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父母都曾這麼溺愛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我們這一代因為早期從父母那裡獲得愛要麼太少、要麼被愛傷得不淺。
當我們為人父母時,我們都憧憬著:一定要好好地愛我的孩子,絕不傷害ta。
我們給孩子買最好的玩具、最貴的衣服,想盡各種辦法海淘或代購奶粉輔食,總之就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愛。
但是,我們也常常擔心會不會走到另一個極端?會不會太溺愛孩子了?
什麼是溺愛?過去了7年里很多爸爸媽媽問我,作為一個11歲女孩的母親我也認真地思考過這個問題。
溺愛就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遠低於ta的能力,並且不幫助孩子發展他們未來獨立生活所需要的能力。
那麼,這常見的10大溺愛行為,你有嗎?
1、過度代勞
過度代勞就是家長因為怕孩子累、怕孩子做不好等代替孩子做。
比如過度餵飯、幫孩子穿衣服、準備書包等。
很多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飯了,但是我們很多家長生怕孩子吃不飽、吃冷飯,仍然不讓孩子自己吃,非要親自餵飯。
我家跳妞上1年級時,班上還有1個男同學每天都是他媽媽給他穿衣服穿鞋子,在學校熱了也不會脫衣服、上體育課也不會換運動服,讓老師非常頭疼。
一般健康的孩子1.5歲時就具備獨立吃飯的能力了,進食能力包括口腔發育、手部發育、手眼協調能力等。
正常情況下2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粘扣非系帶)了。
幼兒園中班媽媽教幾次寶寶就會自己收拾書包、準備第二天要用的文具、水壺等。
2、小學階段父母每天幫孩子記錄家庭作業、陪孩子寫作業、幫孩子檢查作業等
跳妞上小學時,學校老師也會要求我們每天必須檢查作業並簽字,但是我知道任何正常的小學生都有能力記錄作業並自行檢查完成。
因此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我每天都會把老師發來的家庭作業信息刪除,給跳妞準備了可愛的小筆記本,讓她自己記錄作業。
我們還一起發明了很多象形文字。
哈哈~
其實是跳妞會寫的字不多,我們就想了除了用圖畫代替文字以外的方法。
比如老師讓朗讀第幾頁課文,我們就畫個大嘴巴後面加上頁碼。
我也一直堅持讓她自己寫完作業後檢查,我只負責簽字。
雖然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錯誤,跳妞自己也檢查不出來,但是我覺得和學會自我檢查、以及對自己的事情完全負責相比,偶爾沒有全對並不是那麼重要。
如今跳妞馬上要小學畢業了,她不僅掌握了自己檢查作業的技能,很多時候做完手工或烘焙等,她都會自己主動檢查一遍。
3、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現在很多城市家庭已經沒有多少家務勞動了,如果再請了鐘點工,那孩子就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家務了。
我們家裡的家務也很少,但是我一直會特意留一些家務給跳妞做。
跳妞在幼兒園期間就會協助我洗菜、做飯,上小學後她就負責自己房間的打掃(如果她打掃的不夠乾淨我會協助,但是這種協助是要收取回報的,比如感謝信、給我彈首鋼琴曲等)。
此外,每周都會有兩三天由她負責洗碗、疊衣服等。
跳爸出差的時候,我家的早餐是跳妞負責。
雖然所謂的早餐很簡單,基本就是加熱麵包牛奶或培根。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跳妞非常喜歡做飯,經常和我說她以後要給她的孩子做很多好吃的。
4、對孩子的物質要求無限度地滿足
一些父母覺得自己反正不缺錢、又不是買不起,所以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
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不能正確地看待物品的價值,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慾望,以及不能很好地管理金錢。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海沒有哪家的錢是怎麼花都花不完的,等哪天你痛罵孩子」敗家子「的時候,其實最應該罵的也許就是你自己。
5、孩子在外犯錯不指出,或者被人指出了護短
很多父母還抱著」我的孩子我怎麼說都可以,就是不能讓別人說「的心態,其實如果孩子犯錯不及時指出,孩子就失去了認識錯誤的機會,更不要說改正錯誤了。
一個人不能理性地認識自己的問題並改正,他以後的發展會受到很大限制。
6、誇大孩子在與他人的衝突中所受到的傷害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難免有磕磕碰碰,但是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一丁點破皮或者只是被推了一下,就誇張得大喊大叫,又是去醫院照CT又是開一堆藥。
其實這樣的過度反應對孩子沒什麼好處,孩子以後如果也這樣處理和他人的衝突一定會吃大虧的。
7、總是討好孩子、補償孩子
一些媽媽因為自己童年經歷過傷害,就覺得再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傷害而過度保護。
或者自己小時候因為窮而吃不飽、穿不暖、得不到心愛的玩具,等自己做父母了就加倍的補償孩子,讓孩子拚命吃、穿最好的、買成堆的玩具等。
或者因各種原因而成為單親家庭,就覺得非常對不起孩子,孩子缺少了父愛或母愛,所以就拚命對孩子好,以補償那份缺失的愛。
8、總是替孩子做選擇
奶奶覺得你冷就給加衣服、媽媽覺得你沒吃飽就必須再吃幾口,爸爸覺得這個好玩就必須玩這個。
9、總是給孩子特權
覺得孩子還小,就可以不遵守規則、享受特權。
如在公共場所以孩子小偉藉口插隊、讓別人特殊照顧等。
生活中溺愛孩子的行為還有很多,只要我們記住兩個原則,就能很好地避免讓我們的孩子沉溺在溺愛中。
1、幫助孩子發展未來獨立生活所需要的能力。
2、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能自己承擔的責任決不代勞。
--End--
(如果你有更多育兒困惑,歡迎到微信訂閱號「嬰幼兒發展王榮輝」跟我聊)
「心軟是害,狠心是愛」溺愛孩子,只能等社會來替你教育TA!
有人說中國的孩子是被家人餵大的,但是外國的孩子卻是被餓大的。可見這兩種孩子長大之後的差別。現在的太多父母,尤其是婆婆爺爺,總是擔心自家的孩子吃不飽,就連吃飯也是親力親為。然而他們沒能想到,這樣做...
孩子需要從小獨立自主麼,還是等到上高中再說?
溺愛有兩種——包辦型溺愛和放縱型溺愛。包辦型溺愛中,爸爸媽媽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人生都進行了規劃;而在放縱型溺愛中,爸爸媽媽為了孩子什麼事情都會去做,他們是孩子的手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