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養成了富二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鹿 媽 有 話 說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
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
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
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文 | 青欖君 來源|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
每個周末的清晨,我都會去小區後面的一顆大榕樹下晨讀。
經常能看到這個小男孩,幫他做環衛工的母親打掃街道。
打掃完了,母子倆還會一起歇一歇,說說話。
溫情的畫面令人感動。
(小男孩和母親穿著同款的運動鞋)
眼前的這一幕,讓我情不自禁聯想到前不久發生在上海的一則新聞:
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的頭髮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
記者一採訪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
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同是環衛工的子女,為什麼這個小男孩這麼體恤母親,那個年輕女子卻成了「白眼狼」?
01
我問小男孩的母親: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麼教育的?
這位外地來的女環衛工不善言辭,說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窮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操蛋。
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造成了這種區別。
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麼呢?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絡,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
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
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
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都向孩子進行過濾、屏蔽,為孩子刻意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又怎能奢望他們知父母恩?
02
當下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窮 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
上學時,我拚命地努力,想通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為我知道,父母供我讀 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他們的血汗錢。
我們從小目睹父母辛勞、體驗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鬥與吃苦的自覺。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產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
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
父母再苦再累,也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父母的「呵護」,對於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 「毒藥」。
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03
我一侄子今年參加完中考,接下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假期。
他爸媽讓我幫忙,介紹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第一天,他回來跟我們匯報說:老闆教了各種技術,學會了做好幾種飲品,也能炸雞排和薯條了。
還沒忘自誇,原先的廚藝不是白研究的。
第二天,又向我們說:「這奶茶店可真是太賺錢了,那麼幾勺糖粉,加上點水,加上一塊檸檬片,就要賣五塊!以後,我看開這麼個店兒不錯!」
後來,我跟他分析了各種費用,他一算,看來,錢也不好賺。
每天回來,都有新的話題,要麼是告訴我們一天做了些什麼,要麼就是店裡來了些什麼人,還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騎手和一些業務員的事兒,說的頭頭是道的。
有一天我問他:上班容易不?
他說:也容易也不容易,我這上班這幾天,把一輩子的哥姐都給叫了,臉都笑僵了。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
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時,創造物質的腳步自然會停歇。
反之,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04
我們要求孩子勤苦儉約,不是說要像祥林嫂一樣,天天跟孩子訴苦,抱怨「我們很窮,買不起東西」,嘮叨「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干,還不是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還有臉嗎?」這麼做,當然會把貧窮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揮之不去。
在生活的艱苦面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另一種是坦然面對,自立自強。
父母的選擇與示範非常重要。
我認識一個母親,雖然家裡很窮,但總是穿著乾淨而陳舊的衣服,很早去撿瓶子,又很早回家給女兒做飯。
她的臉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情緒,洋溢著淡淡的知足和隨遇而 安。
而她的父親也是那麼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浹背乃至臉色通紅,依然平和得沒有一點脾氣,開開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著粗茶淡飯。
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在貧窮中依舊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
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貧窮中,也不會養成寒酸、刻薄、拘謹的習氣,相反還能直面現實,錘鍊內心,進入曾國藩所說的「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的境界。
你怎麼看?
原創投稿︱商務合作︱版權問題
微信公號:長頸鹿媽媽(giraffemum)
個人微信號:18565645022 QQ:21251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