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規劃在童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現在我再說:「人生規劃在童年」,可能會被很多人唾罵。

大家會說:成功規劃的代表人物,在28歲的好年華,自殺身亡了,這難道還不說嗎,人生規劃其實就是忽悠嗎?

我長大的時候,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很多傳統的父母會告訴孩子:別的你什麼都不用管,只要讀好書就行了;不要總想著穿衣打扮,這樣就分心走神了,容易學壞;不要總琢磨錢,你上學呢,要錢幹什麼?別想亂七八糟沒用的,你的任務就是好好讀書……所以我周圍很多人都是書呆子。

即便現在,他們要麼不會穿衣打扮,要麼不會做家務,總之是如果離開學校,生存能力就比較弱。

孩子的成長,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很多時候,是需要孩子自己有所感悟,然後才會有行動,這個工作其實是家長難以代勞的。

這就如深圳女孩郭恆,父母和導師已經為她的人生規劃了最完美的路線圖,但是,由於不是發自她自己內心的源動力,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問題,讓完美的規划走了樣。

目前的中國父母,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總是擠壓孩子的成長空間。

他們常常忘了,孩子的人生,其實只是孩子的,自己如果介入太多,就是在和孩子搶奪人生資源,把孩子的人生變成自己的人生。

要想讓孩子對生活有熱情、有動力,就要讓孩子多生活有更多的自主權,參與權,如果什麼都已經被安排好了,孩子就會喪失興趣,沒有動力。

現在有很多官二代、富二代有很多匪夷所思的舉動,這些年輕人背後,一定有一個超級有「責任感」的父母。

調皮搗亂的是不聽話的孩子,他們用讓父母操心來反抗父母對自己的操縱。

還有很多孩子,不惹事,但是,沒理想,沒目標,也讓父母發愁。

這些孩子,都是在用毀滅自己,來報復父母對自己生活的侵入。

父母為孩子做得太多,會讓孩子沒有責任感、沒有動力,沒有追求。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說,父母沒辦法規劃孩子的人生。

因為孩子不是機器人,他是有思想的,父母沒辦法要孩子完美的按照自己的規劃亦步亦趨,不出問題。

即便你能給孩子洗腦,可是,人生的岔路很多,說不定哪一個角落有一個什麼樣的刺激,就能讓孩子崩潰。

所以,被規劃的人生其實是很脆弱的。

規劃不行,可是不規劃也不行呀,孩子自己沒想法,不幫一把怎麼辦?

我聽一個藝術老師說過:所謂的創造力,其實就是生活的經驗。

所有的創造,都來自於經歷,如果沒有經歷,光靠空想,是難以產生作品的。

所以她要求她的學生多去採風,在生活中多看多體驗。

我覺得她這句話其實也反映了孩子人生規劃的真諦:讓孩子多參與生活,多體驗,多感受,他就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在碰壁的過程中,他也能知道怎樣做才更合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多和孩子平等溝通,孩子反而會和父母的想法更趨向一致。

根據對青春期孩子的調查,孩子其實也是需要指導的,但是他們不選擇父母,是因為父母的態度讓他們反感,如果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的平等、沒有壓力,他們反而更願意相信父母。

所以,與其害怕孩子失敗,給孩子規定好陽關大道,不如放手,讓孩子有更多的嘗試,讓孩子自己去尋找這條大道。

別人硬塞給自己的東西,我們可能不能體會到它的價值,但是,自己選定的東西,往往會更珍惜。

所謂的人生規劃,我覺得就是要讓孩子參與進更多的生活,所有的都儘可能的讓孩子見過、體驗過、感受過。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經作者同意在本平台發送。

歡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成致-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則我們將究其責任。

【作者簡介】

黃微:家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團中央《知心姐姐》雜誌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國巡迴報告團講師。

多家親子網站特聘專家,多家教育雜誌撰稿人、國家一級培訓師,著有《我最想要的親子性格書》、《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等多部作品。

資深家庭和教育諮詢專家,黃微家庭&教育諮詢創始人、首席諮詢專家。

「成致青少年教育」微信公共平台(微信號:see_do_get),關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諮詢不是超級保姆

這麼多年,一直在做家庭教育諮詢的工作,來找我求助的父母越來越多,然而,我也越來越困惑:我到底是誰?父母們期望我是誰?每一個來諮詢的父母,我都會讓他們做一系列的測試題,再結合我和他們以及和孩子的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