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行為溺愛對孩子傷害更大的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課堂上,一位家長問:「sally老師,我家的孩子7歲了,本來想帶他一起來圖書館,可他出來總是不能安靜,很吵,怎麼辦?」

我回答:「可以問問孩子他有什麼辦法,外出的時候,做些什麼既可以讓自己不無聊,又能不影響媽媽或別人?7歲的孩子,他可以想到很多方法。

後來家長回復我,問了孩子,他說不知道。

這樣的情形我遇到很多,當家長們問我怎麼辦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建議家長回家問問孩子的意見、孩子的想法時,得到的是「不知道」這3個字。

以前,很多父母、老人對孩子生活上照顧的無微不至,會替孩子做很多他會做的事情,而現在父母們逐漸意識到了這樣會阻礙對孩子的獨立、自立,慢慢的改變觀念,刻意的放手,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但是相比起替孩子做的多對孩子傷害更大更長久的是-----替孩子想的太多。

太多的家長會告訴了孩子要怎麼做,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應該怎麼做。

  • 孩子2、3歲時,我們大人這麼說

把垃圾撿起來,仍在垃圾桶,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

吃飯時要好好吃,要吃快一點,不要邊吃邊玩,這樣對身體不好;

玩具玩完了,要收起來,扔的地上到處都是,一團亂;

  • 孩子4、5歲時,我們大人這麼說

看書時要坐好,不要躺著,眼睛離書遠一點,別把眼睛看壞了;.

晚上早點睡覺,別磨蹭了,要不明天早上又起不來了,又該遲到了;

要跟小朋友一起玩好好玩,不能打架,打架是不對的,不能解決問題,打了別人要主動跟別人說對不起;

  • 孩子再大一點時這麼說

你要多花點時間閱讀,閱讀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你看人家某某某作文寫得多好;

抓緊時間做作業,要是做不完,明天老師會批評你的;

今天天氣冷了,把外套穿上,別凍感冒了。

……

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到行為習慣,再到日漸長大後的興趣班、擇校、擇專業甚至擇工作、擇偶,我們都想插上一手,美其名曰「為你好」,做父母的我們,覺得我們經驗豐富,吃過的鹽比孩子走過的路都多,替孩子想在前面,可能產生的後果,責任都替孩子想好了,孩子不需要多想,孩子你只需要按照我們大人說的去做就可以了。

幫助還是阻礙?

大人覺得這樣是幫助孩子,可我們卻沒有想過,我們替孩子想這麼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是幫助還是阻礙?

小時候,孩子沒有機會去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何做。

玩具玩完了怎麼辦,怎麼收?

垃圾掉在地上了怎麼辦,扔哪裡?

跟小朋友發生衝突了自己怎麼想辦法解決?

動手打了小朋友會引發什麼後果,

這樣的後果進而又引發什麼後果?

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可能會承擔什麼責任?

作業如何安排更合理?

如果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會面臨怎樣的後果?

這樣的後果自己是否願意承擔?

……

所以,孩子自己不會思考,不會判斷,不會解決問題,不肯承擔責任,思維受限,邏輯思維欠缺,只有「不知道」。

這個時候,父母們反過來又教訓孩子,怎麼什麼都不會。

當孩子說「不知道」的時候

當孩子說「不知道」的時候,是我們父母要重視的時候。

也許有些生活自理能力可以通過日後的刻意訓練能學會,但大腦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承擔責任的能力,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卻不一定有機會重新再學習,對孩子思想上的「溺愛」,思想上的不放手,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影響更深遠。

真正做到對孩子思想上的放手,也許才能培養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呢?當孩子說不知道的時候如何引導呢?

  • 機會

給孩子機會或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多思考。

  • 引導

當你告訴孩子一些道理、後果的時候,嘗試著把句號改成問號。

正面管教工具---啟發式提問可以幫助家長引導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多練習和使用。

例如:

垃圾要扔到什麼地方呢?

玩具玩完了,怎麼做可以讓房間整潔?

做些什麼可以讓牙齒既乾淨又健康?

天氣涼了,你打算穿什麼衣服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你的作業是怎麼安排的?

跟小朋友發生了矛盾,除了動手,還有什麼別的辦法麼?

如果你動手了,可能會發生什麼後果?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