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又愛又恨的「隔代教育」,你該拿它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

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

據調查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隨著社會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

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如何看待中國的隔代教育,長遠看隔代教育弊大於利,但也不能全盤否定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隔代家庭教育的弊端

1、思想觀念比較陳舊:

隔代家庭中祖輩家長受教育年限,明顯低於核心家庭父輩家長的受教育年限,且教育觀念陳舊、落後。

在「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這個問題上,有83%的祖輩家長同意這個觀點。

他們認為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他們命中的安排,顯然,祖輩家長容易靜止地、片面地看待問題。

而核心家庭中的父輩家長同意此觀點的只有21%,差異非常明顯。

2、容易忽略孩子的成長需求:

隔代家庭中的祖輩家長大多數是退(離)休人員,且年事已高。

他們有自己的消遣方式,或做家務或看書讀報,或從事第二職業,或娛樂等。

祖輩家長休閒時與孩子在一起玩耍活動的時間少,對孩子的了解不及父輩。

不了解孩子年齡、生理特點,不鼓勵孩子在戶外盡情奔、跑、跳躍、盡情玩耍。

調查中發現,祖輩家長中有62.5%在空閒時間裡只顧自己消遣,而把孩子交給保姆管,與孩子一塊玩耍活動的祖輩家長只有27%,而父輩占55%。

在「孩子的缺點,錯誤是您自己發現的嗎」問題上,不能經常發現孩子缺點的祖輩家長有33%,父輩只有3%。

顯然,隔代家庭中的祖輩家長對孩子的了解、觀察不及父輩細心、深入,對幼兒的發展有不利影響。

3、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

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

主要表現在: (1)一切滿足孩子。

「凡是孩子要的,哪怕是孩子的要求極其不合常理,我都會想方設法滿足他們」,祖輩家長同意此觀點的比率高達73%,而父輩家長僅僅為26%;

(2)一切包辦代替。

隔代家庭的祖輩家長即使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要孩子動手,哪怕是勞動強度很低的家務活。

相比之下,核心家庭中的父輩沒有祖輩溺愛嚴重。

在學習方面,如果核子不肯學,祖輩家長近八成認為孩子還小,不肯學習就算了,以下次再要求等搪塞,父輩家長對此的態度截然不同。

4、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影響。

從諸多兒童心理諮詢個案中發現,隔代撫養方式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①心理老年化。

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更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②社交恐懼症。

由於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又顧忌孩子戶外活動的安全問題,而易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囿於狹小的家庭空間,缺乏應有的社會交往,不利於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熱情、寬容的性格。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心胸狹窄,不善與人交際,甚或產生社交恐懼症。

③性格怪異化。

人老後,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

這極不利於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為、人格的偏離、暴力傾向加劇等等。

④心理脆弱化。

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與活動的機會。

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

而父母撫養往往可以克服這些不足。

5、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隔閡:

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之間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那麼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致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們心中僅存的就是兩個空洞的代名詞—「爸爸」和「媽媽」,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撫,無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對於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儘管為了孩子,為了整個家庭付出了很多艱辛。

但他們長期在外,根本無法真正的了解孩子想法和需求,而往往簡單地以充足的物質來補償對孩子的愧疚。

然而,金錢彌補不了感情的縫隙,親子關係逐漸淡化。

說了那麼多隔代教育的弊端,不要真的以為隔代教育一點優點都沒有哈!

隔代家庭教育的優點:

1、可以解決年輕父母的後顧之憂

孩子由祖輩家長教養,年輕父母得以解決後顧之憂,專心致力於事業。

現在很多父母都非常繁忙,因為社會競爭壓力大,就業困難。

很難有時間照顧孩子的起居與學習。

2、對孫輩的親情

隔代家長對孫輩所具有的親情和關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保姆都無法比擬的。

他們樂於為孩子奉獻,這有利於孩子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 安定,為父母解除後顧之憂。

3、自身有一種童心

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4、有教育孩子經驗

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5、豐富的社會閱歷

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不過,請父母首先要了解以下3點:

1、老人也想管,但是怕影響家庭關係

爺爺奶奶和孩子畢竟隔了一代,不像你們小時那樣,隨便打隨便罵。

現在幫別人帶孩子,老人有著太多的顧忌。

所以,父母應該理解老人帶孩子的那種謹慎的心情。

她們其實也是為了讓整個家庭能夠更和諧。

2、溺愛只是老人的一種補償方式

爺爺奶奶年輕時,不知道怎麼表達對子女的愛,更不知道如何照顧子女。

如今年齡大了,知道怎麼表達「愛」了。

從而,把這份愛「補償」到了孫子的身上。

所以,就產生了「隔代溺愛」的現象——「一切依著孩子、一切包辦代替。

3、老人沒有教育孩子的義務

那些60,70的爺爺奶奶,由於年代的限制,腦子裡並沒有你們那麼多的育兒理念。

他們的價值觀認為,孩子吃得飽、穿得暖就夠了。

同時,別出什麼危險,能健康的長大,他們更是心滿意足了。

至於孩子長大有多大的「出息」就不是他們該考慮的了。

所以,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做父母的一定要把自己擺在「老師」的角色上,不要總以一個「監工」的身份,徘徊在老人和孩子中間!

因此,「隔代教育」中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

1、尊重老人,做他們的老師

作為子女,首先要感謝老人願意幫自己帶孩子,其次是要明白,老人跟你一樣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盡最大努力對孩子好。

當「照書養」和「照豬養」,科學育兒和經驗育兒產生矛盾的時候,在不影響孩子健康的前提下,父母應該先做出讓步,尊重老人愛孩子的心情。

當矛盾平息,父母可以用委婉、易懂、有說服力的語言與老人溝通,給老人傳授科學育兒的好處,並教會其方法。

溫馨提示:切記不要直接否定老人的「經驗」,在溝通時可以給與老人適當的肯定。

然後,告訴老人,「科學」加上「經驗」可以把孩子養育的更好!

2、正確的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引路的燈

當父母發現孩子在爺爺奶奶那裡,學來了很多陋習的時候,不用過度的焦慮和憤怒。

因為,孩子並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他們這麼做多半是覺得好玩,或者是為了得到大人的關注。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首先告訴他這件事這樣做不對,你這樣做容易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然後再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時間久了,孩子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孩子就會去糾正爺爺奶奶的錯誤了。

溫馨提示:打罵孩子是最不可取的,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還有,不要當著老人的面指責孩子。

因為,這樣做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害到老人。

父母可以背後幫孩子糾正,但不要說老人的不好。

如果,父母們從「監工」走到「老師」的位置後,你會發現,老人帶孩子確實有一套!


要改變目前隔代教育質量不盡人意的狀況,需要年輕父母和祖輩們共同尋求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揚長避短,克服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發揚其中的優勢。

一方面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儘量為孩子多想一些;另一方面,祖輩家長也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什麼是隔代教育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