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孩子的這八條底線父母應尊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自己上了幼兒園就已經明白了很多的事情的,或許他還不成熟但是他一定懂得一些常理。
比如說自己擁有自尊心了,明白自豪、高興、傷心所以各位家長們在教育的時候可就要仔細了哦。
做為孩子,每家的孩子都有覺得十分尷尬的經歷。
爸媽在做好教育的同時,應該儘量淡化這件事的本身而並非常常提及更不應該嘲笑,挖苦甚至還當著外人和親戚朋友說起。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言論自由的現代社會,孩子一樣也有忌諱心理,有自己與人交往所不能提及的「禁區」。
我們常說的矮人面前不說短、「東施」面前不言丑一樣,孩子的短處缺陷、隱私儘量地避而不談。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
為自己留口德,同時也避免了「禍從口出」,給孩子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因此,下面這八條底線做父母的都得多多的注意了。
底線一:某些丟人的毛病
某些「丟人的毛病」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
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教師,都不應在小夥伴們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線二:某些心理疾患
對於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幼兒往往更為敏感。
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自然不利於疾病康復。
即便疾病已痊癒,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線三:以前的錯誤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錯,而孩子往往也是在各種錯誤中成長起來的。
但是有些媽媽會把這些錯誤看成是孩子成長中的笑話,時不時地與眾人說起。
孩子對這些錯誤可是會耿耿於懷的,如果在眾人面前來揭開孩子的傷疤,無一會讓孩子感到痛苦,比如他曾經的倒數第一名,比如他曾經是個愛哭鬼等等。
這些錯誤可 會讓孩子很是尷尬,這個底線可是會很傷自尊的哦!
底線四:被打罵的「事」
以前孩子犯了錯,家長打罵了他,如今又在別人面前提起,甚至把打罵的情形逼真地描述出來,無形中造成了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被打被罵,對孩子來說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往事再提,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會增加孩子對家長的反感,孩子可能會故意和家長對著幹。
底線五:小時候的長相
小孩子都是一天一個樣,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所變化,很多寶寶剛生出來的時候,很是「醜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營養上的不愁,就逐漸變得美麗可愛起來!有的媽媽就會以此為樂趣,經常跟旁人說著孩子剛生下來的「小老頭」樣,這樣的話雖然在媽媽眼裡看起來有趣,但在孩子眼裡你是在「親媽都嫌兒丑 陋」,讓他很是自卑難受,非常不快!
底線六:獨處的小天地
幼兒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獨處的小天地,並將其視為自己的「私人領地」。
如果家長經常未經孩子同意在其「領地」里「檢查」一番,在孩子看來也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
底線七:保存的「私房錢」
儘管幼兒並不愛錢,也不懂得理財,但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保存的「私房錢」做「結算」,甚至占為己有,孩子也會感到自己的隱私沒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護。
底線八:干不好的事
有些平常小事,一般孩子都能幹好而自家孩子卻干不好,比如2歲了還不會走路,3歲不會開童車,5歲不會搭積木,6歲不會吃魚,等等。
這些事孩子沒幹好,可能是因為自家孩子發育比同齡人慢半拍,這是正常現象。
如果過分渲染就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對自己進行消極的暗示,給自己貼上「低能兒」的標籤,從而影響今後的成長。
家長教育孩子,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孩子,雖然孩子的年紀小,但是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動物。
如果家長不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那麼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還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
為了使親子關係更加密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要懂得正確尊重孩子,平時多放下身段傾聽孩子的訴說,不要對孩子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才是尊重孩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