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父母應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我們的讀者有沒有發現生活中這樣的一種現象: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一對年輕父母抱著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一路上,孩子幾乎一直都在哭,年輕父母沒辦法,只能輪流著抱抱孩子,一會拍拍孩子,一會指著窗外哄孩子,卻總也哄不住。

看起來孩子並沒有身體方面的不適,只是情緒有點煩躁。

直到車到半路,上來一個懷抱兩歲左右孩子的媽媽,這個孩子一上車,就循著哭聲很注意地看著那個小朋友。

本來早已哭的昏天暗地的孩子猛然扭頭對視上這個同齡人,一下子就不哭了,小嘴瞬間就咧開,笑得像花兒一樣。

在接下來的路程中,只要這個小傢伙一哭,父母就會抱起來看看兩歲的孩子,說也奇怪,跟靈丹妙藥似的,總能立即止哭。

這種有趣的現象幾乎發生在每一個小朋友身上,甚至是小孩子和小動物身上。

表哥的女兒從小在大城市裡長大,平常沒有見過什麼小動物,直到跟表哥回農村老家,起初,表哥還有點擔心女兒會不適應,剛進家門的時候,朵朵就被躺在門旁邊懶洋洋曬著太陽的小狗所吸引,小狗似乎也感受到了新主人的召喚,搖著小尾巴坐起身來,很快,朵朵就和小狗玩的不亦樂乎,連吃飯的時候都想要抱著小狗一起。

講上面這兩個小故事只是想說明,尋求同伴關係是很多生物的一種本能,尤其人,天然是群居動物

正常情況下,兒童對兒童是非常感興趣的,特別是幼兒之間,他們之間似乎有著獨有的交流系統,別人是聽不懂的,這種交流能給幼兒帶來極大的愉悅感,非常有利於身心發育。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首先應該要相信,孩子原本是願意上幼兒園的——這個心理前提非常重要,這種潛意識裡的認可可以影響到家長很多言行,並給孩子很多正面暗示。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持續不斷地反抗上幼兒園。

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背後一定有問題。

要麼是幼兒園的管理本身有問題,要麼家長無意間給孩子灌輸了恐懼情緒,造成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

關於如何正確的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小編會在下次跟讀者們介紹,今天先讓我們來一起探討從家長的角度如何讓孩子喜歡去幼兒園。

首先,作為家長,要以輕鬆愉快的態度來回應孩子的脆弱

我們都知道,孩子初上幼兒園,哭鬧都是正常的也是難以避免的,此時家長的態度就要拿捏好,既要關懷孩子,又不能縱容孩子的脆肉。

具體應該如何呢?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個案例:

小雨是位90後媽媽,也是一名小學老師,平常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但有時候往往兩者很難兼得,所以,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小雨決定開始把孩子送幼兒園,可是,去幼兒園的第一天,樂樂哭鬧著就是不肯鬆開媽媽的手,央求著媽媽不要留下他一個人在這邊,實在拖不出手的小雨只好帶樂樂來了自己教書的學校,帶樂樂參觀了自己的學校,讓他知道什麼是「上班」,讓他明白為什麼媽媽上班的時候要送他去幼兒園,讓孩子在理性上先接受上幼兒園這件事。

接下來的一天,小雨再次將樂樂送到了幼兒園門口,小雨牽著樂樂的小手走到老師面前,對樂樂說:媽媽去上班了,你跟老師進去吧,再見寶貝!樂樂本能地小手抓的更緊了些,眼淚就下來了,看著兒子的這一瞬間,小雨也差點掉出了眼淚,但是小雨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再不能縱然孩子的脆弱了,雖然此時真的很想蹲下來抱抱孩子,安慰幾句,但是,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做了,無非是顯示她對孩子脆弱無意識的獎賞,反而會加大孩子的痛苦,不能強化孩子的這種情緒。

所以,小雨對此只是笑笑,一臉輕鬆地掙開了樂樂的小手,用輕鬆愉快的口氣對他說「樂樂跟老師進去吧,再見!」說完,扭頭就走了。

身後傳來兒子大哭的叫喊聲,小雨的心一下被揪住了,很疼,很想跑回去抱抱他,給他擦擦眼淚,但最後還是忍住了。

只是停下來,回過頭,笑著跟他揮手,仍然輕鬆愉快的重複道:不要哭了,跟老師進去吧。

再見寶貝,媽媽下班了就來接你!「然後轉身就走了。

只聽到身後樂樂還在那裡哭。

下午接樂樂的時候,看到他心情愉悅的樣子,小雨也不再提早上他大哭的事,一路上和他聊些其他事,表現出一副確實不在意他的哭鬧。

接下來的幾天,樂樂早上去幼兒園時心情還有些低落,小雨既沒有安慰也不講道理,假裝沒有在意她的情緒,只一路上輕鬆地和他隨便聊些什麼。

到了幼兒園門口,樂樂還是一副悲傷欲哭的樣子,小雨還是採取了一貫做法,只輕鬆的道別之後就轉身走了。

這樣兩三天之後,樂樂再也沒有因為去幼兒園而哭過,隨著他和小朋友越來越熟悉,去幼兒園也成了一件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

小孩子最會察言觀色,在某些關鍵時刻,只要家長流露一點軟弱,他便會立即把握住,並加以利用。

所以要想培養孩子樂觀面對困難的態度,家長的態度首先要樂觀,不能無意識的去渲染困難,避免放大孩子的負面情緒。

其次,關於幼兒園的一切言行都要正面。

幼兒園生活很多細節,無論在哪個細節上,都應該和孩子進行正面交流,避免負面言行和不良暗示。

比如遇上早上孩子不願出門,家長要想辦法吸引孩子去幼兒園,或進行正面暗示,例如」我家寶貝不喜歡遲到,總願意按時去幼兒園,是不是?「或」昨天芳芳比你去的早,今天我們爭取比芳芳去的早,好不好?「

有些家長經常採用哄騙的方式讓孩子出門,甚至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路上,也還在騙孩子說是去遊樂場,結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

這種做法是極其負面的,也很殘酷,欺騙孩子的同時,也阻礙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接納,同時損害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甚至會導致孩子多疑和說謊,有礙道德成長。

還有些家長通過打罵,強行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這種極端負面的行為只能造成極端負面的後果。

下午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家長們問孩子的問題應該多問些具體的容易回答的問題,比如今天做了什麼遊戲,中午吃了什麼飯,今天和哪個小朋友玩的時間最長等等。

切記不要問一些空泛的負面的或和評價有關的問題,比如今天乖不乖,表現好不好?有人欺負你嗎?或者今天老師表揚你了沒有?

家長問什麼也是一種引導,前一類問題只需簡單的回憶,孩子進行客觀陳述即可,不會給孩子壓力。

後一類問題其實孩子很難回答,並且指向評價,既是一種庸俗的引導,也會讓孩子患得患失,增加孩子上幼兒園的壓力。

當然,如果孩子主動跟家長說老師今天表揚我了或者批評我了,家長要真誠以對,正常表示高興,分享孩子的自豪,或語氣平和地問問為什麼,想辦法化解孩子的心結。

最後一點,不要把上幼兒園這件事搞成」任務「。

有的家長一旦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就風雨無阻地堅持天天送,唯恐一天不送,就會把孩子慣壞了。

這種擔心大可不必。

如果你的孩子真是那種給三分顏色就要開染坊的人,那一定是他經常被當作一個不講信用、沒有分寸感、沒有自尊心的人看待。

須知,孩子的天性都是有分寸感、有自尊心的。

這一點在很多小朋友身上都可以得到驗證。

孩子偶爾找藉口不想去幼兒園,這很正常。

家長和孩子相處從來不擰,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理解力與自制力,變得懂事。

如果成人從不信任孩子的理性,認為孩子不懂事,需要被強行控制,那孩子往往會以不懂事的行為,來證明家長的防範是有必要的。

好辦法總是可以這樣四兩撥千斤,如果有些孩子總是不聽話,不懂事,那多半是由於家長一直在某些問題上一味使蠻力。

所有的兒童都是天使,單純友善,只要家長在面對孩子時動動腦筋,以教育智慧來解決問題,想要孩子不聽話、不懂事也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首次入園哭鬧,父母不妨這樣引導

每到開學季,在幼兒園門口,有很多小朋友因為首次入園,進入到陌生的環境,父母走得時候便依依不捨,甚至還會哭得稀里嘩啦。面對這樣的場景,父母當時在場一定即心疼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實際上,小孩子哭鬧也...

跳躍的小精靈,你們在幹嘛?

答答家長問題你們家的小精靈表現得怎麼樣,出現突發情況了嗎?家長們是怎麼應對的了? 從熟悉的父母身邊去到陌生的老師身邊,再到眾多的小朋友中間,即將入園的孩子們是否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孩子哭鬧不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