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工作不僅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年半育兒嫂經驗,奠定月嫂轉型基礎
做育兒嫂的一年半里,莊淑芬帶過雙胞胎、一歲半、剛滿月等不同情況不同階段的寶寶,護理上遊刃有餘,是寶媽寶爸的得力助手。
不僅擅長於輔食添加,在行為習慣培養、作息調整和潛能開發上經驗也十分豐富。
在帶剛滿月的寶寶時,她感受到了自身在護理技能上有欠缺。
6個月以下的寶寶多依靠於純母乳餵養,這時單單護理好寶寶是不夠的,一旦面臨寶媽有乳房問題,僅靠育兒嫂的知識是不足以順利解決的。
同時,月嫂掙得更多,發展前景好,身邊的育兒嫂姐妹也紛紛轉型成為月嫂。
在這兩個因素的推動下,她決定參加月嫂培訓。
一方面,豐富知識技能以適應多種僱主類型;另一方面,鍛鍊自己,挑戰新領域,在月嫂行業有所發展。
到現在她已有5年月嫂工作經驗,護理了30多個新生兒,客戶滿意度100%。
腳踏實地,無愧於僱主
月嫂提供針對於產婦和新生兒兩方面的母嬰護理服務,產婦護理包括生活護理、哺乳指導、協助產後恢復、心理疏導、疾病觀察與預防、月子餐指導,新生兒護理包括生活護理、健康護理、疾病監測、情感與潛能開發、作息習慣養成,這些基本能夠滿足一般家庭的全部母嬰護理需求。
但在實際的服務過程中,每一位產婦和新生兒的情況各有不同,莊淑芬也遇到了許多問題。
比如,護理的一名乳腺管堵塞的寶媽,堵奶致寶寶吃奶困難,哭鬧、拒絕含乳頭,全家人心疼又著急,當即就為寶寶添加了奶粉。
莊淑芳見狀,向寶媽和家人解釋了母乳餵養對寶媽和對寶寶的好處,主動要求每天為寶媽排奶兩次,說服了寶媽堅持母乳餵養。
在乳房護理、寶寶吮吸的雙重作用下,寶媽的乳腺管被疏通了,不僅實現了寶寶的純母乳餵養,也幫助寶媽解決了乳房脹奶的痛苦,同時為寶媽和寶寶的健康奠定了堅實的的基礎。
服務的另一家庭,寶寶是特殊兒,吞咽困難,易嗆奶,每一次的餵奶長達2個多小時。
寶寶吮吸很慢,吃不了幾毫升,奶瓶中的奶很快便涼了,這個時候把奶放到身邊的溫奶器里溫上。
寶寶容易嗆奶,溫奶時正好為寶寶拍嗝。
奶熱後又接著餵。
如此反覆持續2個小時,看著懷裡寶寶吃飽後滿足的樣子,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每天這樣的一個餵奶過程需要經歷7-8次,基本沒時間休息,但她從未抱怨一句。
莊淑芬說:「既然他們請我做月嫂,把媽媽和寶寶都交給我護理,那是很相信我。
我不能辜負僱主家的信任,再苦再累再難,我都儘自己全力去做好。
」
「腳踏實地,無愧於僱主」,這是她對待月嫂工作的態度。
授人以漁,教會寶媽寶媽基礎護理技能
現代坐月子一般為30天,也有產婦選擇坐42天的「金月子」,但無論30天還是42天,寶媽寶爸都要面對親自上陣護理寶寶的重任。
現代信息的獲取方便而快捷,年輕一代的寶媽寶爸們通過網絡掌握了很多母嬰護理方面的知識,但是他們缺乏實操,在護理技能的實際操作中基本一片空白。
莊淑芬在每一次下戶的前幾天會比平常更加注意寶寶吃奶和睡覺的情況,詳細記錄下時間規律,將寶寶的飲食作息調整到最佳,為交接護理重擔做好準備。
然而,光做到這點並不夠。
在她26天的服務過程中,除了基本的護理工作,她會教給寶媽寶爸正確的抱姿、如何換尿不濕、新生兒沐浴、正確的餵奶姿勢、嬰兒撫觸等等各種基礎護理技能,幫助服務的每一對初為人父人母的夫妻順利完成角色的轉換,承擔起父母的責任。
月嫂是提供專業母嬰護理服務的人員,幫助現代家庭順利度過孩子初生的特殊時期,給新生兒家庭一個有效的緩衝。
但是莊淑芬認為月嫂工作不僅僅是「授人以魚」,更應該「授人以漁」,教授護理技能給寶媽寶爸十分重要,且必要。
上戶時她會讓僱主家人在旁邊觀察她在護理中是怎麼做的,並起碼教會一個家人護理方法,還讓僱主拿出手機錄下自己護理時的視頻,方便忘記時拿出來溫習。
結 語
一個好的月嫂不僅是26天的埋頭苦幹,莊淑芬在護理之外,教會僱主家庭護理技能,能順利度過她下戶後的日子,這是她對僱主家庭的關懷,她希望作為一名月嫂能為有母嬰護理需求的人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