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如何「長」有興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身邊不少孩子每周的興趣班日程排排站,父母很容易不知不覺地就為孩子制定各種興趣計劃,並且要求孩子必須堅持。

家長認為這是鍛鍊孩子毅力、耐心、堅毅的品質的機會。

興趣的堅持的確不是一帆風順,不總是那麼快樂。

它可能帶來困難、壓力、比較、還有煩躁的情緒、枯燥的重複等等。

但當孩子無法堅持打退堂鼓的時候,有的家長會說:「這都不能堅持,你將來學什麼都容易半途而廢,不可以不去!必須得去!」另外一種則是:「興趣就是要讓孩子接觸了才知道他喜歡什麼,當他不喜歡了,堅持變成了一種痛苦那又是何必呢?」

孩子的退堂鼓和他的堅持或許只是差在那麼一點點。

家長的正面引導和關注理解這時顯得極為重要,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堅持理論,更不是隨性隨意的放棄,下面聊聊兩點看法。


負責任的陪伴和及時的鼓勵

家長抽出一些時間了解孩子課程的內容、關注進度、給予適當的關注。

而不是想當然地完全丟給興趣班的老師,認為興趣成果的好壞完全依賴於老師。

某個孩子上游泳課的時候特別不認真,教練和家長溝通期待能一起引導孩子。

但家長從來不引起重視也不配合教育孩子。

結果孩子在比賽中沒有名次,家長特別失望。

這時家長除了責怪教練外還把壓力給了孩子。

家長在興趣的過程中不聞不問,放任不管外還特別期待結果,那孩子怎能有動力進步和堅持。

建議在興趣過程中,當家長看到孩子有一些進步的時候就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

比如:「媽媽看到你今天畫里的顏色豐富了許多,看來你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像哦『』「書法老師反饋你今天上課的狀態很好,課堂練習的字寫得工整又有速度」等等具體的鼓勵和支持,讓孩子覺得自己能行,有信心,努力也有被看見,對興趣就越來越能堅持。

破解行為背後密碼,關心他具體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某個早上,娃兒慢吞吞地起床後一臉哀愁看著我說:「媽媽,我不想上跆拳道課了,太難太累時間太晚了。

」我問:「為什麼不想上呢?」」我就是不想上,太無聊了,而且晚上上得太晚,我要很晚才能回家!」娃兒又繼續說著同樣的理由。

我試圖用各種理由來說服他:「星期一的課程上到4:30分,堅持堅持1個小時很容易就過去了。

」聽我說完,娃兒哭了起來。

邊哭脾氣邊升級:「就是不想去,我不吃飯了……「

突然,我想起了正面管教中的「錯誤目的表」,開始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我無能為力暗示著娃兒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於是我試圖猜測原因:「媽媽知道你是喜歡上跆拳道的,而且還說要考到黃帶,突然不願意去是不是因為系腰帶的事情?」因為平時知道他這個環節掌握得不是很理想。

」這節課老師可能要我們上去系帶子,可是我不會!而且上跆拳道之前也沒有地方換衣服,我不想去廁所換,太髒了!也不想在教室里換,同學會看到我的內褲的」娃兒大聲說。

這出乎預料的發泄,看來是說中了他的焦慮點。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現在讓爸爸簡單示範你如何系帶子,這樣下午上課老師再複習的時候你就能很快記住了,怎麼樣?」娃兒思考了下點點頭。

「那換衣服的事情,你覺得怎麼解決你會比較舒服呢?」我用上了啟發式提問。

」還是在教室換吧,我直接穿外褲不脫了吧。

」娃兒說。

第一個顧慮解決了,第二個問題他自己似乎很快就找到了應對方案。

最終,在爸爸10分鐘的示範和指導下,娃兒覺得系腰帶好像也不是那麼困難,高興的去上學了。

這次對話後,當天放學和下次跆拳道課前再也沒有聽到他說不願意去了。

當孩子在一些問題上表現出自暴自棄、退縮、畏難等類似情緒的時候,我洞察他背後的密碼是:「不要放棄我,幫我小步改進。

」越是如此越要鼓勵幫助他,示範該如何做並教他具體的技能去克服它。

覺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密碼,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情緒是來自哪裡。

但我們往往忽略這些密碼,一味地講大道理或者失去耐心,把自己內心的絕望無助無能為力升級為憤怒,並轉向指責或者強迫孩子。

最終導致孩子失去克服問題的勇氣,並內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

而我們換個角度給出具體的鼓勵和支持時,孩子將有針對性地補缺補漏,調整狀態,從而建立信心走出逃避的焦慮。

當下次困難再來臨的時候,孩子也會學到如何去面對和堅持。

有人說不就報個興趣班麼,那裡有這麼多的閒工夫,我們自己小的時候不也是被逼過來的!那些最後能體會和感謝父母強迫本意的成年人沒有多少機率,而當回想小時候興趣班的時光,委屈和怨氣首先浮現的人不在少數。

一直處在被動興趣被逼狀態的孩子,時不時就會冒出一些念頭和行為來讓家長失望害怕一下。

比如,有一個男孩不願意上排球課,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溜在教室外面晃蕩直到下課。

我看到他臉上放鬆的表情猜想到他媽媽一定是不知情的,甚至永遠也不會知道她的孩子會用撒謊逃避的方式來抵抗興趣班;一個女孩子被她媽媽逼迫著去學舞蹈,幾經反抗無效。

無奈,女孩就故意在上課的時候把自己的腳崴傷,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腳已經傷到連走路都成問題。

為時已晚,這時候孩子也是後悔加傷心地告訴媽媽她是故意的,只因為她不想上舞蹈課。

這些都是家長無謂粗暴簡單的堅持理論帶來反抗的代價,小則撒謊大則自殘。

學習雖然不能始終快樂,但現代的媽媽們有那麼多的智慧和渠道,更應該正面理性地引導鼓勵孩子,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堅持而從中獲得成就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上興趣班,不如不上!

1朋友A在孩子小班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培訓機構學習英語,到今年滿打滿算也有兩年半了。過年的時候,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串門。聊到了親子閱讀的話題,他也希望我能給孩子推薦兩本合適的英文繪本。我想著孩子都有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