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應對孩子發脾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發脾氣的6大原因

1、過分溺愛。

父母如果溺愛孩子,任其為所欲為,有求必應,孩子就會傾向利用父母的失敗,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這种放縱失教的情形,會養成他們的暴躁性格。

2、遭受挫折。

挫折感也是孩子發脾氣、哭鬧的主因之一。

兩歲的孩子成長得很快,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事情的願望,卻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

這時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因此要發泄。

3、模仿成人。

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孩子會模仿他們。

許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有可愛的影子,也有可憎易怒的形象。

4、身體勞累。

導致身體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2-3歲的孩子可能已經不睡午覺了,但是體力仍不足以支持過久,而身體疲累會令人容易發怒。

若嬰兒濕了尿布,肚子餓了或身體虛弱等,都可能令他們容易發怒。

5、健康問題。

身體不適、生病了都會影響控制能力。

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

還有在生病期間,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他頭腦中並沒有取消,孩子便會發脾氣。

6、飲食狀況。

有些飲食可能引起孩子的敏感反應,會造成他們失去自制能力。

對於食物的敏感程度各人不同,一般會引起敏感的食物包括:染色素、防腐劑、巧克力或過多的糖分等。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們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其次應該了解孩子是怎樣通過發脾氣來得到需求的表達;然後應該和孩子溝通,了解和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後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他的這種反應方式不受歡迎。

1、表現對他的愛

▲千萬保持冷靜。

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發火。

記住,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來抓你的大妖怪。

你可以發泄怒氣,但是不要針對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溫柔、溫和地和孩子講話,對他安靜下來有好處。

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簡化自己的用語,而且平靜地和孩子說話。

不要讓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氣。

▲靠近孩子,抱他愛他。

身體上的親密能達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氣氛緩和下來。

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親密地坐在孩子身邊幫她平靜下來。

▲如果孩子因為生病而發脾氣,此時你應該對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時收藏起來的玩具讓他玩。

因為這時他發脾氣不是無理取鬧。

▲當他表現出一點控制自己的能力時,你要有針對性地表揚,比如本來他發脾氣時要扔東西,這回雖然發了脾氣,但沒有扔東西,應該表揚他。

2、不予理會

▲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你而故意哭鬧,此時你只要站穩立場,他看看沒有指望控制你了,會安靜下來,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

▲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安靜而把東西給他。

如果一發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後他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發脾氣。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鬧,你忍受不了他的叫聲時,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做聲音大的活動,例如吸地板、釘東西。

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他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3、轉移注意力

▲音樂有鎮定的功效,放點音樂,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鬧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個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塊兒去干,他就會忘記發脾氣的事。

▲在孩子耳邊輕聲說些有趣的事,或者開始說故事,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聽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緊張,讓孩子玩個有意思的遊戲、讀本書或者只是把孩子帶到戶外。

4、隔離政策

▲心平氣和地把孩子抱到另外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不再哭鬧時,就可以回來。

等他回來之後,和他談談剛才的事,以及如何避免這種狀況發生。

萬一孩子再度哭鬧,仍舊採取隔離政策。

▲如果孩子在店鋪里大哭大鬧,只要平靜地把他帶出來或帶上車。

等他哭過之後,再繼續把剛才的事做完。

不要讓孩子覺得發脾氣可以阻止你採購。

▲不要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和他理論,他一定聽不進去,等事情過去了,他有一個好心情時,可以和他談談,這樣效果會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暴脾氣怎麼辦?來,教你見招拆招!

相信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寶寶小的時候,乖巧可愛!隨著慢慢長大,脾氣也越來越大,一旦不滿足的他的要求,輕了就是又哭又鬧,再嚴重點甚至還會打人罵人,這樣的寶寶,媽媽們到底該怎麼辦呢?那麼,是什麼讓...

警惕!孩子犯錯不能只開脫

最近關於少年暴力事件的新聞層出不窮,如果不是因為年齡緣故,可直接指控為犯罪行為了。對於家長而言,無論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還是施暴者,都讓人痛徹心扉。不能讓咱們的孩子受欺負,但也絕不能讓咱們的孩子...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孩子為什麼脾氣差?

大人都會任性、亂發脾氣了,何況是小孩。發脾氣從發展學上來說是「合理」的,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沒有(或很少有)孩子沒有發過脾氣的。它和先天的氣質也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發起脾氣來比別的孩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