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才能「管」住調皮的熊孩子?為什麼孩子調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閩南網]

­ 民小編說:

­ 如今,「體罰」已經成為極其敏感的教育字眼。

老師在管教學生的時候也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但是,在學校尤其是低年級中確實有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讓老師頭疼不已,不能體罰也不能過多批評,老師如何接招真的是智慧大考驗。

­ 前幾天,網上曝光了一條幼兒園老師體罰孩子的視頻,涉事的老師以及幼兒園相關負責人也分別受到了嚴厲的處罰。

­ 小編必須要說,對於採取嚴格體罰、暴力的手段去對待兒童的老師,一定要零容忍。

只是因為孩子調皮犯錯誤竟如此懲罰孩子,實在讓人憤怒。

然而,如何對犯錯的孩子進行有效的管教和約束,也確實讓老師們頭疼。

多數老師懲罰孩子的舉動,實屬無奈。

­ 當十幾個小孩子一起調皮搗蛋,不聽話,甚至動手打架,老師若不採取措施,勢必會造成班級秩序的混亂。

面對熊孩子有些老師坦言:實在氣不過。

張紅麗老師是一名有著23年教齡的老教師,「低齡孩子的淘氣是想像不到的,剛入學的孩子會耍賴不上學,會對著老師又撕又咬,會無視你的規則,滿地溜達,隨時吃零食喝水,上課說話……」

­ 家長面對一個熊孩子已經焦頭爛額,忍不住呵斥,甚至打孩子的屁股,當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時,該怎麼辦呢?

­ 為什麼有些低齡孩子這麼調皮呢?

­ 不僅是學校老師,現實中有很多父母也很苦惱:家裡的熊孩子為什麼總是調皮搗蛋?一次又一次地教育過後,孩子也會不停地認錯說道歉,但他真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嗎?那為什麼還在重犯呢?相信大家回憶起自己兒時也會有調皮的時候。

小編特地查了一些資料,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有些孩子這麼調皮呢?

­ 1、低年級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 從心理發展來看,孩子的自我意識在不斷發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不斷有所增長。

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們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評價來估計自己,而是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獨立地做出評價。

低齡兒童的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且常與興趣密切相關。

同時,低年級小學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情感會逐漸變得更加穩定,豐富、深刻。

­ 2、低年段孩子表現欲強。

­ 研究表明,孩子在低年段最易表現出活潑好動和喜歡模仿的特徵。

小學生大肌肉群發育較早,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發育得很快。

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學生在上課時,不是動動這個,就是摸摸那個,課後喜歡到處亂跑,打打鬧鬧。

同時因為他們的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衝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

­ 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知識和經驗,喜歡仿效周圍人們的行為。

凡是他們感到有趣的事情,都容易引起他們的模仿。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含有暴力等不良影視文化信息的傳播、一些社會現象的耳濡目染等,都會對孩子的性格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 3、大多數頑皮學生都是性格倔強。

­ 經分析,大多數頑皮學生都是性格倔強。

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和冷落。

在家裡,有的家長經常被老師告狀,認為孺子不可教,對孩子打罵較多。

孩子容易失去學習信心,無心學習,因而在課堂上也難有積極的表現。

­ 4、渴望被關注。

­ 小學生的頑皮,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多動,表現為多嘴、多手、多腳,不停去騷擾周圍同學,很多時候這都是一種渴望關注的表現。

然而恰恰相反的是,很多老師和同學不願接近他,不願與他交流。

由於他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同情和了解, 因而心理失去了平衡, 自己感到很孤獨,表現出對教師同學產生一種討厭、憎恨情緒,形成一種逆反心理, 表現為與老師對著幹,不聽老師教導,甚至用破壞學校公物和欺負同學來泄恨。

其實他們是希望別人關注他、尊重他、信任他。

­ 5、家庭環境影響。

­ 調查表明,相當一部分頑皮學生的性格特點是家庭環境影響造成的。

有的家庭從小溺愛孩子,沒有形成規則意識和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孩子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本能發展,在需要紀律約束的環境,比如課堂上,自然難以控制自己。

有的是父母離異,由於父母再婚或者再嫁,與養母或者養父生活不融洽,受到歧視; 也有的父母離異後,雙方推卸責任,把孩子寄居在親屬家中,導致管教不周等原因,使幼小心靈受到傷害,形成性格孤僻,對家庭產生一種厭倦和不滿的心理。

­ 對於調皮學生,「非一般」的教育方法才有效

­ 看了上面這些文字,我們知道了學生調皮有時候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力,有時候是由於自己缺乏自控力所致。

如果老師對待調皮學生到了「看見學生就想大罵他一頓」的地步,建議您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也許您對轉化調皮學生的信心不足、耐心不夠或者方法不對哦。

下面小編採訪了幾位有經驗的老師,看看他們有什麼高招。

­ 1、要全面接納孩子們的情緒,尊重孩子

­ 「全面接納孩子們的調皮。

當孩子們的情緒被接納,孩子們會產生一種安全感,一種信賴感,也更有可能跟你成為親密的朋友。

」張紅麗老師跟小編說,當孩子們的調皮被允許,他們會感到調皮沒有帶來應該出現的老師的怒吼和氣惱,會覺得調皮失去了意義,自然而然不再調皮搗亂了。

­ 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不管學生多麼多調皮,但他們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強,教師要利用好這一特點。

有些不是很嚴重的錯誤儘量不去計較,說多了只能增加逆反,要知道,調皮的學生大都聰明、敏感、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

­ 只有充分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導,通過多種形式,向他們表示我們的愛,使他們感受到「老師還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這樣才能引起他們思想上與你產生共鳴。

否則,學生如果覺得自尊心總是受到傷害,他們往往就會破罐破摔,想改變他們就會很難。

­ 2、不吝嗇自己的誇獎與鼓勵

­ 當全班都在亂糟糟地說話的時候,我總是不說話。

只做一個動作——將大拇指伸向某個同學,這個動作會吸引孩子們觀察,那個同學做什麼了,就得到老師的大拇指了?仔細一看,那個同學什麼也沒做。

原來什麼也不做,也能得到大拇指。

於是,爭相效仿,課堂迅速安靜。

他們坐姿不端正的時候,我總是說:「我喜歡***的坐姿,真端正!」於是,其他人的坐姿自然端正起來。

­ 其實,面對調皮學生要有一套「非一般」的教育方法。

表揚好學生,批評差學生是我們常用的教育方法。

殊不知,好學生往往缺少的是批評,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差學生往往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表揚。

­ 平時,我們要應儘量注意學生不調皮的時候,有意識地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讚揚。

比說「你今天很細心聽課」「你今天沒有遲到,值得表揚」「你今天按時交作業,老師很高興」等鼓勵的話。

調皮學生在老師表揚時,得到全班同學的注意,也會對自己的良好行為感到驕傲。

­ 3、呈現出需要孩子們保護的弱者形象

­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能保護他人以培養成就感,這也是孩子們精神品質的重要內容。

我迎合了這種需要,總是呈現需要他們保護的弱者的樣子。

­ 他們背書聲音不大,我會扶著我的耳朵做仔細聽的可憐狀,於是,教室里背書的聲音迅速大起來。

孩子們的數字寫得潦草,坐姿不端正,我都會說:「哇,這字寫的真的好嚇人。

」「這坐姿真的好嚇人。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們總是充滿善意地笑笑重新寫端正,重新坐端正。

­ 4、行為訓練克服學生壞習慣

­ 不能「體罰」學生,也不能「變相體罰」學生,但規則意識不能缺。

方西河老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按校本教材里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禮儀訓練,並把訓練內容歸納為「坐、立、行、聽」四個方面,沒想到這對學生講規矩守紀律非常有效,對調皮學生也很奏效。

­ 方老師自己研讀校本教材,把「坐、立、行、聽」的訓練標準進行歸納。

學生閱讀完教材後,先播放閱兵訓練視頻,然後老師邊講解邊示範。

這種行為訓練慢慢改變很多同學的不良習慣。

­ 方老師還和同學們一起制訂班規:「上課鈴響進教室,做好準備等老師;坐立行聽講規矩,一有時間就讀書。

」班上面貌一新,深受家長和老師的好評。

教師也可以通過制定一些課堂紀律來進行班級管理,用紀律管理學生,獎勵與懲罰並行。

紀律既然制定,就要堅持實施下去,否則會給後來的課堂管理帶來不便。

管理內容可以包括課堂之上的規定、去洗手間的規定等。

­ 5、讓孩子多做一些安靜的活動

­ 其實調皮孩子更渴望能多與人交往,大多數孩子在家中沒有玩伴,所以在學校中和同學們在一起就會產生一些過度活潑、頑皮的表現,藉此「宣洩」。

所以,建議家長應多帶孩子到戶外,讓他們盡情玩耍,通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平時在家中,也可讓他們多做些安靜的活動。

如拼圖、畫畫、手工製作、聽故事、看圖書等,通過動靜結合,引起孩子的興趣,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

同時,家長提前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可以避免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熊孩子」哦。

­ 規則意識的家庭培養秘籍

­ 讓孩子做有限的選擇。

­ 有限選擇的方法對孩子的規則培養非常有效,如果想讓孩子不在房間裡跑來跑去,就應該讓孩子選擇現在是看書還是畫畫,而不是「現在我們來做什麼?」漫無邊際的選擇會把孩子推到無法控制的規則之外。

把孩子必須要做到的事定為規則,在這個範圍內給孩子幾個可選擇的方向,這樣不論孩子選擇什麼,他的行為都在規則之中,從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規則。

­ 適當採用自然懲罰法

­ 規則意識的形成有時還需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使孩子從他律到自律。

適當地讓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後果懲罰,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還要與說理引導相結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意。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後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變得懂事起來。

­ 家長對孩子要加強引導。

家長要多講規則的用處,讓孩子了解規則無處不在,一定的規則能保證人們更好地生活。

家長可以時常反問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怎樣?讓孩子設想違規的後果,引起他對執行規則的正視。

規則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沒有整齊劃一的是非界限。

­ 塑造好家長自己的形象。

­ 這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是一個關鍵。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子女是父母的影子,道理就在這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模仿的內容。

當然除了父母之外也包括與孩子一起生活的其他人,比如老人。

­ 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臨下。

­ 不要認為家長說的都是權威的話、是不可以改變的。

父母也是有缺點的、也有講錯話的時候。

家長對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實處。

家長不是完人,說錯話、做錯事要勇於承認,孩子的觀點如果正確,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見,這點說起容易,但是做起來難。

家長尊重孩子的語言:「對不起,是媽媽錯了。

」「爸爸要向你學習。

」「你比媽媽做得還好!」等。

­ 家長要及時鼓勵和表揚。

­ 表揚、鼓勵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還可以用微笑、點頭、臉上的表情等,對某一個行為的表現表示贊同,這都是一種肯定、都是一種表揚。

父母之間教育要一致、要求要一致、觀念要一致、目標要一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因為每個孩子的特點是不一樣的。

­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