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有多少媽媽徹夜難眠,這裡有最簡單實用的退燒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天,寶寶突然發燒,全家上下跟著緊張忙碌了3天3夜,終於燒退,懸著的心才落下。

這次發燒就是普通感冒,燒退了,沒去醫院,也沒吃藥。

比起以前,這一次我們全家的意見難得的一致,沒有因為吃不吃藥、去不去醫院而爭論不休。

我在判斷該不該去醫院、該不該吃藥的時候,也減少了外界的干擾。

最重要的是,隨著對醫療知識的不斷學習和積累,讓我對處理髮燒的事更加淡定了。

正好借這次發燒,分享一下在不同情況的處理方法。

39℃標準

39℃是一個判斷標準。

我家寶寶發燒,我會先判斷他的體溫是否超過39℃。

以我的經驗,我家寶寶體溫在39℃以下的時候並不影響他玩。

如果他開始發蔫、犯困,就說明體溫超過39℃了。

1.體溫低於39℃不吃退燒藥

他體溫低於39℃時,不讓量體溫、不讓物理降溫、不貼退熱貼、也不睡覺。

雖然我很發愁無法給他降溫,但是因為他體溫不超過39℃。

我現在已經可以淡定地陪他玩,讓他多喝水,並注意觀察他的狀態。

甚至,我可以放心地去上班,把孩子交給老人,然後通過微信問問孩子的狀況。

不是我心大,而是真的沒有那麼嚴重。

如果你家的寶寶能配合的話,儘量給他物理降溫。

2.體溫高於39℃吃退燒藥

小孩子一旦高燒,就不只是39℃了,甚至會飆升到40℃。

這時家長的心情最焦慮,我也一樣,最擔心燒壞他的大腦。

這時也是一家人最容易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有人會說趕緊去醫院吧。

有人會說趕緊吃退燒藥吧。

有人會說不能吃藥,要物理降溫。

而我的做法就是,淡定地給他吃退燒藥,並記下吃藥的時間。

因為所有的藥都有吃藥間隔,比如美林要求兩次吃藥的間隔是6個小時。

所以,如果不到6個小時,即使寶寶體溫很高也不能再吃藥了,會有藥物副作用。

布洛芬要求兩次吃藥的間隔是4個小時。

那麼,吃完退燒藥,還沒到下次吃藥的時間,寶寶的體溫再次超過39℃怎麼辦?增加物理降溫。

除非是所有的方法都用到了,寶寶體溫仍然很高,再考慮去醫院。

物理降溫

小孩子發燒一定要進行物理降溫,無論吃沒吃退燒藥,都要進行物理降溫。

如果是低於39℃,既然不吃退燒藥,當然要進行物理降溫,否則怎麼退燒呢。

(也有醫生建議超過38.5℃就吃退燒藥的,我家經過長期觀察確定可以在39℃以下不吃藥。

這個因人而異,沒有統一標準。

如果是超過39℃,即使吃了退燒藥,也不會馬上見效,最快也要半個小時才能感覺到溫度開始下降。

這段時間就需要用物理降溫。

另外退燒藥也是有時效的。

比如美林,雖然兩次吃藥間隔在6個小時,但是很可能在4個小時之後就已經沒有藥效了,寶寶的體溫再次升高。

那麼剩下這兩個小時怎麼辦?一種辦法是服用另一種退燒藥,比如用布洛芬,但是要嚴格遵守用藥次數和用藥時間,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這樣做。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物理降溫。

以下是我經過實踐總結的比較有效的物理降溫的方法。

1.多喝白開水

一定是白開水,不要喝飲料。

因為飲料裡面的糖分對病情沒有好處。

多喝水是為了多排尿,在排尿的過程中,可以把體內的熱量帶走,從而起到退熱的作用。

而且喝水後容易發汗,發汗也會把體內的熱量帶走,幫助降溫。

2.香菜蘿蔔生薑煮水喝

香菜去葉子留莖和根3-4根、白蘿蔔2-3片、生薑1-2片,加水煮15分鐘。

湯水晾溫了再給寶寶喝,寶寶喝下去會出汗退熱。

如果寶寶不愛喝,可以適當放一點冰糖。

一定要用冰糖,不能用白糖。

我第一次帶孩子去醫院,一個老大夫告訴我的方法,她說她家的孫子兩個月的時候發燒,她就是用這個方子給孫子治好的。

我當時對她萬分感激。

3.濕毛巾敷頭

這個方法估計大家都會,就是用溫水浸濕毛巾,擰到半干,敷到額頭上。

我還會在寶寶臉上也敷一塊。

因為他發燒的時候臉也很燙,燒的通紅。

為了讓他頭部儘快降溫,能放幾塊毛巾就放幾塊。

因為一旦超過40℃,大腦會被燒壞的,退燒的時候,一定要先給頭部降溫。

4.濕毛巾綁腿

用溫水浸濕毛巾,擰到半干,把毛巾裹到小腿上。

這樣可以給腿部降溫。

另外,還有一個功效就是,腿部溫度降下來了,身上和頭部的溫度就會引到小腿,從而達到全身降溫的效果。

這個方法簡單有效,我經常用這個方法。

5.溫水洗澡

我家寶寶在體溫不到39℃的時候,不睡覺,濕毛巾敷頭綁腿都不讓。

除了能給他喝香菜蘿蔔水,就是給他洗澡。

小孩子都喜歡玩水,坐在澡盆里跟沒病似的撒歡。

水可以帶走他身上的熱量,洗完澡他身上的體溫就接近正常了。

但是這個辦法的時效性很短,過段時間還是會升溫。

如果是半夜他睡著了,不能洗澡。

我就用手蘸點溫水,輕輕拍在他的身上。

過一會兒,他身上就不熱了。

原理和洗澡一樣,是通過水份帶走身上的熱量。

6.脫光衣服

這個方法是跟馬伊琍學的,她說在香港一次愛瑪發燒但買不到退燒藥,她就把孩子的衣服脫光。

正是那篇文章,我懂得了小孩子的散熱功能差,捂著衣服更不利於散熱,所以要脫光衣服,輔助散熱。

但是屋內的溫度要保證在20℃以上,防止寶寶二次受寒。

我家孩子每次發燒,都用這個辦法。

我先把空調打開制熱,保證屋裡不冷,然後脫光衣服。

晚上睡覺的時候身上只穿了一條紙尿褲,光溜溜的小身子因為發燒而微紅。

半夜摸他,除了挨著床的地方,其他地方都不熱了。

但是這個方法也要靈活運用。

有的時候寶寶沒燒透,只是上半身熱,下半身是涼的。

我就只脫上衣。

因為我們的目的是散熱,不熱的地方就沒必要散熱了。

7.按摩法

按摩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比較好操作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注意按摩的時候要蘸點水,否則會損傷寶寶嬌嫩的皮膚。

1)搓手心腳心。

順著一個方向搓,不要反覆搓,一直搓到手心或腳心發熱。

2)搓大椎穴。

就是脖子後面突出的骨頭。

根據寶寶能承受的力度,可以反覆搓,頻率要快。

一會兒大椎穴的溫度就降下來了。

3)清天河穴。

家長用指腹從寶寶掌橫紋處推到肘橫紋處。

連續推100次以上。

3天標準

你一定帶孩子去過醫院,無論是兒童醫院還是綜合醫院兒科,都是人滿為患。

估計,你每次去醫院都會感到頭疼。

擁擠的大廳到處都是孩子的哭聲,挂號要排隊,看病要等叫號,等上幾個小時,換來的只是醫生幾分鐘的問診。

甚至有的醫生會怪家長小題大做,家長心裡那個冤啊!

驗血一定是少不了的,看著尖針扎在寶寶手指上,就像扎到自己心尖上一樣疼。

既要哄著寶寶配合護士扎手指,又要安撫寶寶不要哭,那場面都經歷過吧。

現在我們都知道不能濫用抗生素,在醫生開藥的時候,既不希望醫生開抗生素,又擔心不開抗生素會耽誤病情。

這種糾結有沒有?

那麼到底該不該去醫院?什麼時候去醫院呢?發燒3天是個判斷標準。

1.不用去醫院的症狀

首先,不提倡一發燒就去醫院。

小孩子剛發燒的時候,除了發熱沒有其他症狀,別說家長不知道是什麼病,醫生也不知道。

這時候去醫院,醫生能做的也只是退燒。

家長要做也是退燒,然後就是等待,等待症狀出現,然後再去醫院。

在去醫院之前,自己在家裡吃退燒藥和物理降溫。

1)幼兒急疹

如果是1歲左右的寶寶,高熱直逼40℃,且沒有其他症狀,要考慮有可能是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是3天後燒退出疹,家長要耐心地等待3天,發現出疹就能鬆一口氣了。

幼兒急疹不用去醫院,別受風,別著涼,別洗澡,等待疹子出完最後消退。

2)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一般發燒3~5天,發燒的時候可能沒有症狀,也可能有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的症狀。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還行,雖然吃的比平時少但不影響吃飯,同樣需要等待3天,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就可以判定是普通感冒。

如果3天後,寶寶燒退就沒事了,多喝點蘿蔔水(治感冒用的偏方),不用去醫院。

如果覺得寶寶流鼻涕、咳嗽很難受可以去醫院開點藥。

2.必須去醫院的症狀

1)寶寶體溫不到39℃,但是寶寶很蔫,沒食慾,物理降溫也不管用,那麼就別等了,去醫院驗血吧。

2)寶寶發燒伴隨嘔吐腹瀉,且嘔吐腹瀉的次數超過一天10次,不要猶豫,馬上去醫院!

3)寶寶發燒3天後,體溫仍然超過39℃,必須馬上去醫院。

4)寶寶出現高熱驚厥要馬上去醫院。

5)以你的醫療知識判斷不出該不該去醫院,那就去醫院。

以上這些方法只適用於一般的寶寶。

如果是早產兒或者有先天疾病的寶寶,一定要聽醫生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速度收藏!如果你不想在兒童醫院排隊6小時+

很多時候,寶寶一生病媽媽第一件事想的就是去醫院,其實,病情的嚴重程度並不是看體溫的高低,媽媽可以留心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和活動能力,有些時候,寶寶發燒了,真的不用立馬趕去醫院,媽媽可以在家就自己先...

寶寶發燒的5大謠言不要聽!先了解6大危急症狀

出門診的時候經常見到家長抱著裹得里三層外三層像粽子似寶寶,心急如焚地對醫生說「寶寶就是不退燒,怎麼辦?」也有不少家長凌晨打車到醫院來看急診,要求 醫生說「我要馬上輸液,輸液退燒!」 其實在處理寶...

育兒知識:寶寶發燒退燒的辦法

寶寶在成長的階段中難免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尤其是寶寶發燒更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眾多父母也都明白寶寶發燒後不能胡亂用藥,在低燒的時候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當體溫超過38.5度後才可以服用退...

小孩發燒39度嚴重嗎

小孩發燒39度時屬於高燒,此時家長要帶小孩立刻就醫。可服用退燒藥物,一般不打退燒針。發燒只是症狀,家長要找出導致發燒的病因。小孩發燒39度已經是高燒了,應及時就醫,如果不能馬上去醫院,則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