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在飯桌上頤指氣使, 韓美的娃卻是這樣表現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如同服務員,如果家中有老人,那麼老人更像是「海底撈火鍋店」的服務員。

我們曾經看過許多這樣的場景: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父母端著碗追趕著孩子;父母一遍又一遍地在飯桌上督促孩子多吃。

然而,中國孩子鮮有感恩的表情,有的更多的是不耐煩,覺得這些得到的是應該的。

中國孩子對這些已經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是麻木不仁。

飯桌上的韓國孩子

韓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長者。

在家中年紀最小的孩子,每次吃飯前,都要忙忙碌碌地按從老及幼的順序給屋內的人盛飯端飯添飯,完畢,還得目不斜視,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對飯桌上的長輩們說:「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

韓國的孩子吃飯時是一種感恩的表情。

飯桌上的美國孩子

美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餵飯。

孩子喜歡吃什麼,美國父母只是提出建議,至於最終孩子是喜歡是肉還是吃蔬菜,美國父母是從來不管的,孩子吃多少飯,父母更不願意再管。

在美國的眼裡,孩子已經開始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結果,美國的孩子吃飯時表現的是一種獨立的品格。

家庭教育應當重在「教化」,而不是口頭教育。

許多中國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在於家長不會「說」,而是家長不懂得如何「教化」。

吃飯等生活行為是家庭教育最經常、有效的教化,然而,許多中國家庭在這些方面是缺位的。

我並不認為中國孩子應當如韓國或美國孩子那樣的吃飯,而是我想說的是,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飯桌等生活行為上的教化。

韓國的家庭在飯桌上是在通過氛圍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覺中懂得感恩;美國的家庭在飯桌也是通過習慣來教化孩子,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獨立和承擔責任。

而我們許多家庭在飯桌上缺乏的是對孩子的「教化」。

我們在飯桌上只是關注的是孩子是否吃飽吃好。

恰恰是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正在傳送給孩子是一種錯誤的信號: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們必須無條件為你服務。

結果,孩子認為家長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

但我們卻忽視我們本可以通過教化告訴孩子,我們對你的關懷,不僅是因為你是孩子,而是因為我們對你的愛。

更重要的是,本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給你的愛是讓你知道,你要學會回報他人,學會愛他人。

結果,在這種沒有教化的「教化」下的孩子,當他們長大後,他們除了認為你父母應該做的之外,滿眼都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找到好工作,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房子住,是父母的錯;自己沒有找到媳婦,是父母的錯……他們長大後想起來的都是種種父母的不是。

我們許多家長,恰恰因為在吃飯等許多生活行為上,沒有日積月累地教化好孩子的感恩之心,導致孩子的心中並沒有種下感恩和責任的種子。

當他長大後,對父母頤指氣使時,我們應該怨的是他,還是怨的是我們不智慧的教育的報應呢?

回復關鍵詞可

生長指標、分離焦慮症、墮胎、不喝奶瓶、把尿、訓練尿尿、便便、便秘、積食、拉稀、腹瀉、小便、放屁、腸套疊、肛欲期、疝氣、急疹、濕疹、手足口、咳嗽、鼻塞、發燒、感冒、叛逆、語言暴力、注意力、頭睡偏、規矩、撫觸、備孕、新生兒、坐月子、催奶、疫苗、哺乳、產後、輔食、微量元素、缺鈣、崔玉濤、牙齒、睡姿、夜奶、斷奶、回奶、感冒、代購真相、奶量、性教育、微課堂、敏感期、輪狀病毒、牛媽故事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