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家長應轉變身份注重孩子心智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誰偷了童年快樂時光?專家:家長應注重孩子心智發展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

「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願望;然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的「至理名言」當下被很多人演繹,影響著兒童成長的快樂與幸福。

過度過早的知識填鴨、過量的知識技能訓練,擠占了童年的快樂時光。

專家建議,家長應更注 重孩子的心智發展。

各種輔導班壓力大 造成孩子心理脆弱

武格格今年上小學五年級,每天晚上她都要寫作業到很晚。

看著格格瘦小的背影,爸爸媽媽總覺得心疼。

但是,看著別的孩子都上各種輔導班,格格的爸 爸媽媽還是沒能忍住,給孩子報了舞蹈班和英語班。

「我們就是不希望她長大了比別人差。

明年就要『小升初』了,不抓緊怎麼行?」爸爸媽媽無奈地說。

其實,像 武格格的爸爸媽媽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都不想孩子「輸」。

記者採訪了十五位幼兒園大班和小學四、五年級孩子的家長,十二位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

西安遠東第一小學校長馬玲告訴記者,學校每周三是無作業日,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但許多學生由於要上英語、奧數等輔導班,周末家長們更是忙得團團轉。

有些孩子在周記和作文中反映,自己的周末全被輔導班的課占用了。

「受教育環境的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從幼兒園就開始,而且越來越大,導致現在的孩子出現了許多問題:首先,過度的疲勞和心理壓力造成孩子心靈 格外脆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其次,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視力和身體素質下降。

現在幼兒園就有小孩戴眼鏡,小學更多,而且學生體質測試不過關者甚多。

」 馬玲說。

專家:家長應轉變身份注重孩子心智教育

「學校都在倡導減負,下課時間早了,但為什麼現在孩子們依舊很忙碌呢?究其根本原因,是擇校熱和升學的壓力,還有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觀念造成的。

」 高級教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何虹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是一種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態,是「精英教育」的盲從行為。

一些家長不懂孩子的成長規 律,望子成龍,在過高期待和焦慮中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甚至因補習班不讓孩子參加正常的活動,孩子們「被學習、被安排」。

童年的快樂,就這樣消失了。

何虹建議,首先家長應多學一些兒童發展、教育方面的知識,從自然的家長身份轉變為社會的家長角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和孩子一起成長。

「其實,兒童階段的心智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尊重孩子天性 針對性培養興趣愛好

西安市教科所教育質量評價監測中心主任陳海蘭,就如何在兒童時期教育孩子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她說,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天真可愛、好奇愛玩, 是孩子的天性。

在孩子兒童階段,父母既要引導孩子學習必要的知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要尊重和滿足孩子的天性,儘量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引導孩子發現生 活中的樂趣;同時多陪伴孩子,從而讓孩子形成樂觀向上的性格。

陳海蘭說,要鼓勵孩子交朋友,引導孩子學會交友,讓孩子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養成樂觀包容、真誠熱情的性格。

「另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建議家 長積極主動發現孩子的興趣點,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切莫盲目跟風、加重孩子負擔,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失去快樂的童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