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十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親子關係的溝通技巧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親密關係的建立,來自有效的溝通,溝通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的。
畢竟,父母只有不斷的成長、才能和孩子建立高品質的親子關係。
十六、親子溝通的思維方式
父母的認識決定了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要想改進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只有打開思維的天窗,轉變認識,才能夠用心吸收更先進的溝通技巧,幫助自己達到目的。
1.父母與孩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父母與孩子的經歷大不一樣,孩子與父母的看法不同也不足奇怪。
不要總認為自己就是權威,孩子有的優點父母可能就沒有,對父母適用的方法不一定對孩子也適用。
因此,不要強求孩子與父母完全一致。
尊重孩子的不同,孩子才會尊重你的獨特之處,才會接受你對他的看法。
2.父母不要試圖去控制孩子
一個人不可能強制性的改變另一個人,父母也不能改變孩子。
父母只有改變自己,才能使孩子做出相應的改變。
控制孩子是不可行也不可能的,使孩子學會「怎麼樣做」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有他自己的一套生活規則,要明白孩子的一套,從孩子的角度去找出使其最容易接受的方法。
3.對方的回應決定溝通的意義
父母表達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方接受到什麼才最重要的。
假如孩子不能接受你所說的,你覺得自己說的再好、在正確也沒有用。
因此,父母必須使用孩子能夠領會的,能夠接受的話語與孩子溝通,根據孩子的反應改變說話的內容和方法,達到溝通的目的。
4.父母的行為和情緒最容易影響孩子
孩子看到父母做什麼事,自己就會去做;看到父母的情緒反應,便認定是正確的,在出現類似情況時也會做出相應的情緒反應。
而單純的語言、道理教導卻很難產生這樣的效果。
因此,父母務必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說和做之前想一想這樣做對孩子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5.要肯定孩子的正面動機
每個人的行為對他自己都是有意義的,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而做的。
對孩子來說,或許他的行為有錯或者效果不好,但應該肯定他是有自己的正面動機的,只是難免考慮不周。
父母應該吧孩子的行為與動機分開來看。
孩子總是想提升自己,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有效的方法,引導其行為。
6.引導孩子思考多種方案
不成功不代表辦不到,很可能方法不對,換種方法就有可能達到目的。
父母是否平時做事的時候,喜歡多思考幾個方法;是否平時習慣用多種方式和孩子溝通;是否碰到問題先考慮方法是否正確,而不是干著急發脾氣。
這種靈活多維的方式,能夠「遺傳」給孩子。
所以無論是教育孩子,還是解決問題,都要考慮幾種方法,切忌總被負面情緒包圍。
7.成長過程即是學習過程
孩子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對其將來有所影響。
成長過程也是孩子不斷學習的過程。
不斷的嘗試才是使其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怎樣做有利於事情的進展,怎樣做無益於事情的發展。
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要鼓勵孩子去接觸新的事物。
8.父母是孩子的協助者,而非管家
父母只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和想法,如果父母硬要當管家,什麼事情都要為孩子安排好,服務好,孩子就很難發展出獨立性和自信,很難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一個過分強大的父母,必然只能培養出過分弱小的孩子。
這個道理在中國不知道被多少次包辦的父母驗證過了。
因此,父母只要在一旁鼓勵、引導孩子,看著孩子自己成長就可以了。
9.不要把「愛」當籌碼
父母的愛是孩子成長的動力源泉,是血緣紐帶的情感表現,它是人的本能,是天然不帶任何雜質的,無條件的。
如果父母以「愛」的名義,想要操縱孩子,那這種「愛」就是傷害。
它會讓孩子恐懼這愛,最終會讓孩子逃離。
因此,父母千萬不能隨便以「愛」做籌碼,那將會使孩子也把父母的愛當做籌碼,良好的親子關係將不復存在。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注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張榮豪老師
課程諮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詳情請加QQ :2245970455
手機以及微信:18795967480
全國研究院交流群——添加張榮豪老師微信。
敬請期待明日 下一篇:【原創】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17】
(關注我的公眾號:芒果三冥治 發送消息:17 即可閱讀)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怎麼樣理解「父母與孩子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思考2:看到孩子失落時的樣子,你從「肯定孩子的正面動機」出發,如何與孩子溝通?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讚,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