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您重視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庭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最重要,最基礎的環境,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既表現在生物性的遺傳影響上,表現更在家長的情感態度,個性,取向價值心理及品德對孩子的影響上。

爸媽在教育的過程中,有時候一些「好心做壞事」的情況常有出現,而重要的是,往往有很多家庭教育細節卻是最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

知道想在家庭教育中,哪五個因素對孩子成長最不利?快來讀讀下面這篇文章!

1,家庭教育中教養方式不恰當

在有的家長看來,家長的任務是讓幼兒吃好,穿好,不生病。

家長對幼兒的衣食及身體保健捨得投資,卻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現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識灌輸,輕行為習慣培養;重飲食營養攝入,輕情感需要的滿足;重成人包辦代替,輕幼兒獨立性培養。

獨生子女現象,造成對孩子溺愛非常普及。

如有一個小女孩的裙子被別人擺了一下,她衝上去抓別人的臉,老師剛要準備和她談談,她就大聲哭著說:「我「但家長知道這事後,卻一笑了之。

又如孩子在家中談論幼兒園的開心事或問一些問題,家長嫌煩,不理睬。

孩子感受不到情緒上的快樂和滿足,長久下去自然會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樣的作用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改掉壞毛病,一旦發現孩子的問題,都免不了一通數落甚至責打。

然而,家長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經在孩子身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了。

例如,家長的性格很隨意,對發生的事情不介意,得過且過,他想要求孩子事事嚴謹就很難。

另外,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見了準備離婚的父母之間的戰爭,感到很害怕,會變得非常膽小。

也有孩子為避免受欺負而主動出擊,打罵同學。

所以,孩子身上發現的心理問題,家長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為不當之處。

3,家長的教育觀點不一樣

有不少家長在心理諮詢中反映孩子有說謊的毛病。

說謊的原因很多,比如學齡前幼兒分不清現實和想像,家長把孩子說出來的想像誤以為是說謊,這實際是幼兒趨利避害的本能,但也有家長需要檢討的地方。

例如,如果幼兒在幼兒園出現問題,幼兒園教師找家長,父親回家批評一下,讓下次改正就可以,找母親的話,孩子回家就免免要受皮皮之苦,孩子又總結出來可以從父親那裡得到好處。

久而久之,孩子在父親和母親面前說不一樣的話,在老師面前和在家長面前也說不一樣的話。

說謊的壞習慣就養成了。

4,有些事情對於孩子來講是好事或無所謂的事,而有些家長看待這些事的角度卻有問題。

如看到老師讓幼兒在幼兒園撿樹葉而自己聊天,家長認為這樣的活老師自己不參與,幼兒也不用干。

家長從成人的角度認為這是對幼兒不公平,而幼兒自己認為這是集體活動,很有趣。

這樣家長的觀點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或者長大以後就學會人際交往中斤斤計較,偷懶耍滑。

5,祖輩與保姆代養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父母忙於工作無法全身心照顧孩子,必然會請老人或保姆幫忙照看孩子。

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的知識水平通常較父母要低,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們給孩子心理成長上的幫助遠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輩和保姆為避免孩子受傷,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或嚇唬孩子有危險,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受到影響,比如運動能力差,不敢嘗試新事物,膽小懦弱,誇大危險,依賴等。

為人父母不僅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心理健康勿忽視,家庭因素影響是主要

【百科知識】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