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看完驚呆了!果然養娃是一門投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上就要學期結束,這個意味著什麼?
家裡沒孩子不明白,
意味著該報暑假班了!
報名費準備好了嗎?
錢包又要薄一層!
……
現在二胎開放了,
為什麼大家不願意生呢?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
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
看完了你就扎心了!
孕前到生產
屏住呼吸
我們先從備孕、懷孕開始
一步一步計算
❶ 孕期檢查、超聲波、藥費:3000元左右
❷ 孕期營養品:5000元左右
❸ 各種備孕產品(孕婦裝、防輻射服等等):6000元左右
❹ 生產:6000元左右(普通婦產醫院,順產各項費用加起來,約4000元。
如果剖腹產,那麼費用在6000-8000不等。
)
共計:3000+5000+6000+5000=19000元。
(較低標準)
這孩子還沒出生就已經1.9萬了
家長們
這還只是開胃菜
從備孕到出生期間
媽媽還不能工作上班,收入減少
無形中壓力更大
2、上幼兒園前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難養的
不光是操心到心力交瘁
奶粉、衣物、紙尿布、早教、生病……
全部費用加起來絕對不少於十萬!
❶ 奶粉+尿布+寶寶衣服+寶寶零食:2500元/月左右
❷ 早教資料+玩具:8000元左右(如果是送孩子到早教機構上課可不只這個錢)
❸ 醫藥費+疫苗:5000元左右(這只是保守估計,現在小孩生病一次幾百塊算少的)
共計:2500×12×3+8000+5000=103000元(還沒算上萬一請個阿姨錢)
說的這價格也是接地氣了
但是這一算
103000塊就沒了!
3、上幼兒園
公辦幼兒園每月200+元
但私立幼兒園每月怎麼也得3000+
稍微好一些的,一個月5000+
這還不算伙食費
如果再算上課外班
學個小主持人,唱歌,跳舞啥的
那費用也是相當嚇人
❶ 小孩的衣服+雜七雜八的日用:12000元/年
❷ 幼兒園學費(保育教育費+託管費):去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最少1000元左右,飯費2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每個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46800元
❸ 其他興趣班等教育費用:10000元左右
共計:36000+46800+30000=112800元(往少了算)
這段時間至少三年
一個家庭差不多需要準備112800才夠
4、小學時期
小學雖然是義務教育
現在有幾個孩子不培優呢?
想進好學校還要學個特長
長沙鋼琴九級都不能算個特長了
❶ 小孩衣服+零食+雜七雜八:1000元/月左右
❷ 興趣班、補習班學費:約60000元/年,少算點4年
❸ 社會實踐費+校服:1000元/年左右
共計:1000×12×5+60000×4+1000×5=305000元。
(普通標準,不住宿)
小孩的各種補習班、培訓班
一年好幾萬根本不算什麼!
5、初中時期
其實初中跟小學差不多
補課、校服、興趣班
面對著初升高,費用壓力也比較大
如果是公辦
❶ 雜費:500元/學期
❷ 興趣班、補課費、伙食費:10000元/學期
❸ 三年共花費: (500+10000)×6學期=90000元
如果是私立(不住宿)
❶ 學費:10000+元/學期
❷ 興趣班、補課費、伙食費、雜費等:10000元/學期
❸ 三年共花費: (10000+10000)×6學期=120000元
生活費用:約10000元
電子產品:約5000元
這還不包括初中階段學鋼琴、
書法等興趣班的費用
6、高中時期
高中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
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不僅在學校質量上有差別
在學費上也有些差異
❶ 學費: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000元。
住宿費:700/學期
❷ 生活費+孩子衣服+雜七雜八:2000元/月
❸ 補習支出:10000元/年,約2年
共計:(1000+700)×6+2000×12×3+10000×2=102200元
這還只是算的公辦學校
如果上民辦高中
三年學雜費花個十幾萬也是正常的
6、大學時期
大學最大的支出就是學費了
如果普通學校還好
學個藝術或者民本
一年怎麼也得2W+
出國什麼的都別算了,按普通標準來
❶ 學費:一學年5000元(普通專業),四年20000元
❷ 生活費:1500元/月左右
❸ 回家車費:約500元/學期,4年4000元
共計:20000+1500×12×4+4000=78000元(普通標準)
這還沒算讀碩士、博士的學費
學費8000元/年
2年就1萬6千元
大學花費儉還是豐
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終於把孩子拉扯大了啊
一把辛酸淚
總結一下上面的花費
▽
懷孕生產:19000元
學前階段:103000元
幼兒階段:112800元
小學階段:305000元
初中階段:90000元
高中階段:102200元
大學階段:78000元
總花費:810000元(普通標準)
也就是說
從懷孕的那一刻到小孩大學畢業
全部按照較低標準來計算的話
起碼最少要81萬多
如果考慮生二胎
兩個孩子成本就是:
810000x2=1620000元
Word天!這在長沙又能買套房了
養個孩子,簡直就是碎鈔啊~
雖然開放了二胎
但家裡沒幾個錢的話
豈敢隨便養?
用錢砸出來的「牛娃」,你能負擔起幾個?
「舉全家之力培養一個學生」
為了上學「孟母三遷」
如今,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資可謂白熱化。
有項調查顯示,在中國,近60%的父母認為子女的教育是不可削減的投資; 74%的受訪家長希望其子女進修碩士學位,其中高收入的父母這一比例為81%;即使是普通收入家庭的父母,也有超過七成表示希望送孩子去國外讀書。
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節衣縮食,甚至債台高築,只為他們的孩子能擠進精英學府,期望今天給孩子的教育「投資」,能保障子女在未來賺取較高的收入「回報」。
但這樣的投入到底能有多少收益?投資回報率高不高?
如果真的把「養娃」當作是一種投資,通過成本—收益分析算下來,多大的投入才划算呢?
過去,我們常說「養兒防老」,是因為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初期,養孩子是划算的,可以當作一種投資。
生一個孩子,只要能養大就可以了。
在農村裡,孩子長到四五歲就能幫父母干點農活了,打豬草、撿牛糞、放羊,小孩差不多都能幹。
就算到了工業社會初期,孩子養到十幾歲,也可以去工廠里幹活,或是去作坊當學徒。
這一點東西方社會都一樣,比如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因為家境貧寒,14歲就來到首都哥本哈根打零工、當學徒。
要知道,大多數時候,在孩子成年之前,當學徒賺的錢通常是要給父母的。
這樣算下來,生一個孩子的投資回報周期並不算長,所以養孩子是筆很划算的買賣,大家都願意多生孩子。
此一時彼一時,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養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
在傳統農業社會,養育孩子是一種剛需、是一種投資。
但在社會保障制度更為健全的現代社會裡,「養兒」不一定能「防老」,「防老」不一定要「養娃」。
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孩子不再是投資品,而是消費品,甚至是奢侈品。
「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藥」。
這裡說的避孕是一個泛指,不結婚也算是避孕,結婚不生孩子也算避孕,意思是說現在城市裡生養孩子的成本太高,生活壓力太大,以至於年輕男女都不想結婚、不想要孩子了。
用經濟學的話語來說,因為如今孩子的「相對價格」提高了,從而降低家庭對孩子的需求。
通常來說,孩子一生下來就得買奶粉和尿布,上了學得交學費、送他上補習班、培訓班,一直到他考上了大學,還得給他交大學學費等。
這些是看得見的成本,還有一些是看不見的成本,比如機會成本,父母在養育孩子上消耗時間和精力的價值。
有些媽媽(或者爸爸)為了照顧孩子,放棄了在事業上打拚、全職在家,這個貢獻就是媽媽(或者爸爸)付出的機會成本。
收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種是現金收益,也就是孩子長大後掙了錢,給父母的贍養費;一種是非現金收益,比如孩子看望父母,父母年老了照顧父母,也就是孩子為父母提供的各種服務產生的收益。
按照成本—收益分析,現在養育一個孩子,成本是越來越高,收益卻越來越低;投資風險高,投資周期長。
試想一下,你能讓孩子讀完小學或是中學,就去上班?怎麼也得把孩子送到大學,至少也得去職業技術學校學個技能傍身吧。
要是他還想出國讀書,你還得勒緊褲腰帶把他送出國。
好不容易扛到大學畢業了,他的工資買不起房,你幫忙不幫忙?幫,肯定得幫,不然他連老婆都娶不上,你怎麼抱孫子?
這樣看來,要是誰現在把養娃當作投資,一定會賠得很慘。
尤其是當越來越多的家長在教育上重金投入,「泡沫」也就出現了。
是「泡沫」終究會破滅。
夢醒時分,當父母們發現他們的大量投資無法得到回報,無論是因為孩子未能進入心儀的學府,還是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都意味著「回報」低於預期,教育(分數或是文憑)的「價值」被高估,投資失利。
尤其在當前「泡沫」橫飛的情況下,教育投資的收益率不斷降低將是大機率事件。
事實上,現在的孩子早已不是投資品,而是消費品。
我們養育孩子是為了享受養育的過程,而不是某種結果。
我們生孩子更不是為了回報,我們陪伴孩子,孩子也陪伴我們,你和孩子因為這份情感而讓生活更幸福,人生更充實。
如果不再功利地把教育當作籌碼、把養娃當作投資,拿一張文憑,找到一份理想的、穩定的工作,便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讓孩子因為教育成為最好的自己,讓孩子因為教育找到他真正的天分和興趣,可能更重要。
「長長的路,慢慢地走。
」
再次讀起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裡面的一段話感慨良多——
「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
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