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執拗不聽話?真的是孩子的錯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老師來給大家分析幼童日常比較執拗的原因。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大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可愛、順從的小寶寶,逐漸變得執拗起來,不太聽話了,有時你讓他向東他偏向西,帶有一種故意性。

像是這樣,家長採用打、罰、哄、物質引誘等方法來應對;其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出現了副作用。

那麼運用哪一種行為規範、採取何種溝通方式才能處理好此類問題呢?對此呢,需要認識以下幾點:首先我們要知道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人的意識就是人腦對特定物質環境的一種反應;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大腦開始有一個大的運動過程,也就是說:孩子開始用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來看待這個世界啦。

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童心和童趣。

成人認為孩子的執拗,相反在孩子的眼中,他倒是覺得大人有些執拗。

這關鍵是一個理解、溝通和引導的問題。

所以說,家長與孩子應該有一個平等的地位來相處、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循序漸進的讓他能明辨是非知、曲直。

舉例來說:讓一個四歲的孩子的寫字,一定要非常漂亮;孩子一定是擔心寫不好,因為他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遭到孩子的拒絕。

進而遭到家長的打罵、斥責、甚至是懲罰孩子。

那麼這樣孩子就會以執拗的方式來表示反抗。

通過這個例子:孩子的一種執拗、違抗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在她背後藏著擔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做錯等等。

那麼,當孩子執拗不聽話時,我們該怎麼引導呢?首先家長一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能隨便的發火、懲罰孩子;更不要打罵孩子。

因為這種沒耐心、專制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反感。

成人的束縛壓制,會讓孩子覺得更加難為情,受到威脅,他們就會更加執拗。

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社會心理學也研究表明:當成人與自己的子女以一種民主的方式進行交流,可以互提意見的時候,對於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是大有好處的。

在管束壓制的氣氛中,其實是很難培養出獨立性和創造性的人才的。

第二點:那就是應該查找原因,要考慮當時的情況和孩子的心情以及能力,不必強求。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孩子可以獨立去做的。

有時候他需要成人的幫助。

而有些事,你可以跟他一起做。

比如說五歲的孩子,可以獨立收拾完玩具了;如果他玩耍後不去收拾,你應該勸導他:好孩子,應該愛惜玩具,玩耍完了應該收拾好,布娃娃在看著你呢。

對待三歲的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收拾玩具。

而兩歲的孩子呢?根本不會收拾玩具。

你就不必強求啦。

同時,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她自然的就會出現一個執拗期,這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時期。

也就是說當孩子出現的一個特別的執拗期的時候,說明他是有了自我的意識。

孩子開始區分你我他這樣的一種人際關係。

當孩子執拗期來臨的時候,非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家長要順從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因為這個時候你跟孩子對抗的話,你只會更生氣。

你說東他一定會是說西。

所以說當孩子在三歲,出現人生中的一個執拗的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疏通好、引導好,不然的話,也會加劇孩子在青春期時更加叛逆的表現。

那麼第三點呢 有時候我們孩子的執拗啊,是我們的成人嬌養養成的,所以說,家長朋友平時應該注意:原則性的問題,不應該順從的時候一定不要遷就!尤其是讓一些比較溺愛孩子的人來看孩子的時候,這樣長大的孩子就會比較執拗。

如果你平時老是無條件的遷就孩子,就會為孩子以後各個時期的成長發育留下隱患。

助長了他以後多次的執拗。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我們親愛的家長朋友,都應該用一種理性和平等的方式,來跟我們的孩子做好溝通。

好啦,今天就講到這裡。

我們下期節目 再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要學會適時「放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在中國,很多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成績、培養各種能夠「不輸在起跑線」的技能上面,而忽略了訓練孩子的獨立能力,導致一部分孩子自理能力差,沒有責任心,無法獨立思考問題或者克服...

如何讓孩子學會玩,你家寶貝會玩麼?

玩,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象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處可以發現,孩子在玩時都很投入,很快樂。雖然是在玩,但卻象認真的做事。對於孩子來說,遊戲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