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孩子8歲前應該學會這些做人的道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在不斷地長大,總有一天會離開校門,走出社會。

而事實上很多時候,一個人品質和性格在8歲之前就就已經形成了。

因此,爸爸媽媽應該要在孩子的教育中,教會孩子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這樣父母就可以省心很多。

社會並不公平,公平需要自己爭取

可能很多爸爸媽媽會考慮到孩子還不成熟,沒有必要知道一些社會無可奈何的一面,只需要快樂地成長就好了。

但是,爸爸媽媽是否又想過,為什麼孩子就可以不面對社會的現實?為什麼孩子就應該活在謊言之中?這本來就是社會的現實,本來就需要面對,又為什麼不告訴孩子呢?告訴孩子這個社會充滿著不公平,但是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公平的對待。

父母的經驗再豐富,畢竟不是自己的

無論是哪種選擇,永遠都只有自己才能體會自己的人生,老師和父母的經驗在豐富都只是他們自己的經驗和財富。

人生旅途中的離開、改變、希望和後悔,會有很多人給你建議,會有很多人影響你,但是,彎路還是只有自己去走,挫折也只有自己去承受。

沒人有義務幫助你,你要學會感恩

現代社會由於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的溺愛,會出現很多「公主病」「王子病」。

家裡尚且有家人無條件的關愛,但是出來社會呢?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對於幫助你的人,要學會感恩。

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教會孩子對於別人的幫助說「謝謝」。

行動起來,想法才能變成現實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地順心,在日常的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面對下降的學習成績和時而出現的成績下滑。

在開始雄心壯志地制定一系列計劃鞭笞自己不斷地進步,可是卻輸給了日復一日的拖延和懶惰,想要取得進步不能只停留在計劃階段,讓計劃開花結果要依靠行動的努力。

要學會尊重別人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關鍵是要學會尊重別人。

父母要教導孩子在和小夥伴玩耍的過程中,要學會尊重別人,關注別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種重要方式,你能用其他方法讓你的老師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嗎?在教孩子道理的過程中,要注意經常使用問問題的方式。

人生不要畏懼傷害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都曾無條件地相信過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他人是無害的。

當那個天真而正義感滿滿的自己被戲弄,獨自哭泣的時候,總是會喚起我們心底最不願觸碰的記憶。

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遭遇過來自這個世界自覺不自覺的惡意,但害怕被傷害決不能成為我們抵禦世界美好的原因。

每一顆封閉的心都曾對世界免費開放,所有的防禦姿勢都曾是展臂擁抱。


推薦閱讀:

家長做到這樣,孩子不優秀都難!

家長注意!這些危險玩具,千萬不能讓孩子玩

讀書郎家教圈,您的私人家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