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生完孩子的這兩年......寶媽們都來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沒有一種感覺比一個小生命的到來更神奇和美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那可是大喜事,但是高興歸高興,想想生完孩子的這兩年,那可真是身心俱疲啊!

從美女秒變大媽、產後抑鬱看誰都不順眼、和老公關係緊張時不時吵上一架、和婆婆在育兒問題上更是衝突不斷......真是沒少受罪。

我就在想當年要是有人和我說說這些,讓我有所準備,讓我知道這些都是正常的,我肯定不會那麼痛苦了!

所以今天我就把那些最殘酷的場景描繪給妞兒們,過來人呢就當個憶苦思甜,還沒經歷的妞希望你們看過之後能更從容得應對!好日子在後面呢!

餵奶

生完寶寶後你的第一個難題即將而至。

因為,會有一大波人開始盯著你的奶水。

對於過來人,我深深明白,新媽媽,最挫敗的事就是被質疑奶水不夠!而這樣的質疑,往往來自最親密的家人!慶幸的是當時我的奶水很多,雖然我比較瘦,胸也小,但胸大小真的跟奶水多少沒什麼太大關係(親戚家寶寶晚出生三周,媽媽胸很大,但是沒有奶水),所以當時並沒有像其他媽媽那樣被家人逼著喝這個湯那個湯,一直喝到吐!

但是!生完孩子以後奶水憋漲得要命,寶寶雖然盡力嘬奶,但是越嘬奶越漲,寶寶剛出生又吃不了多少,所以胸部像墜了兩個大石榴一樣,難受至極!後來在醫院請了三個催乳師來給我按摩,那疼得,不亞於分娩時的疼痛感!再後來,奶頭裂開了口,乳暈也結了痂,每次寶寶吃奶我都像下地獄一樣……後來經朋友又介紹了一個催乳師,別管過程怎樣疼痛,最終還是下奶了,乳頭上抹藥加按摩,後來裂口也慢慢好了……

生了寶寶,沒奶著急,奶水多了也著急,因為奶水多,寶寶半歲之前我沒出過門,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擠一次奶,根本出不了門,一歲之前每天都還要擠奶。

生寶寶之前我一直穿A罩杯內衣,生了寶寶之後才穿B,所以說,奶水多少跟胸大小沒什麼關係!

白天,孩子想吃就吃,可晚上呢,那才是真的「白天不懂夜的黑」,睡眼惺忪,一次次在深夜裡醒來換尿布、餵奶、拍嗝,完了還要繼續擠奶,折騰四五回都算少的。

所以啊,每個餵夜奶的媽媽都知道每天凌晨三四點的天空是怎樣的,甚至這兩年的生日願望希望是能一覺睡到自然醒。

當爸爸們覺得在社會裡摸爬滾打亞歷山大時,不妨想想你家裡那個在孤獨寂寞的深夜裡哄睡奶娃的老婆,誰會更慘一點呢?

更何況,我老公打呼嚕超級響,寶寶睡覺輕,夜醒比較頻繁,我老公第二天又要上班,怕打擾他,所以,我一直都是白天晚上自己帶娃,直到寶寶現在一歲十個月依然如此!但是,我這種做法太不可取,不管怎樣,一定要和寶爸一起帶娃,他沒有承受過分娩之痛,但一定要他體會帶娃之不易!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什麼玩意?生娃前,覺得產後抑鬱是遙不可及的,生娃後,你會發現一不小心就遊走到抑鬱的邊緣。

動不動就情緒低落,會很容易掉眼淚,有時候寶寶在哭的時候覺得很煩,甚至看到老在面前晃啊晃啊的孩他爹覺得異常刺眼。

再想到自己人生受到各種限制,別提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了,光出門一趟還要掐準時間回來就覺得無比壓抑了。

天天有人來看孩子:吃得飽不飽睡得好不好,可沒有人會問我:今天感覺怎麼樣啊!簡直沒人懂我們

男人說我們脾氣變差了,婆婆會覺得我們太作了,可我真的好想昭告天下:老娘不是矯情、不是作,而是正常的產後抑鬱,本寶寶需要的是關心!關心!關心!

產後抑鬱這東西,心裡調節能力強的慢慢就熬過來了,弱一點的就不那麼幸運了。

媽媽們,看到這裡,不妨慶幸一下:還好,我們都挺過來,並且好好活著。

育兒觀念

孩子出生後,就開始了一場傳統經驗派和科學育兒派的實力較量,以婆婆媽媽為首的七大姑八大姨軍團成為我們年輕媽媽科學育兒的不二敵人。

我敢保證,以下這幾幕都在一般的家庭出現過:

「孩子小抵抗力弱怕冷,給他多穿點」。

「隔壁的三四個月都吃米湯了,不能光吃奶了」總覺得光喝奶沒營養,非要加點其它才安心。

「讓孩子多吃點,吃飽了才睡得香」一個才出生幾天的寶寶,他能吃多少?

「不吃鹽腿腳怎麼有力氣」剛接觸輔食時,老怕孩子沒力氣要在孩子的食物里「好心」加鹽。

「不能吃手,再吃要打啊」對於寶寶「口欲敏感期」的正常吃手表現卻要強行阻止。

「哪那麼多講究,你們都是這麼帶大的,不也好好的」

……

我只想好好養個孩子,怎麼這麼難啊?這中間的戰爭,估計都可以出本書了!

失去自我

我曾經也信誓旦旦:我才不會被孩子牽絆,有了孩子我依舊是我自己。

但是,我敗給了現實。

我成了那個給我放風一個小時就能樂的屁顛屁顛像中了200w彩票的人。

我發現除了帶孩子,我特麼什麼事都做不了!

因為,有了寶寶,不管是哪種餵養方式,你都夜不能寐,因為要時常起來餵娃;有了寶寶,哪還有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就連離開家超過2個小時都需要提前準備好久好久;有了寶寶,全職媽媽一天24小時圍繞著孩子轉,上班媽媽白天上班下班帶娃,慢慢的遠離各種聚會,交際圈子越來越小;有了寶寶,累得都不想和老公親熱,沒有什麼比能安安靜靜地睡到自然醒更讓人幸福了!

因為公婆上班,母親身體不好,所以我一直自己帶娃。

到現在寶寶一歲十個月,還沒有斷奶,而且特別粘我,所以在這兒給新手媽媽提個醒,生了娃之後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帶,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出門半小時娃就會哭天喊地找媽媽!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出去聚過一次餐!去哪兒都帶著娃,更別說什麼出遠門了!

而且我老公屬於媽寶型,我婆婆特別溺愛我老公,我自認為不是個情商高的人,那種哄人高興的套路我來不了,但我會真心實意對他們!有時候和老公拌個嘴我婆婆都來摻和,還數落我的不是,唉,我也真是醉了!所以說,有個靠譜的老公和公婆很重要,最起碼不會在自己產後抑鬱的時候來補刀,反正婆媳關係千古年來都是這種狀態,所以給一些妞兒提個醒,找老公還是要擦亮雙眼,不光要看他的為人,還要看他的家庭!

經濟壓力

好了,好像扯遠了點!最直接最現實的來了!以前買個衣服包包不眨眼,現在買啥都要考慮好久,一想到這錢能買好幾包紙尿褲,堅決放棄!遇上打折什麼的,隨便囤點嬰幼用品就上千元還感覺賺到似的。

知道我為什麼母乳餵養吧,因為省錢經濟啊!別說純奶粉餵養,即使混合餵養,這一個月也至少兩罐吧!一罐幾百元,一個月就上千!

半歲之後加輔食,餐椅,輔食機、研磨器,輔食碗勺、圍嘴,還有米粉麵條健康果泥啊,哪個都少不了!

有了寶寶,那衣服都不叫買,幾件幾件的簡直批發。

但凡能和智利開發搭邊的玩具,咱眼都不眨買買買!娃漸漸大了,教育也得跟上啊,隨便諮詢個早教班,動輒1萬起,嚇尿了有木有!

所以啊,養娃是個坑,自己挖的,含淚也得跳!

有了寶寶後,的確是很艱難的,這就需要夫妻雙方給彼此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爸爸呢,要多和媽媽一起照顧寶寶;媽媽呢,也多給男人一些理解,畢竟屎尿屁不是他們在行的。

當然,照顧孩子再辛苦,也不要忘記呵護夫妻關係。

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夫妻倆一起出去吃個飯看個電影吧。

媽媽也偶爾約閨蜜逛街啥的,可以請爸爸代勞幾小時,不必因為離開寶寶而感內疚。

只有照顧好自己了才能更好的照顧寶寶,不是嗎?

相信經過磨合曆練,之後的路便會順暢很多,換個角度想想,這也是孩子帶給我們的一份特殊禮物,讓我們在愛的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為每一個成功度過這段艱難時期的夫妻鼓鼓掌,也給自己一個微笑,為自己點讚吧!

公眾號:鄭州卡卡親子(xizaikeji),與你一路相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