。

用色上,空間所呈現的塊狀型式、每一頁都以兩個主要的不同對比色去強調焦慮情緒,塗抹著鮮明但卻不艷麗的色彩,把專屬於那個小孩的巨大恐懼情緒逼真的表現出來。

巧妙的是,那幾何圖形構圖和塊狀色彩,配搭在一起時,卻又顯現出一股冷冷的圖像感覺和圖畫語言。

這個隱約的冰冷,與小女孩得獨自面對恐懼的心情遙遙相應,也與大人或他人並不能完全了解這個小女孩的孤獨感互相呼應。

簡單的色彩、線條和構圖語言,看似簡單,但表述的,卻是小孩深層又複雜的感情和感受呀!

在文字的表現上,創作者選擇了以完全的樸質,去說明、去比喻這個故事裡主角的心情。

用字上,接近口語語言,讓小讀者一聽就懂,也一聽就進入故事的中心點。

在圖文的合作上,作者更掌握了圖畫書創作的型式,讓文字和圖畫各盡其職來說故事,來表達時間和空間的呼應元素。

在故事線上,作者讓它長達三十年,用它來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尊重自己和他人所稟賦的不同天生氣質。

結尾雖然是個喜劇,但隱藏在背後的,卻是寓意深長的」接納和尊重」期許。

每一個人都有「最可怕的一天」,這一本真誠的圖畫書,替大人說話,也了解小孩!

【第二屆豐子愷兒童繪本大獎】

評審推薦創作獎《進城》

適讀年齡:5-12歲

內容簡介

老爹和他的兒子小虎兒牽著驢子進城趕集去,路上總是有不同的人告訴他們誰該騎驢子,這些人的建議讓他們很困惑,最後還讓他們掉入了池塘里。

終於,父子二人頓悟沒有必要理會別人的看法,於是開心地牽著驢進城。

評審評語

在色彩繽紛的候選圖畫書中,單色的《進城》格外引人注目。

作者汲取傳統的木刻和剪紙手法,用黑色勾畫出鮮明而質樸的畫面。

看似單調的黑白反而比五顏六色效果更為強烈。

我一直相信,孩子的想像力所描繪出的顏色,比灌輸給他的顏色要生動、立體和自然,而且記憶長久。

這是一本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很強的作品。

古老的故事單純而有趣,情節的反覆和發展,主人公不停地行進和遭遇,作為圖畫書的題材極為適合。

長期以來,東方豐富厚重的文化如何與發源於西方的圖畫書結合起來,一直是一個難題。

這部作品的大膽嘗試,我認為是比較成功的。

書中出現的孫悟空、林黛玉、武松、姜太公等,也許剛開始孩子們不懂,但是即使不懂,也可以從故事情節中得到歡樂。

而且,大人們可以通過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告訴孩子們這些「龍的傳人」應當知道的人物和作品。

在這一點上,外國的孩子也會是一樣的,這本書對他們甚至會有更新鮮強烈的刺激。

用現代手法把古老的文化糅進兒童讀物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使民族性具有世界性、普遍性更是極為困難的工作。

作者創作這本書,肯定是用心良苦。

我想,這部作品的結尾,如果姜太公釣魚與父子進城的關係更加明確易懂一些,這部作品會是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圖畫書傑作。

評審推薦創作獎《門》

適讀年齡:5-8歲

內容簡介

門鈴響了,是個陌生的叔叔,他掉了件外套在窗外,想請小男孩幫忙撿拾。

可是媽媽說,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小男孩開始思考怎樣才能幫忙。

透過上了防盜鏈的門 縫,他們有了互動。

最後,男孩成功的幫叔叔拿到了外套,從門縫中遞出去,他安心的說:「我可沒有給陌生人開門喔!」在城市的陌生疏離與孩子小小 善意的平衡之間,讓讀者體會防備之下的小小溫暖。

評審評語

《門》別出心裁地選取了當代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細微片段,來表現童年生命如何在日益閉密的都市生活空間內,以其獨特的方式向世界輻射出它天真的溫暖和善意。

整個故事情節有著當代生活的鮮明烙印,然而作者在充分尊重現實生活中「不給陌生人開門」的兒童自我保護原則的同時,更藉助於童年的視角,巧妙地將這一源自城市生活現實的某種生存的無奈,轉變了為人與人之間的一場特殊而又溫暖的日常交會。

作品畫風簡潔、乾淨、樸拙,注重兒童視角的感覺呈現。

作家在使用普通的繪畫顏料之外,也巧妙地將布料、紡線等取自日常生活的特殊材料剪貼運用於其中。

各種色彩柔和、棉麻質地的布料與線料,分別被用作表現牆體、衣物、窗台、貓眼、桌椅、仙人掌等多種物像,前者所天然帶有的日常生活的親切氣息,在不知不覺中沖淡了畫面上公寓、門窗、柵欄等現代建築意像所帶有的冷漠感。

這種由繪畫材料與畫面內容構成的視覺情感上的對立統一,巧妙地呼應了故事主題的呈現,也展示了圖畫書插圖設計的智能。

作品試圖在作為城市區隔象徵的「門」的意像中,為我們尋找到一個可以相互溝通、彼此溫暖的真實的「縫隙」。

透過這個「縫隙」所折射出的與現實有關的所有失落與希望,都令我們感慨和沉思。

評審推薦創作獎《下雨了!》

適讀年齡:3-12歲

內容簡介

下雨了!小雨落在山谷里,小溪流到乾枯的平原,草原上的動物,最大的大象、兇猛的獅子、河馬家族,還有一大群牛羚……都搶著喝水。

慢吞吞的小烏龜趕來時,只剩下最後一小口水,但是,小蝌蚪等了很久才輪到牠,小烏龜和小蝌蚪只好猜拳決定。

剪刀、石頭、布……猜猜到底是誰喝到了水?

評審評語

這本圖畫書表達雨水與動物生存的關係。

從前扉頁開始,烏雲逐漸遮住太陽,下起雨來,豐沛的雨水注入河的源頭、滋潤綠油油的山谷,再從山谷流到平原,聚集成塘,成了動物輪流飲水的地方,由體型大的、兇猛的動物開始,到數量多的牛羚,接著是小型動物,最後是速度慢的烏龜,這時水量已少,蝌蚪的「家園」岌岌可危,到了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作者突發奇想,讓烏龜和蝌蚪用猜拳決定,營造故事的高潮趣味,並在最後讓豐饒的大自然解決問題。

作者藉橫長的跨頁版面配合河流綿延,以極簡的方式把大地和動物化約成平面的、色彩鮮明的幾何圖案、用虛線暗示動作延續的方向,畫面與角色經過精心設計,同時表現雄渾的氣勢與稚拙的童趣,很可惜有些動物的造型不明確、不易辨識。

跨頁畫面多以大遠景呈現,直到情節轉折處,才突然迫近到烏龜和蝌蚪面前,誇張的烘托緊張的氣氛,而故事的角度也從普遍的大自然法則突然轉向孩童的遊戲法則,這是值得再思之處。

然整體看來,仍不失為一本優秀的作品。

評審推薦創作獎《迷戲》

適讀年齡:8-12 歲

內容簡介

京戲大名角筱雲仙到「我」家來借宿啦!小女孩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京戲文化,被它深深迷醉。

可是,戰火臨近,演出期限縮短,筱叔叔也被迫離開我家,戰爭奪走了百姓享有的京戲文化和平靜的生活。

評審評語

翻開《迷戲》這本書,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郁的「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江南氣息,映入眼帘的是淡淡清雅的遊刃於石青底色之上的「煙籠寒水月籠沙」的輕描素寫。

從書的前頁我們便跟隨作者如同踏上了一條吱啞吱啞的木船,在搖搖擺擺的林蔭下,穿過溪溪流水的水鄉,來到了主人公的舅舅和外婆家裡……作者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和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單線淡色的圖畫,讓我們伴隨著她一起,追溯那已暗淡了的和一去不返還的童年往事和回憶。

這本書裝幀雅致,製作精美,以樸實嫻熟的人物刻畫,加上巧妙的文字編排和提示,使讀者身臨其境地似乎聆聽到清晨靜靜河畔旁那慷慨激昂的長韻拖腔,戲院裡面戲迷們的熱情呼應,以及因戰爭而四處奔逃的悲慘呼聲……準確真實的環境背景的處理,使我們如同聞到了堂房家具的馨香。

編輯沒有加入枯燥無味和主觀意識的成人「導讀」,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沒有文字,反覆重複的小主人公痴迷入戲的生動畫面,使讀者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

《迷戲》是一幅淳樸且充滿若近若離美感的淡彩歷史素描,是一首飽含懷舊、層次豐富、含蓄淡雅的詩文,是一杯苦澀且醇美,淡卻不乏味的濃濃清茶,它能讓我們陪伴生活在這個電子遊戲、泡泡糖和漢堡包里的孩子們一起靜心地品嘗這杯茶的濃濃清香,它能讓我們牽著我們孩子們的手去感受孕育了幾千年文化的土壤,去觸摸那含蓄渾濁的文化根基。

評審推薦創作獎《青蛙與男孩》

適讀年齡:3-12 歲

內容簡介

男孩遇見了青蛙。

青蛙對男孩說我會蹲,男孩說我也會;青蛙說我會跳,男孩說我也會;青蛙說我會洗澡,男孩說我也會……男孩彷佛和青蛙較上了勁。

一番比較後,青蛙竟以為找到了失蹤的王子,男孩這才發現「糟了」,但聰明的男孩卻想出很多理由證明自己不是青蛙,因為「我就是我自己」。

老爹和他的兒子小虎兒牽著驢子進城趕集去,路上總是有不同的人告訴他們誰該騎驢子,這些人的建議讓他們很困惑,最後還讓他們掉入了池塘里。

終於,父子二人頓悟沒有必要理會別人的看法,於是開心地牽著驢進城。

評審評語

這本圖畫書以兒童獨特的語言及觀點,塑造個性鮮明、充滿自信的兒童角色,在幻想與現實交迭的舞台上,展現兒童的特質和童年的樂趣。

故事中,小孩與青蛙互相比較肢體動作如:蹲、跳、叫,描述身體部位如:眼睛、嘴巴、肚皮等,將兒童普遍的感官經驗和遊戲巧妙織入情節里,使兒童角色的特質與內涵隨著情節推展愈來愈清晰而立體。

圖畫表現非常優異,包括角色的造型和表情、構圖、頁與頁的節奏和連續性,以及各項細節例如扉頁設計和小孩身上的青蛙圖案等,皆顯示成熟的圖像敘事與溝通能力。

畫面的視覺焦點充分傳達故事蘊涵的兒童概念和幽默,可謂文圖合作無間。

故事從父母與小孩同在的現實開始,進入小孩與青蛙的想像世界,再轉入青蛙王國的童話世界,然後循序轉回。

轉折處若能更自然流暢,並避免文字編排造成的模糊疑惑,整體效果會更完善。

這本看似簡單實則豐富的圖畫書,對於兒童概念的掌握,令人驚喜又印象深刻,經得起反覆閱讀、欣賞。

【第一屆豐子愷兒童繪本大獎】

最佳兒童圖畫書首獎《團圓》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春節到了,在外打工的爸爸趕回家團圓。

但故事中的小女孩毛毛見到爸爸時卻感覺陌生,後來穿上爸爸買的新棉襖、看著爸爸修房子、騎在爸爸肩上遠望……才漸漸建立起對爸爸的重溫和信賴。

故事的高潮由藏在湯圓的硬幣引發:父親在湯圓中放進一枚好運幣,毛毛吃湯圓時剛吃到,就把它送給爸爸,期待著明年再包湯圓的約定。

作者藉一枚硬幣,傳達出孩子對親人的遙想、感激和眷戀之情。

評審評語

《團圓》是一部將民族傳統文化、現代生活內涵、兒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機地融為一體,具有人情味、歷史感、藝術美的感人作品。

其文字故事自然樸素,沒有誇飾的言辭,沒有過剩的意緒,主題意蘊含而不露,情感表達釅而不烈,結構安排疏而不漏,既為繪畫提供了堅實的展開基礎,也給繪者留下了廣闊的創意空間。

而繪者深諳圖畫書的圖畫是設計的美術這一藝術法則,運用年畫的一些藝術元素,緊貼故事的意涵,展開了一系列具有想像和創意的美術設計,例如:門箋的活用、環襯的處理、卡通分格的設計、跨頁圖、大圖和小圖的穿插、封面圖與封底圖的呼應等等。

(信誼出版社的版本在文本開始的頁面安排上,敘事意義較連貫完整。

)這些美術設計強化了繪畫語言的表達功能,營造出了圖畫與文字相得益彰、互為活化、彼此提升的藝術效果。

作品的樸實淳厚的畫風,不僅散發著民族審美的氣息,而且頗能於舉手投足、轉身相對之間,微妙地透露出人物的內在心理情感,顯示出畫家描繪人物的深厚功力。

文字創作獎《躲貓貓大王》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玩躲貓貓遊戲的時候,小勇在小女孩的友情相助下,都沒有被抓到,玩伴封他為「躲貓貓大王」。

可是,玩伴們一個接一個去上學了,連一塊錢和十塊錢都分不清的小勇,只能孤零零的留在家裡。

爺爺去世時,小勇沒有掉眼淚,爸爸來接他走的那天,躲貓貓大王卻不見了!躲貓貓大王到哪裡去了?大家還見得到他嗎?

評審評語

傑出的文字表現使這本圖畫故事書有了動人的靈魂,吸引、召喚、帶領讀者享受一場洗滌心靈的饗宴。

作者張曉玲成功的將一則個人的童年經驗轉化成優美的文學作品,掌握兒童的觀點、心理和語言,塑造出鮮活、傳神、充滿生命力的兒童角色,引領讀者進入具普世價值的童年世界。

故事從兒童關心的主題「友情」切入,以兒童的日常生活遊戲為軸,舉重若輕的呈現主題人物的困境,以不煽情、不造作、不說教的方式,自然流暢的在情節發展中浮現兒童人性里美善的精神力量,產生戲劇化的趣味張力。

作者鋪排故事結構、層次的文學剪裁技巧非常高明,行文用字充分展現淺語的藝術魅力,簡潔、雅致而有韻味,機敏與情意兼具。

作者創造了真正屬於兒童的戲台,他們的對話、動作與思考都是真實童年生活的標記,沒有許多書寫童年的懷舊作品慣將成人情懷投射其間的錯置,難能可貴。

兒童世界裡有歡愉也有悲傷,還有許多無法言喻的感受,幸與不幸的兒童都應該有尊嚴和希望。

圖畫創作獎《一園青菜成了精》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一園青菜成了精》來源於一首生動而充滿想像力的童謠作品。

青菜只是在菜園裡安靜的生存,好似無聲無息,但這部作品卻勾勒出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蔬菜形象,巧妙的展現出青菜的特性,富有濃濃的趣味,故事蘊含了一種充滿智慧的幽默。

評審評語

周翔眼光獨具選擇《一園青菜成了精》這首趣味十足的童謠做為圖畫書文本,為了讓現代孩子更容易了解,他改編了部分內容,並用看似單純,實則功力匪淺的寫意手法,結合現實與想像情境。

圖畫上青菜的姿態、動作活靈活現,擬人化的作法自然,並不刻意添加五官,卻更具幽默趣味,這種形像上的幽默感特別能觸動三到八歲的孩子。

配合童謠背景,周翔巧妙融入中國元素,無斧鑿之痕,例如援用京劇武打場面,又如扉頁風景和《清明上河圖》汴京城郊菜圃的聯想。

而樸拙畫風則似承襲徐渭、齊白石,線條的表情豐富、力道十足,讓讀者感受的不只是視覺效果,還有觸感上的軟與硬、聽覺上的鬧與靜,甚至連肢體也體驗著每個角色的進退、緩急。

書名頁上菜園主人離家,提供青菜成精的理由,童謠最後,文字重複第一句作結,畫中青菜卻有不同,而後,圖繼續說故事,這時主人回家,一切恢復寧靜,但是封底還有一圖,沒有文字搭配 (明天出版社版本),這畫暗示又有一場熱鬧可期,如此巧思,為讀者留下想像空間。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波泰是一隻會傳染噴火病的蚊子,他喜歡吸壞脾氣人的血。

有一天,愛生氣的阿古力被波泰叮了一口,竟開始不停的噴火……對一隻怪獸來說,不停的噴火有多麼不方便啊!阿古力要怎樣才能滅火呢?

評審評語

在華文原創圖畫書中表達兒童情緒是少有的,賴馬以誇張幽默的手法,既表達了生氣對己對人的影響,還充分運用拉頁,表現阿古力生氣的程度,抓住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簡潔的文字、豐富的畫面,以至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閱讀讓人發噱的故事中,早已宣洩了怒氣。

細閱本書每個角色,我們發現賴馬不單關注我們生活中常有的憤怒情緒,還考慮了「害怕」與「擔憂」,讓這些所謂負面情緒,透過充滿兒童情趣的畫面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成人跟小孩閱讀此書的時候,不單能讓他們面對自己的情緒表現,同時也呼喚著我們,也應與孩子一樣,把憤怒、害怕與擔憂的情緒轉為正面的能量。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我和我的腳踏車》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本書描繪了一個少年的夢想:擁有一輛新腳踏車。

故事記述了圍繞著這個夢想,少年如何與他的阿公、朋友、母親等人一起經歷生活的點滴;如何在希望與失望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最後接受環境的不完美,依然肯定自我、面帶微笑。

評審評語

作品講述「我」和腳踏車的一出悲喜劇,以小見大、由表及里地表現兒童的成長願望,生動地描繪出了兒童心靈成長的軌跡。

作品童話色彩的開頭頗具創意,成為一個推動情節前進的有力母題,顯示出作者的講故事才能。

洞察兒童生活本相的作者,智慧地採用了幽默的敘事語調,而漫畫風格的繪畫,更是表現這個故事的十分貼切的美術形式。

作品中的那些富於想像力和寓意性的繪畫強化了其作為圖畫書的藝術質地。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安的種子》

適讀年齡:4-10歲

內容簡介

一顆小種子,讓孩子領悟「等待」的大智慧。

在幽靜的寺院深處,老和尚把三顆千年蓮花種子交到了本、靜、安三個小和尚手中,由此發展出三段種花小故事。

評審評語

《安的種子》以本、靜與安三個小和尚為敘述線索,講述了一個有關大自然規律的寓言故事。

本書文字精準而乾脆利落,圖像簡純而突顯人物性格,像急躁的本、刻意經營的靜與泰然的安。

此外,文圖結合所展示的說故事魅力,更令人擊賞。

前糊貼頁以肅穆的深秋始,並連安與小狗走過的足印,色調暗沉;後糊貼頁則以榮華的盛夏予以呼應,綠意盎然。

作者巧妙地以安在種出千年蓮花後仍泰然自若,挑水勞動作結,使四時有序的寓意不言而喻。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池上池下》

適讀年齡:7-12歲

內容簡介

四月天送來綿綿春雨,滋潤快要枯竭的水池。

一座位於城市邊陲、也許並不起眼的池塘,在雌麻斑晏蜓產卵的那一刻,開啟了《池上池下》如此一段美麗的生命篇章。

這本以蜻蜓的成長為主軸的科學圖畫書,呈現給讀者的,不單是小小世界裡的生物知識,更是美好而繽紛的世界。

評審評語

這本知識類兒童圖畫書,以蜻蜓的成長為主軸,延伸出對環境中其他生物的認識與關懷,創造出一個值得細細觀察、品味的生命空間。

本書與同類型作品相較,具備許多水平以上的條件,例如主題內容與兒童的關係、圖畫表現精確,以微觀的角度與充滿人文情懷的書寫方式,用心與努力特別令人感動。

內容非常豐富,若能考慮更有開展性的開本尺寸,畫面布局與閱讀視覺焦點的關係,文圖合作更緊密,應有更完美的整體效果。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西西》

適讀年齡:3-8歲

內容簡介

公園裡有好多人,他們在唱歌、在買東西、在玩遊戲、在野餐……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咦,西西怎麼不來玩?大家都好奇西西是不舒服嗎?不開心嗎?耳朵沒聽見嗎?……一頁頁翻下去,除了看見公園的熱鬧,還會慢慢地發現西西坐著不去玩的原因!

評審評語

整部作品像是攝影機的鏡頭,借著遠景、大遠景和中景的轉移,巧妙地說著時空中一切「正在發生的故事」。

作者以精簡的文字,不著痕跡地,把西西定位在所有交錯故事的中心位置,使整個故事有精確的焦點。

繪者則利用西西的朋友(另一個小女孩)為動線,帶著讀者參與在同一段時間中,同時不斷進行的所有活動。

而繪者對圖畫中每一個小孩「做什麼」的細部著墨,更為這文圖合作無間的創作,落實了專屬於小孩的想像力和幽默。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想要不一樣》

適讀年齡:7-12歲

內容簡介

在這本圖畫為主的書里,童嘉以俏皮而幽默的畫面,呈現出突破整齊劃一的程序、想要與眾不同的點子,令人莞爾,也代表了許多「想要不一樣」的孩子,反映出他們真實的心聲。

評審評語

這本書充滿驚奇,也耐人尋味。

每一幅跨頁,創作者借著文圖的對話和合作,先以左頁自問式的文字,引發學齡兒童對事物原有(一樣)的認識,再利用右頁令人驚喜、會心一笑的圖畫答案,從認知上打破對該事物的刻板印象(不一樣),也從心理上將小孩的「擔心」,轉化成接納的擁抱。

本書能突破常見的圖畫書答問和圖像辨識格式,在於其圖像取材,是那麼的幽默和「不一樣」,卻又緊扣學齡兒童的成長議題,從心理層面真正貼近兒童的心。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

適讀年齡:4-8歲

內容簡介

嘟嘟嘟,火車開了! 我們一起去郊遊。

打水仗,好清涼。

滾泥巴,笑哈哈。

你認得出「我」嗎? 本書藉有趣的文字和精緻的圖畫,鼓勵小朋友動動腦筋,一起猜猜「我」是誰?

評審評語

《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看似不過一本數字書,但實則故事情節內含偵探文類元素,讀者於閱讀過程,需主動結合文圖,透過文字所提供提示,在十五個暗藏豐富細節的跨頁畫面中仔細比對、判斷、選擇,找出交集,方能回答書名提問,並在搜尋畫面的過程中,同時領略圖像細節暗藏之幽默。

此書色彩搭配和諧、內斂,花草、水波、雲影、石板、石橋等背景的形狀與線條在規律中又帶變化,顏色變化層次豐富,不僅營造畫面肌理,也表現生機盎然的輕快活潑氣氛,提供豐富視覺饗宴。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荷花鎮的早市》

適讀年齡:6-12歲

內容簡介

故事講來自城裡的小男孩陽陽跟隨爸爸媽媽回水鄉給奶奶祝壽。

清晨的集市可真讓人眼花繚亂,陽陽看到賣蔬菜的、賣酒的、賣鞭炮的、還有人在唱戲呢,陽陽玩得好開心。

故事展現出濃郁的江南水鄉風情。

評審評語

整部作品像是攝影機的鏡頭,借著遠景、大遠景和中景的轉移,巧妙地說著時空中一切「正在發生的故事」。

作者以精簡的文字,不著痕跡地,把西西定位在所有交錯故事的中心位置,使整個故事有精確的焦點。

繪者則利用西西的朋友(另一個小女孩)為動線,帶著讀者參與在同一段時間中,同時不斷進行的所有活動。

而繪者對圖畫中每一個小孩「做什麼」的細部著墨,更為這文圖合作無間的創作,落實了專屬於小孩的想像力和幽默。

優秀兒童圖畫書獎《星期三下午,捉‧蝌‧蚪》

適讀年齡:5-10歲

內容簡介

星期三下午不用上課,小朋友都好開心,老師也想利用這個時間好好休息,於是叫小朋友去河邊捉蝌蚪,結果就發生了一連串有趣的事情……他們有沒有捉到小蝌蚪呢?

評審評語

《星期三下午,捉‧蝌‧蚪》圖文結合緊密,主題與敘事手法互相呼應,故事情節以學童間和老師同事間的對話、河裡紅魚和蝌蚪另一組師生關係間的「魚語」、敘述者的旁白、報紙文字、學生作業等多重敘事構成,並以蒙太奇手法,打破時間線性,體現眾聲喧譁,後現代風格鮮明。

書中既嘲諷老師形象、又顛覆既有師生關係,然語氣戲而不謔,分寸拿捏得當。

此書文字簡潔明快、圖像表現自由自信,氣勢十足,不僅是本屆參選作品中風格與形式難得出眾之作,在華文兒童圖畫書創作發展歷程中更具重要指標意義。

在我們大量購買國外引進繪本的同時,也希望各位家長能支持一下國內原創繪本。

讓孩子能在國內原創繪本中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繪本森林APP內頁展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