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如何培養自愈系「逆襲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何培養自愈系「逆襲王」
知名心理諮詢師路小得談「逆商教育」
有的人經過挫折可以完成人生的飛躍,有的人卻傾向從失敗中接受外界強加的現實,逐漸放棄追求。
這兩種人生格局的背後體現了「逆商」的力量。
在第11期福田國際教育公開課上,知名心理諮詢師路小得說,「家長希望孩子有高的逆商,不能通過人為地製造挫折來實現,而應該提升孩子將逆境轉化成有利局面的能力。
」
1「樂天派」不一定是「逆襲王」
曾有一部英國成長系列紀錄片,選取了14名7歲小孩為拍攝對象。
首次拍攝後,導演每隔7年紀錄一次這些孩子的生活遭遇和心理變化。
這些孩子,有5人來自上層社會,5人來自中產階級,另外4人是出身窮苦的孩子。
經過了幾十年的跟蹤拍攝,影片證明了人的貧富差距是家庭帶來的。
在這14人中,只有兩人完成了「人生的逆襲」,一個人從窮人飛躍到中產階級,另一個從中產階級飛躍到華爾街的貴族階級。
這兩位「逆襲王」的父母有相同的特點——在生活中不斷地進取、努力。
所以,影片的另一個結論是,逆商具有遺傳性,家長的逆商高,帶給孩子先天的逆商就高。
雖然逆商會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它也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得到提高。
路小得舉例說,一些人從事著壓力非常大的工作,被「魔鬼老闆」不斷逼迫,但他有時會感覺「自己的人生升華了」,這就是逆商得到鍛鍊的表現。
一個人經過高壓工作訓練,再面對各類突髮狀況,就不會這麼無措了。
逆商來自轉化逆境的能力,它是指人在面對逆境時的反應商數,逆商指數越高,人的爆發力也越強。
不過,逆商的高低和人當下的平靜指數無關。
因此,一個心態平和、總是樂天自信的孩子,未必有高的逆商。
事實上,逆商的高低取決於人對一件事的主動控制欲,這隻和他的內驅力高低有關,平和、樂觀的孩子,對事物的控制力往往不高,面對困難時可能更容易放棄。
2逆商培養不能靠製造挫折
孩子感受到的逆境,往往與大人眼中孩子正在遭遇的逆境差別很大。
比如,家長看到孩子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得高度緊張,便認為該孩子「不能自如應對挫折,逆商不高」。
其實這種想法忽略了當眾出醜對孩子的影響力,以及過後孩子能否從這件事中成長起來的能力。
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逆境是「在學校被其他人欺負」、「友誼破裂」等,但實際上,孩子感受的逆境很可能只是「每天都要寫作業」。
在理解逆境時,大人看到的往往是那些更激烈或更抽象的事物,但孩子感受到的是每天都必須經歷的更具體的不痛快。
成人與孩子個體間存在對逆境的體驗差異,所以,父母不能人為製造困難讓孩子「鍛鍊」,而逆商的培養更不是能通過讓孩子吃苦,再對其進行挫折教育就能完成的,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給孩子製造挫折。
培養逆商,關鍵在於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能引導他將挫折轉化為有利局勢。
在前段時間熱映的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中,我們就能看到在不同家庭環境成長的兩個主人公,面對困難時截然相反的表現:雖然擔心小兔子被壞人傷害,兔子的父母仍然支持她成為警察,鼓勵她克服困難;天性善良的狐狸從小渴望成為童子軍,卻被同學當成「壞人」,沒有得到父母及時開導和鼓勵的小狐狸放任自己變成利用他人的「壞人」。
3被接納的孩子逆商高
孩子的高逆商離不開父母的鼓勵,但鼓勵並不是每次都能奏效。
有一位家長曾對路小得抱怨,「我設計了一個很好的教育方法,但對孩子來說毫無作用,這個過程對我也是一種困境。
」對此,路小得說,如果父母用盡了各種辦法,還是無法幫孩子扭轉逆境,比如設計遊戲、減少數量,也無法讓孩子不討厭寫作業,那麼這時家長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此時此刻的孩子。
父母鼓勵一個考100分的孩子很容易,鼓勵一個成績不如意的孩子很難。
但家長的心態,會影響孩子的心態。
當孩子害怕面對失望的父母時,他在主觀上也更容易增加對困難的敏感,父母的糾結和焦慮,會將一個本來沒有優秀和低劣,進步和落後概念的孩子,變成一個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困境的「弱孩子」。
因此,父母有好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比會鼓勵孩子還重要。
面對孩子的困境時,父母堅持與孩子站在一起,不受世俗評價標準影響,接納孩子,這樣反而能培養出逆商高的孩子。
人物檔案
路小得
資深兒童成長顧問,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清華大學出版社心理事業部主任,暢銷書《我們都沒病》的作者。
連結
逆商培養須知
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家庭中的逆商培養還要掌握以下幾點:
明確告訴孩子,困難不等於失敗。
困難是挑戰,不是失敗,當孩子認識到這點時,他才能迎難而上。
同理心體驗。
家長可回想自己在孩子的年齡段,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樣想。
比如,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和同學吵架了,一定是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教孩子理解等待。
很多時候,孩子對逆境的應激能力不夠,是因為不願意延遲滿足。
事實上,孩子延遲滿足感的能力越高,未來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所以,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困境有時候是內心的慾望未被及時滿足,當我們短期內沒能戰勝困難,情緒出現了很大波動時,完成這一任務體會到的艱難感會更明顯,這時,學會等待能讓你的情緒平和一些。
讓孩子學會付出。
做到這點,首先要求家長不能輕易滿足孩子的慾望,可以先設置條件,讓孩子學會付出,不過,家長最後一定要兌現承諾。
比如,如果告訴孩子練10分鐘鋼琴就可以玩半小時,孩子完成任務後就一定要允許其玩耍。
這是通過「代幣療法」,與孩子做進步的價值交換。
問答
家長:我的兒子沒有競爭意識,他在小學踢了兩年足球,經常一場比賽中完全不碰球,而且就算自己隊輸了球也毫不在意,這該怎麼辦?
路小得:這是典型的「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競爭意識」,事實上,競爭和逆境都應該由孩子判斷。
這種情況,會不會是孩子並不愛踢球?家長可以問他:「你覺得踢球好玩嗎?你想踢球,還是想跟我比賽騎自行車?」
如果孩子並不排斥踢球,家長可以鼓勵他參與競爭,比如跟他約定,只要他在比賽中碰球數在3次以上,就可以獎勵一瓶飲料。
平時,家長還可以多與孩子玩挑戰性遊戲,比如下棋、比賽搭建樂高模型等。
挑戰性遊戲可以促進孩子提高競爭意識。
另外,男孩的競爭意識遠沒有女孩發展得快,一般來說,進入中學以後,男孩才開始產生得失心,形成「我是男子漢,我最厲害」的意識。
所以,家長不需過於擔心年紀小的男孩缺乏競爭意識。
家長: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帶,我漸漸發現他做什麼都不積極,而且做事非常拖拉,我應該如何幫他糾正?
路小得:動作較慢,不積極主動,是隔代教育中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
因為大多數老人都比較順從孩子,並且會將關注點集中在孩子身上,這就是成長在大家庭中的孩子,不需要特別尋求家人關注的原因,他已經得到了來自祖輩、父輩的雙重關注。
不過,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大多比較平靜、樂觀,安全感強。
所以,我們要一分為二地評價隔代教育,肯定爺爺奶奶的付出,然後再完善他們教育的不足。
比如,老人帶的孩子不會餓著,沒有飢餓的體驗,他自然不會有「搶」食物的理念。
到了幼兒園,一時難以適應,吃飯就會特別慢,然後吃不飽。
這在成人看來,就是不積極的表現。
此時,爸爸媽媽不妨在家中讓孩子試試餓的滋味——要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要不就不能再吃。
反覆訓練幾次後,孩子自然會改掉拖拉的毛病,如果他不吃,說明他可能不夠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