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分娩怎麼辦?專家告訴你這樣護理新生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超長待機的三伏天可愁壞了我們的寶爸寶媽,剛開始照顧新生兒,我們的新手爸媽難免會手忙腳亂,感覺無從下手,再加上讓人抓狂的高溫,如何能讓寶寶舒適度夏呢?

穿薄而透氣的衣服

很多地方有給新生兒裹包被的習慣,這樣能夠讓寶寶產生一種類似於子宮的感覺,增加安全感。

如果在空調房裡,寶寶穿著長袖衣褲仍然有點涼,可以再根據寶寶的體溫添加一條輕薄透氣、適合夏天使用的包被。

但如果沒開空調,就不建議使用包被了,因為太熱也是會捂出病來的。

新生兒本身活動就少,再加上包裹過多,一旦汗液滲出特別容易浸泡皮膚,引起褶皺位置的紅腫腐爛。

包裹過多還會導致寶寶身體散熱不良,引起體溫升高或胸背部出現白色透明的皰疹,俗稱「白痱子」。

因此,給寶寶穿薄薄的單衣褲就行了。

露背式的卡通造型衣和套脖肚兜因有百變可愛的造型而受爸爸媽媽的歡迎,但要注意的是此類衣物只在氣溫很高的情況下才給寶寶穿著。

給寶寶勤洗澡

夏天洗澡可以使寶寶皮膚上的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有利散熱,調節體溫。

因此,每天給寶寶洗澡是必要的。

時間應安排在餵奶前1-2小時,以免引起吐奶,每次洗5-10分鐘左右。

在給寶寶洗澡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先把需要換洗的衣服、尿布和洗澡時要用的浴巾、毛巾、嬰兒浴皂等放在身邊;選擇一個大小適中的浴盆;把洗澡水的溫度調到38-40攝氏度之間,然後用手背試一下水溫,以不覺得燙為宜。

洗澡的順序一般是臉、頭、身體、背、臀部,特別注意皮膚皺褶處,如耳後、頸部、腋下、大腿根等部位的清潔。

另外,寶寶洗澡後,濕漉漉的身子不要馬上抱進空調房,也不建議抱著寶寶在空調房裡洗澡。

因為低溫里寶寶身體接觸水後,蒸發的過程會迅速帶走皮膚表面的水分,讓寶寶覺得寒冷,非常容易著涼生病。

注意:

臍帶未脫落的新生兒不用盆浴,以免臍部感染;臍帶脫落後可在澡盆中洗澡。

洗澡時要預防寶寶耳朵進水。

調節室溫,注意通風

畢竟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十個月之久,一下子來到這個外面的世界,肯定會有些不適應。

媽媽就需要讓寶寶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幫助他慢慢適應這個「新環境」。

有空調設備的家庭可將室溫調到24-26℃,濕度為55%-65%。

每天開窗通風2-3次,但不能形成對流風,即開窗不開門或開門不開窗,每次30-60分鐘。

無空調設備的家庭,可採用其他辦法降低室溫,使之接近26℃,如開窗通氣,或在室內容器中放冰塊,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關閉門窗。

堅持母乳餵養,適當補充水分

現代醫學證實,被人們譽為「白色血液」的母乳是新生兒的寶貴天然營養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質和量可隨嬰兒生長的需要而相應的改變。

更為可貴的是,它還含有多種抗病物質,能夠幫助嬰兒抵抗許多常見疾病,是任何代乳品所無法替代的。

一般來說,母乳有足夠的水分,只要頻頻餵哺,寶寶是不會缺水的。

但在炎熱的時候,寶寶體內消耗的水比較多,如果太熱,母乳餵養的媽媽也可以適當給寶寶每天加一到兩次的水。

混合餵養或者是純人工餵養的寶寶,或者是大一點的寶寶更要多喝一些水,但是媽媽們要注意,不要餵糖水,糖水會影響寶寶的食慾。

媽咪寶貝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護理夏天的新生兒?

夏天氣溫高,日照強,乾燥或者濕熱,對於新生兒和媽媽來說都是挑戰。新手媽媽面臨這些挑戰該如何應對呢?請看好韻媽媽精選的新生兒夏季護理全攻略。

夏天做到這幾點,讓寶寶安全度夏

夏天,對於寶寶來說,是個不太好過的季節,外面陽光毒辣,空調房裡空氣又不流通,鬧不好就生痱子拉肚子了,可是讓寶媽們操碎了心。因此,想要寶寶健康度過夏天,需要注意下面這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