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七個方法讓孩子觀察力非比尋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有句成語叫見微知著、明察秋毫,這說的就是人的觀察力。

觀察力可以發現細微變化、事物的發展和不同之處,可能許多人都認為這不是太重要,但是它真的很重要。

觀察力具有經常性、穩定性等優點。

人們的觀察力很奇妙,事物的多少、事情的簡單和複雜程度、事情發展和走向等,都在觀察範圍之內。

因此,通過觀察和探索事物,就能發現事情的規律。

觀察力優秀的人,都會有很高的成就,藝術家、科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等,都是這個樣子的。

一個人的觀察力和他能力有很大關係,這個人的知識儲備、社會經驗、個人經歷、興趣愛好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俄羅斯專家根據的長期研究發現,大多數孩子的普遍特點是觀察力薄弱,這就是孩子們缺乏求知慾的原因。

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是開發智力資源的重要內容。

因為只有開始觀察了,才會根據觀察的事物進行思考。

孩子在上學時認真觀察各種食物,有助於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孩子好奇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觀察是智力的基礎,一個人的觀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所以,讓孩子有敏銳的觀察力十分重要,這是關係到孩子的切身利益的。

在知道孩子們進行觀察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觀察和記錄並行

老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在觀察事物時,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作好記錄。

達爾文曾經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

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

所以,家長教會孩子收集和整理所觀察到的情況,對於孩子成長是有好處的,而且還養成孩子上課愛記筆記的好習慣。

可以說提髙孩子的觀察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內容。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們時,不僅要讓孩子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進行觀察,提高觀察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家長應該多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讓孩子有敏銳的關注度。

二、真實性

觀察事物要注重真實性,這是觀察的基礎也是觀察的準則。

家長教育學生要說真話,做事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這是素質教育與文化教學的結合。

觀察就是要尊重真相,孩子的觀察有時就是為了找到真相。

有目的地進行觀察,是為了給事物提供客觀正確的答案。

在父母在讓孩子觀察時,不要干擾孩子觀察結果,讓孩子為了迎合父母而弄虛作假。

讓孩子做到看到什麼就寫什麼,不憑空亂寫亂說,一切有據可依實事求是。

三、讓孩子有觀察的自律性

無論是什麼人都有自律性,只有自律的人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父母或是老師在指導孩子們進行觀察時,要不斷提高孩子的自律性,把觀察星空與向伽利略學習聯繫起來,把觀察人物與學習莫泊桑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探索各種事情的真相。

家長在教孩子觀察事物時,可以從下項中找技巧:

觀察事物:事物的來龍去脈,即事態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果。

觀察環境:室內的陳設、四周建築物等的特徵。

觀察貴物:四季的變化,朝轉的變化,陰晴的變化等。

四、有的觀察興趣

只有興趣才會產生動力,這是培養觀察力的首要條件。

為了鍛鍊觀察能力,家長必須培養和了解孩子的興趣。

一個人興趣的強弱,會直接影響觀察的結果。

家長要適當多培養孩子的興趣,只有有了興趣才會讓孩子主動去探索事物的原本的本質。

五、細緻性

觀察東西要細緻,是觀察力的一大要素。

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細微差別和不同之處。

只有細緻的觀察,從而能透過表面現象去認識其本質。

孩子在觀察時,比較馬虎不知該怎麼觀察。

就連大人對某些事物的觀察也不精確,所以想要觀察事物就要足夠細心。

六、知道主次順序

任何事情都事有頭有尾,有主有次有順序。

家長在教孩子觀察時,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題,不要被爬枝末節迷惑。

同時,還要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和被觀察事物的相關知識。

觀察時要知道被觀察事物的順序,還要知道本次觀察的目的。

在觀察時除了驗證已知的結論,還要發現別人所不知道的東西。

七、觀察與思維結合

觀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思維是智力發展的核心。

要做到觀察和思維互相配合,只有這樣觀察才有意義。

家長要引導學生積極觀察、認真思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要觀察問題、解決問題。

家長的指導觀察不是站在孩子深厚說,然後讓孩子記錄家長的結論。

而要引導兒童從比較中發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孩子各項思維能力向深度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